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诬陷,太子朱标

都察院

节堂

“真是这样的吗?”

一人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喝着茶。此人便是左都御史严仲深,都察院最高长官。

王言跪在他的面前,一言不发,满头大汗。他低着头,深呼吸了一下,随后猛地抬起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大人,我已经查明,近日里在应天传闻的“薄情郎”,就是沈尤!”

严仲深仿佛没有听到一般,轻轻把玩着手里的茶杯。过了好一会儿之后,冷笑着问道:

“你把本官当成小孩子吗?”

“砰!大人,小的不敢。”

王言一听到这句话立马给严仲深磕了个头,声音也变得颤抖起来,似乎都要哭出来了。

“那你倒是跟我说说,沈尤。是怎么跟“忘颜人”扯上关系的?”

“这.....这是因为.....因为.....”

王言连上半身都立不住了,瘫软在地上,一直朝严仲深磕着头。

严仲深叹了一口气,随后打断了他,直接回答道:

“因为想忘记红颜,所以以后要慎有,明白了吗?”

王言如同遇见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直接抓住,激动地重复道:

“对!慎有!是慎有!就是这样的。”

严仲深笑了笑,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慢悠悠地说道:

“本官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掌天下监察之责。”

“如今,在天子脚下,居然有如此刁民,企图栽赃朝廷命官,真是好大的胆子。”

“你放心,本官一定会还你一个朗朗乾坤,将贼首沈尤治罪,以谢天下。”

王言听到这里,欣喜若狂,不停地朝着严仲深磕头,到后面额头都破了,满脸都是血、汗、泪的混合物,看起来狼狈极了。

严仲深看着他现在的丑陋模样,觉得十分厌恶,直接下了逐客令:

“好了,你接着下去做你的事吧,至于这个恶贼,本官经过调查后自然会下令将其捉拿归案。”

王言还想给严仲深磕个头,严仲深厌烦地甩了甩袖子,王言也迅速地退下了。

等王言离开了节堂,随从关上了门,师爷走了出来,好奇地问道:

“老爷,您平日里不是最厌恶这些泥腿子吗?怎么还要帮他?”

严仲深叹了口气,说道:

“当年,宋太祖昭告天下,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先祖因此投身宦海,开辟了这偌大的家业。奈何当圣上虽为真龙天子,却还是改不了泥潭里游荡的想法,每每打压我等名门望族。这儒林众生无不人人自危,本官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我已经查清楚了,这王言确实....”

严仲深打断了他,

“这重要吗?”

“一群才刚刚识字的百姓,曲解了书里的内容很正常。到时候请位名家大儒出面,为城中百姓讲道,点明事实,岂不美哉?”

“明白了。”

师爷躬身行了一礼,说道:

“下官这就去草拟命令,告诉诸位同仁,事情还尚未明晰,现在胡乱言论,容易打草惊蛇。”

严仲深颔首,对其十分认可,补充了一句:

“让下人把这地毯换了,血淋淋的,看着恶心。”

.........

东宫

太子朱标端正地坐在主位,他的面前是堆成山一样的奏折。

此时,他正全神关注地批阅着。下面站着数十个人,一动不动的,如同雕塑一般,整个房间里鸦雀无声的。

两个时辰后,奏折终于批阅完了。朱标揉了揉右手手腕,深呼吸了几下,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对着底下的人说道:

“孤奉父皇之命让你们遍查天下,如今有收获了吗?”

“雕塑”们这才开始说话:

“启禀太子殿下,江浙一带倭患愈演愈烈,当地百姓饱受其苦。”

“启禀太子殿下,北方情况良好,燕王殿下也是屡建功劳。”

“启禀太子殿下,岭南一代求安法效果不佳。”

“启禀太子殿下,近日应天城中突然兴起一个话本。”

朱标一听到这里,立马睁开双眼,瞪着那人说道:

“孤命你们查询民间疾苦,你就跟拿这个交差?!”

太子不愧是太子,仅仅一眼就将其吓得跪下

“启禀太子殿下,这个话本最近搞得城里风声四起,鸡犬不宁,有传闻这与朝堂之上的某位大人有关,这才将其禀报。”

那侍卫从怀里拿起话本,呈了上去。朱标从太监手里接过话本,通读了一遍,没有说话,低头沉思着。

不一会儿,朱标一拳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愤怒道:

“奸贼!恶贼!逆贼!”

太监和底下的众人全都跪下不敢说话,只有几位近臣劝了几句:

“殿下息怒,不必为贼人伤了身子。”

朱标稍微冷静了一下,随后拿起话本递给了身边的太监,吩咐道:

“把这个送到父皇手中,要快。”

太监小心翼翼地捧起话本,快步退下,从门口离开了。

朱标瞥了一眼护卫,问道:“这书说的是谁?你知道吗?”

“下官愚钝,属实不知。但是民间有所传闻,此人如今之名仍在书中。”

朱标想了想,感觉没有头绪,发号施令道:

“传令,调取吏部清选司和吏部的科举进士名单,把所有都察院出身的官员名单拿出来,孤王要选拔几位官员入职东宫。”

众人齐称是。太子不愧是太子,行事作风十分老练。专门找了个理由以避免打草惊蛇。

太子之命,谁敢不从,更何况这不是普通的太子,这是朱标太子,历史上出了名的常务副皇帝。

很快,名单便送了过来,朱标看了一眼,发现人数并不多,直接将其分发下去,对着底下的人命令道:

“你们立刻到这些人的籍贯地去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特殊情况。”

一半左右的人行了一礼后便立刻冲了出去,骑上快马,一纸东宫令敲开了城门....

朱标思前想后,虽说一力破万法能够找到答案,但这肯定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办法,自己肯定还遗漏了一些东西。

他又回想了一下全文,感觉没有什么被遗漏的。接着又看了看名单,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李隆.....沈尤...王言....”

朱标觉得略微有些熟悉,口中喃喃了几遍:

“王言。王言?忘颜?忘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