- 四大名医之孔伯华医集全编(第2版)
- 孔伯华名家研究室编著
- 4字
- 2023-09-21 15:52:35
评人论著
一、刘河间之医学成就
刘河间为金代著名医学家,名完素,字守真,自号遍玄处士,约生于公元1110年,即宋大观四年。由于他的学术成就和拯民疾苦,后世尊仰他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从他的为人杰出,联系到古文中“人杰地灵”之名句,所以后人乃以其出生地河间名之,代代相因,闻名于世。
当其时正是《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下同)盛行之际,医者惯用辛燥,但当疾病流行,治之无效。河间通过研究《黄帝内经》,鉴于“世态居民有变”以致时人素质与古不同,并根据其寒能胜热、辛凉解表等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卓论,从而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之火与热两病的范围大力地精辟阐发(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火与热为导致多种证候的原因(从“六气皆从火化”推衍而出),总结出有关热性病的治疗原则。其用心亦良苦矣。后世尊其为寒凉派之倡导人。说者多以为刘氏之立论,是为了矫正当时医者滥用辛燥温补而实施无效产生流弊的医疗作风。但余则曰未必尽然,主要是在于此公洞烛病机,为解除民众疾苦,有不得不如此者,观其自述“余非自炫,此一时,彼一时……”一语,则显然明矣。
刘河间颇重视五运六气学说,他甚至认为:“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他如此重视五运六气,是因为运气有助于识病之法,所以他说:“夫医者,唯以别阴阳虚实,最为枢要,识病之法,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明可见矣。”他反对机械地用五运六气来固定疾病,认为这种脱离客观事实的研究方法是“矜己惑人而莫能彰验”,致使“圣经妙典日远日疏”。
他认为疾病虽然变化多端,但其变化机理皆可用五运六气加以概括。因此,他把“病机十九条”中之五脏诸病归纳为五运主病,如“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气郁病痿,皆属肺金;诸寒收引,皆属肾水”。其他诸病,分别归纳为风、热、湿、火、寒,并增加了一条“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从而使之成为六气为病之一类,这样运用五运六气作为疾病分类,系统分明,纲举目张,洵为有所发明、有所创新,非积学有得者不能也。
刘河间的学术成就影响了朱丹溪,因为朱丹溪受业于刘河间之再传弟子罗知悌,得其真传,故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卓论,发明“相火”之根源,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后世尊之为保阴派之倡导者。丹溪之卓论为明清温热学派之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厥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