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中有期待》:每天浇灌期待,生命才不会枯萎

在今天思考明天,会结识更多的人,成为你的朋友;在今年设想明年,会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在现在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生活得更加幸福。这就是期待,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生长在自然之中,随着自然变化而改变,而人却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为自己的明年而努力。

我们在期待中长大,从期待中获取成长的养分和动力。我们期待明天的太阳更加耀眼、明亮;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优秀的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企业家或者政治家。每一天,每一年,我们的期待也随着我们一点点地长大。也许每一天我们所做的事都称不上惊天动地,但正是这向着期待前进的每一件事,终会在未来的某天变成我们人生中的大事件。

时时不忘儿时梦想

很难说世上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期待,还可以是明天的现实。

梦想是什么呢?梦想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它在我们的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想的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

梦想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没有任何方向和依靠;就像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永远都靠不了岸。只有梦想可以使我们有期待,只有梦想可以使我们保持充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想成功,必须有梦想,你的梦想决定了你的人生。美国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很难说世上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期待,还可以是明天的现实。”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作文簿,它们是皮特金中学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25年。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25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从四面八方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普通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自己那本作文簿。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了去。

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簿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25年了,25年间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15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25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梦想能激发人的潜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是有潜力的,当我们抱着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时,我们就会挖掘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潜能。如果没有梦想,潜能就会被埋没,即使有再多的机遇等着我们,我们也可能错失良机。这个世界上或许从来就不缺少有梦想的人,而是缺少能付出努力去实现梦想的人。昨天是经验,今天是坚持,明天是期待,后天是成功,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梦想消失于昨天,再也没有机会等到实现的那一天。

所以,儿时的梦想总是千姿百态又千变万化的,有了梦想,你还要坚持下去,时时谨记。如果半途而废,那你和没有梦想的人也就没有区别了。如果你能够不遗余力地坚持,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实现梦想。梦想是前进的指南针。因为心中有梦想,我们才会执著于脚下的路,不会因为形形色色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更不会被前方的险阻吓退——这是每个人应该达到的境界。

这一刻,绽放内心的微笑

微笑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坚冰,微笑也是你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标志。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个阳光灿烂的微笑更打动人的了。

一旦学会了阳光灿烂的微笑,你的生活从此就会变得更加轻松,而人们也喜欢享受你那灿烂的微笑。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妇人,带着一个约4岁的男孩在转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摄影机旁,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像吧。”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的头发拢在一旁,很慈祥地说:“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每想起这个场景,这位妇人的心就会被那个小男孩所感动。

法国作家拉伯雷说过这样的话:“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如果我们整日愁眉苦脸地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如果我们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朋友,既然现实无法改变,当我们面对困惑、无奈时,不妨给自己一个笑脸,一笑解千愁。

笑声不仅可以解除忧愁,而且可以治疗各种病痛。微笑能加快肺部呼吸,增加肺活量;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获得更多的氧,从而更好地抵御各种病菌的入侵。

微笑是一种做人心态的外在表现,这种魔力不仅能够给日渐枯萎的生命注入新的甘露,还会使你的人生开出幸福的花朵。

微笑的后面蕴涵的是坚实的、无可比拟的力量,一种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信心,一种高格调的真诚与豁达,一种直面人生的智慧与勇气。而且,境由心生,境随心转,我们内心的思想可以改变外在的容貌,同样也可以改变周遭的环境。

约翰·内森堡是一名犹太籍的心理学博士。在二战期间,由于纳粹的疏忽,他幸免于难,然而他却没能逃脱纳粹集中营里惨无人道的生活折磨。他曾经绝望过,这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像野兽一样疯狂地屠戮着,无论是怀孕的母亲、刚刚会跑的儿童,还是年迈的老人。

他时刻生活在恐惧中,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集中营里,每天都有因此而发疯的人。内森堡知道,如果自己不控制好情绪,也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的厄运。

有一次,内森堡随着长长的队伍到集中营的工地上去劳动。一路上,他产生一种幻觉,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是否能吃上晚餐?他的鞋带断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这些幻觉让他感到厌烦和不安。于是,他强迫自己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是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他精神饱满地在发表演讲。

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内森堡知道,这是久违的笑容。当他知道自己还会笑的时候,他也就知道了,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会活着走出去。当从集中营里被释放出来时,内森堡显得精神很好。他的朋友都不相信,一个人竟然可以在魔窟里保持年轻!

你的笑容是你最好的信使,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对那些整天都皱着眉头、愁容满面的人来说,你的笑容就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尤其对那些受到上司、客户、老师、父母或子女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能帮助他们树立这样一种信心,那就是: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欢乐的。

这一刻,绽放内心的微笑,给阳光也穿上美丽的外衣。

每天给自己一个期待

在一个偏僻的村落里,有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由于命运的安排,她几乎经历了一个女人所能遭遇的一切不幸。然而她却用一颗满盛着期待的心灵演绎了一个幸福美丽的人生。

18岁时,她嫁给了邻村的一个生意人,可刚结婚不久,丈夫外出做生意,便一去不回。有人说他死在了响马的枪下,有人说他病死他乡了,还有传说他被一家有钱人招了养老女婿。当时,她已经怀了孩子。

丈夫不见踪影几年以后,村里人都劝她改嫁。没有了男人,孩子又小,这寡居生活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但她没有走。她说丈夫生死不明,也许在很远的地方做了大生意,没准哪一天发了大财就回来了。她被这个念头支撑着,带着儿子顽强地生活着。她甚至把家里整理得更加井井有条。她想,假如丈夫发了大财回来,不能让他觉得家里这么窝囊寒酸。

这样过去了十几年,在她儿子17岁那一年,一支部队从村里经过,她的儿子跟部队走了。儿子说,他到外面去寻找父亲。

不料儿子走后又是音信全无。有人告诉她说她儿子在一次战役中战死了,她不信,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说死就死呢?她甚至想,儿子不仅没有死,反而是做了军官,等打完仗,天下太平了,就会衣锦还乡。她还想,也许儿子已经娶了媳妇,给她生了孙子,回来的时候是一家子人了。

尽管儿子依然杳无音信,但这个想象给了她无穷的希望。她是一个小脚女人,不能下田种地,她就做绣花线的小生意,勤奋地奔走四乡,积累钱财。她告诉人们,她要挣些钱把房子翻盖一下,等丈夫和儿子回来的时候住。

有一年她得了大病,医生已经判了她死刑,但她最后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她说,她不能死,她死了,儿子回来到哪里找家呢?

这位老人一直在村里健康地生活着,过了百岁的年龄,她依然做着她的绣花线生意,她天天算着,她的儿子生了孙子,她的孙子也该生孩子了。这样想着的时候,她那布满皱纹与沧桑的脸上,即刻会容光焕发。

期待来自于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心怀期待的人,无论自己面临多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够对未来充满期待。这位老人就是如此。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换取希望对于人的价值。当我们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将人生寄托于希望,希望能够使我们淡忘自己的痛苦,为我们汲取继续走向成功的力量。”

每天给自己一个期待,我们就能够充满勇气地面对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将时间花费在无尽的悲哀和苦闷上,生命有限但期待无限,每天给自己一个期待,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乐享现在,才能期待未来

从前,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快乐。

穷人说:“快乐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快乐呢?我的快乐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有一天,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七月炎热,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快乐?”

乞丐眼巴巴地说:“快乐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大卫·葛雷森说:“我相信,现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无法享受的;而现在未能明智地度过的生命是难以过得明智的。因为过去的已去,而无人得知未来。”

如果你是为往事而悔恨,为未来的事情而担忧,那你就是生活在乌托邦之中。这是人的一生中最有害的两种情绪,它不会帮你改变过去与未来,却会使你陷入惰性与悲观的泥潭,失去现在!

我们的眼、手、整个的心灵和身体都生活在现在,也只能生活在现在,为什么要去一遍又一遍地回顾往事、忧虑未来呢?实际上,过去的事情不论多么值得留恋或是多么需要悔恨,那只是毫无意义的心理反应,“过去”已经过去了,已经不存在了,而未来尚未到来,也是不存在的。人生就像爬山登高,爬在中途的时候,不必往下看,也不要过多地往上看。因为你不太可能看到顶峰,不太可能看得很远、很清楚,何必要为看不清楚的未来费神费力、分散注意力呢?

享受现在的美景,才能全心期待美好的未来。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只有经常憧憬美好的未来,才能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管命运把自己抛向何方,都应该泰然处之。不管现实如何残酷,都应该始终相信困难即将克服,曙光就在前头,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从这个方面来说,那就是,对尚未到来的事情,不要总是表现出忐忑不安,而是要心存盼望地看待未来。

因为有时候,命运会受控于我们的思想,如果自己期待发生好的事情,那么就可能发生好的事情;但是如果自己一直都在恐惧和不安中度过,那么很可能命运就会顺从你的意愿,给你安排更多的苦难和不幸。

有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

1937年她丈夫死了,她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她几乎一文不名。她写信给她以前的老板李奥罗区先生,请他让她回去做她以前的工作。她以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过活。两年前她丈夫生病的时候,她把汽车卖了,现在她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才买了一部旧车,又开始出去卖书。

她原本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她解脱她的困境。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这几乎令她无法忍受。有些区域简直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她却很难付清。

1938年的春天,她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见那儿的学校都很穷,路很坏,很难找到客户,她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有一次甚至想要自杀。她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也没有什么希望。每天早上她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她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出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她的健康状况变糟而没有钱看医生。让她没有自杀的唯一理由是,她担心她的姐姐会因此而觉得很难过,而且她姐姐也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自己的丧葬费用。

然而有一天,她读到一篇文章,使她从消沉中振作起来,使她有勇气继续活下去。她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那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她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她的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这样,在她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这句话。她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她学会忘记过去,每天早上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她成功地克服了对孤寂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恐惧。她现在很快活,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保持着热忱和爱。她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害怕;她现在知道,不必怕未来;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令人兴奋的事情,也同样会碰到令人消极的、悲观的坏事,这本来是正常现象,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围着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转动的话,就很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应尽量做到脑海想的、眼睛看的,以及口中说的都应该是光明的、乐观的、积极的,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发扬往上看的精神才能使我们在事业中获得成功。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说过:“过去的事已经过去,过去的事无法挽回。”泰戈尔在《飞鸟集》中也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的确,昨日的阳光再美或者风雨再大,也移不到今日的画册,我们为何不好好把握现在,充满期待地面对未来呢?

只要活着就有期待

鲁迅曾经说过:“希望是附着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的确,人生不能没有希望,否则就会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随波浮沉,看不到停靠的港湾,也分不清前进的方向。

有一本书叫做《我希望能看见》,它的作者彼纪儿·戴尔是一个几乎瞎了50年之久的女人,她写道:“我只有一只眼睛,而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去看。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拿得很贴近脸,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可是她拒绝接受别人的怜悯,不愿意别人认为她“异于常人”。小时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是她看不见地上所画的线,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后,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线上瞄过来瞄过去。她把她的朋友所玩的那块地方的每一处都牢记在心,不久就成为玩游戏的好手了。她在家里看书,把印着大字的书靠近她的脸,近到眼睫毛都碰到书本上了。她得到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得到学士学位,再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

她开始教书的时候,是在明尼苏达州双谷的一个小村庄里,然后渐渐升到南德可塔州奥格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13年书,也在很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谈书和作者的节目。她写道:“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怀着一种怕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很快活而近乎戏谑的态度。”

然而在她52岁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诊所施行了一次手术,使她的视力提高了40倍。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可爱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

她发现,即使是在厨房水槽前洗碟子,也让她觉得非常开心。她写道:“我开始玩着洗碗盆里的肥皂沫,我把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

当我们去审视和叩问自己的心灵,能否像彼纪儿·戴尔那样在肥皂泡沫中看到彩虹?生活中的阴云和不测不知会使多少人活在自怨自艾的边缘,许多人早已习惯了用抱怨和悲伤去迎接生命的各种遭遇,由于自身内心世界的阴晦,使得原本明朗的生活变得灰暗而毫无希望。我们既然没有彼纪儿·戴尔的不幸,也就没有抱怨生活的理由!用心去感受你眼中的可爱世界吧,只要活着,阳光下洗碗盆里的肥皂沫都是五彩缤纷的,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而不去期待更美好的生活呢!

期待是“生”的方向

期待和欲念是生命不竭的原因所在。记住,无论在什么境况中,我们都必须有继续向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生命的生动在于我们满怀期待,不懈追求。

有一个老人,刚好一百岁那年,不仅功成名就、子孙满堂,而且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在他百岁生日的这一天,他的子孙济济一堂,热热闹闹地为他祝寿。

在祝寿中,他的一个孙子问:“爷爷,您这一辈子中,在那么多领域做了那么多的成绩,您最得意的是哪一件呢?”

老人想了想说:“是我要做的下一件事情。”

另一个孙子问:“那么,您最高兴的一天是哪一天呢?”

老人回答:“是明天,明天我就要着手新的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最高兴的事。”

这时,老人的一个重孙子,虽然还三十岁不到,但已是名闻天下的大作家了,站起来问:

“那么,老爷爷,最令您感到骄傲的子孙是哪一个呢?”说完,他就支起耳朵,等着老人宣布自己的名字。

没想到老人竟说:“我对你们每个人都是满意的,但要说最满意的人,现在还没有。”

这个重孙子的脸陡地红了,他心有不甘地问:“您这一辈子,没有做成一件感到最得意的事情,没有过一天最高兴的日子,也没有一个令您最满意的孙子,您这一百年不是白活了吗?”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几个叔叔的斥责。老人却不以为忤,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我的孩子,我来给你说一个故事:一个在沙漠里迷路的人,就剩下半瓶水。整整五天,他一直没舍得喝一口,后来,他终于走出大沙漠。现在,我来问你,如果他当天喝完那瓶水的话,他还能走出大沙漠吗?”

老人的子孙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

老人问:“为什么呢?”

他的重孙子作家说:“因为他会丧失期待和欲念,他的生命很快就会枯竭。”

老人问:“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不能明白我刚才的回答呢?期待和欲念,也正是我生命不竭的原因所在呀!”

生命在于永不放弃,我们的事业也如此,有期待在,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心无期待的人注定只能浑浑噩噩地生活,没有目标,一切都显得很糟糕。

期待是我们内心深处盛开的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儿,人生在世绝不能没有期待。

无论我们的生活是什么状况的,有期待就会有光明,有期待就有了生活的方向。

每天浇灌期待的生命不会枯萎

有一个小和尚,天生愚笨,同时入寺的师兄们都已有不深不浅的悟性,但是他还是不能开化,负责教导的大和尚忍不住了,跑去住持那里诉苦,要求赶走小和尚。住持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他每日勤勤恳恳,诚心诵佛,并没有什么大过错,给他一些时间吧!”

又一年过去了,小和尚依旧诚心念佛,却仍然没有开化,大和尚又跑到住持那里诉苦:“住持啊,将他赶走吧,他实在没有佛缘。”

住持说:“他每日依旧诚心诵佛,并没有丧失期待,弟子尚且如此,做师傅的为何不给他一个机会呢?再等等吧。”

大和尚说:“这样愚笨的人,要等到什么时候?”

住持笑了笑说:“不远了。”

大和尚见赶不走小和尚,于是安排他去做砍柴挑水的粗活,小和尚在干活之余就坐在大堂殿外,静心参佛。

年底,寺院召开佛光大会,向来木讷的小和尚居然语出惊人,将寺院的高手一一辩退,独占大会鳌头。

会后,大和尚对住持说:“这孩子居然深藏不露,平日里哪里看得出有这般机灵?”

住持笑道:“每天满怀期待、诚心诵读的人,开化只是时间问题。”

内心充满期待,可以为你增添一分勇气和力量,它可以支撑起你一身的傲骨。当莱特兄弟研究飞机的时候,许多人都讥笑他们是异想天开,当时甚至有句俗语说:“上帝如果有意让人飞,早就使他们长出翅膀。”但是莱特兄弟毫不理会外界的说法,终于发明了飞机。

当伽利略以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地球绕太阳而行的时候,教皇曾将他下狱,命令他改变主张,但是伽利略依然继续研究,并著书阐明自己的学说,终于在后来获得了证实。所以说最伟大的成就,常属于那些在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却能满怀期望并坚持到底的人。

当我们处于厄运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失败的时候,当我们面对重大灾难的时候,只要我们仍能在自己的生命之杯中盛满期待之水,那么,无论遭遇什么样坎坷不幸之事,我们都能永葆快乐心情;每天用期待和希望来浇灌生命,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枯萎。

积极的期盼给你的人生“升级”

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为自己铺就一条光明大道。虽然有时候,期盼只是一种精神力量,无法立竿见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却能在绝望的时候,给人一种支持。

积极的期盼会为人生“升级”,为人生增添几分色彩。

在一座荒芜的山上,曾经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它们的命运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块石头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受到别人的唾骂。受人唾骂的石头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在三年前,我们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里特别痛苦。”另一块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我们都厌恶了这座荒僻的山,但你认为既然在这个环境里,就只能忍受,而我主动要求雕刻家为我雕塑。这样,我们便产生了现在不同的面貌。”

环境如何并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借口。那块没有改变的石头不懂这一点,一味把责任推给环境。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消极的习惯,那么处于顺境便盲目满足、放弃努力,遇到成功便自我满足、停滞不前;处于逆境便轻易退缩、灰头土脸,遇到困难便轻言放弃、怨天尤人,这就是消极的种子最容易破土发芽的环境。

二战时期,在纳粹集中营里,一个犹太女孩写过这样一首诗:

这些天我一定要节省,虽然我没有钱可节省;

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

我一定要节省我的神经、我的思想、我的心灵和我精神的火;

我一定要节省流下的泪水,

我需要它们安慰我;

我一定要节省忍耐,在这些风暴肆虐的日子,

在我的生命里我多么需要温暖的情感和一颗善良的心。

这些东西我都缺少,

这些我一定要节省。

这一切,上帝的礼物,我期待保存。

我将多么悲伤,

倘若我很快就失去了它们。

在恶劣的环境下,小女孩一直用稚嫩的文字给自己弱小的灵魂取暖,用坚韧的期待照亮黑暗的角落。很多人在绝望中死去,而这个小女孩终于等到了二战结束,看到了新生的曙光,迎来了新的生活。

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环境,而是心态。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一旦养成了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人就很容易不思进取、目光狭隘,慢慢地丧失活力与创造力,忘记了自己当初信誓旦旦的人生信条与职业规划,最终走向好逸恶劳、一事无成的深渊。

环境怎样是好,怎样是坏?标准并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人如何自处:置身其间,不迷失自己,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样的环境再“坏”也是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是坏环境。

环境对人确实有一定的影响,而最关键的还是人自身,顺境或逆境都不能成为消极被动的借口。难怪有人说,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自己的态度来创造。

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去生活,生活才会更充满期待。积极的期盼能够为人生“推波助澜”,让人生不断提升,达到期望中的高度。

有期待,石头也能远行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美梦,那些奇妙的、瑰丽的梦幻,就好像海滩上漂亮的彩石,陶醉着我们的心灵,却硌着我们的双脚,不给我们任何驻足的机会,只能起步飞扬,奔向梦想的远方。

在法国的乡村,有一位普通的邮递员每天奔走于各个村庄,为人们传送邮件。一天,他在山路上不小心摔倒了,不经意发现脚下有一块奇特的石头,看着看着,他有些爱不释手,最后他把那块石头放进了邮包。

村民们看到他的邮包里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都感到很奇怪。

他取出那块石头晃了晃,得意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

人们摇了摇头:“这里到处都是这样的石头,你一辈子都捡不完的。”可是,他并没有因为大家的不理解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反而想用这些奇特的石头建一座奇特的城堡。此后,他开始了另外一种全新的生活。白天,他一边送信一边捡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到了晚上,他就琢磨用这些石头来建城堡的问题。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是疯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二十多年以后,在他住处出现了一座错落有致的城堡,可在当地人的眼里,他是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建筑沙堡一样的游戏。20世纪初,一位记者路过这里发现了这座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造格局令他慨叹不已,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刊出后,邮差希瓦勒和他的城堡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连艺术大师毕加索也专程拜访。

今天,这个城堡已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据说,那块当年被希瓦勒捡起的石头,被立在入口处,上面刻着一句话:“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

不错,有了对生命的愿望,石头也能远行。可是人们却渐渐忽略了自己的梦想。这个狂欢享乐的时代,各类休闲娱乐方式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若终日流连其中,就会日渐“颓废”,浮躁焦灼之气弥撒全身,虽然还是年轻的身体,但心灵已被各种尘嚣完全占据。

“就随波逐流吧,总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年轻人,如果就是这么告诉自己,你的人生就仅仅限于眼前的安稳享乐?你的世界就只能用香车美食填满?你的心灵就只能安放在物欲的罗网里,从此失去了前行的方向?

命运将我们推向了时代的巅峰,但是我们要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用坚韧给它浇水,用乐观给它施肥。人生还没有走到终点,即使一个小小的努力、一点点的坚韧,也能让梦想轻舞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