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画饼

配享太庙,

这对做臣子的来说,是最高荣誉!

那意味着臣子能够跟自己效忠的皇帝待在一个屋檐下,并且享受到后世皇帝的香火!

可这地位,得来又何其艰难!

整个大明朝,

配享太庙的武臣不少,可文臣却只有一个,

那就是当初辅佐成祖靖难成功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而姚广孝本人,则是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个和尚。

众多文臣本身也不愿意承认他是个正经臣子。

所以从根本上说,大明朝立国两百多年,还没有一个进太庙的文臣!

由此可见,文臣附庙之难。

毕竟在大明朝打工,除了要有足够的功劳,还必须碰的上一个足够靠谱的领导!

但以大明朝皇帝的奇葩程度,也就只能有个姚广孝了。

难道于谦保住了北京的功劳不够?

难道张居正变法,给大明续命几十年的功劳不够?

可这不是撞上了堡宗跟摆宗嘛!

十几任天子,靠谱的就前几位,偏偏在那几位手下干活又十分的内卷,属实是卷王争霸了,争不来。

后面的但凡是个能按时上朝的,都算好皇帝了!

如果遇上的领导还能肯定你的功劳,不卸磨杀驴,趁你死了拖出来鞭尸杀你全家,都值得大明朝的臣子感激涕零了。

在这样的情况的下,

大明朝的文臣也都跟着摆烂了。

反正干活没有相匹配的报酬,还要小心皇帝日后的打击报复,追求不到做臣子的最终理想……

凭什么不摆烂?

对此,

朱由检表示必须下猛药,而且得是那种一口下去,能把大臣们刺激的嗷嗷叫的猛药,才能让这群臣子从摆烂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把死了一百多年的于谦抬出来,

其意就在于此!

怎么当领导?

要先学会给手下的打工人画大饼!

死了给你个机会进太庙,跟皇帝一起吃香火,这个饼圆不圆?香不香?

在座的阁老们纷纷拍着大腿表示,香啊,很香啊!

普通人都想着要进族谱,他们这群当官的怎么可能不想着进太庙?

“但孝宗之时,已为于公追谥过肃慜……”

激动之后,李国谱开口道。

于谦的功劳,当年和史书都是承认的,但由于牵扯到了景帝和英宗两兄弟的皇位之争,就成了一个烂摊子。

英宗夺门之变后,第一时间就把景帝重用的于谦下狱,随即处死、抄家、流放一条龙服务。

对景帝这个兄弟也毫不客气,复位后不久就将人弄死了,还给了一个恶谥。

宪宗上位后,才对于谦复官赐祭,并承认了景帝的皇帝身份,只是为了维护亲爹颜面,即便认了叔叔的功劳,也只是简单上了个5字谥号,并没有给庙号。

孝宗之时,觉得这事做的还是不够地道,这才追谥了于谦。

“朕自然知道。”

“只是于公扶大厦于将倾,救社稷于水火,如果功劳,仅肃慜二字实在无法概括。”

“所以朕有意再为于公上美谥,谥为‘文正’,以彰其功,晓誉天下,为诸臣表率!”

“只是此事影响甚广,故而要与诸位先生商议一二。”

阁老们听得人都麻了。

文正啊,

是文正啊!

两宋之后的顶级谥号!

大明朝获得“文正”称号的有几个?

就两个,武宗时期的李东阳和谢迁。

可这两个人的功劳能跟于谦比吗?

大明朝还有不少人对李谢二人得“文正”之谥不满呢!

一旦于谦被追谥,那可能成为大明朝第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正”,还陪祀太庙!

这消息一旦放出去,大臣们能被这画出来的大饼给噎死。

“陛下圣明!”

一向严谨端庄的刘鸿训都忍不住站起身,神色激动的对着皇帝拱手,大声说道。

阁老怎么可能反对朱由检的提议,

这可是为他们的身后名指明方向,开创通天大道啊!

在座的阁老中还有部分人并不服老,自认还能为国效忠十几年。

那么在这十几年中,他们能不能为自己博得个“陪祀太庙”的名额?

至于追谥于谦和景帝可能又打英宗的脸这回事,很重要吗?

英宗有意见,完全可以在太庙里和自己久别重逢的弟弟打一架嘛,他们这些做臣子进太庙的需求,可比英宗的面子重要多了!

朱由检看着面前众人脸上都被刺激到了,不再像此前那般不戳不蹦哒,不由暗自点头。

为什么他不去追谥张居正,原因就在于此。

把距离此时不过几十年的老张拖出来,能让阁臣们这么感动,心服口服吗?

大臣们批判考成法的话,言犹在耳啊!

虽说历史最终会给人一个靠谱的评价,但正如正义在现实中总会迟到一样,这评价也会晚来。

起码在眼下,还有很多人亲身经历过张居正“摄政”的时代。

他们在老张手底下吃了亏,自然不会去夸他。

只有于谦于少保,死了一百多年了,还是被皇帝给冤死的,自带悲情色彩,以及时隔多年的记忆美化光环,才能镇的住朝堂上这些清流们。

他抬起手,安抚了下已经激动到流泪的阁臣。

“朕知道,朝廷的家难当。”

“所以朕继位后,有心中兴局面,希望能和诸位先生携手并肩。”

“如若哪位先生有恙,不能久仕,朕也愿意给他一个体面。”

“只愿从崇祯元年起,大明社稷能重焕新颜,朝堂上能多一些做实事的能臣。”

言外之意,那些天天骂天骂地骂皇上的清流们,也要闭闭嘴了。

光靠骂人,是不能把自己骂进太庙的。

他们现在还在挑三拣四的骂人,

朱由检能够不闻不问不计较,但崇祯元年还这副模样,朱由检就要用皇权狠狠敲打一下他们了。

……

“请英国公来!”

送走了吃饼吃撑的阁臣们,朱由检无缝衔接,召见了英国公张维贤。

这位老国公虽然投机了点,但必须承认,他对朱由检和先帝的继位都有很大贡献,个人风评也不算太差。

而且英国公一脉比起其他勋贵,不管是史书评价还是总体能力,都算挺好了。

不少勋贵已经遗忘了祖先的勇武,一个个痴肥的跟猪一样,比皇家养的那些还过份。

毕竟皇家出品的那些是关在圈里的,而勋贵却是能到处跑。

而英国公世代受命把持京营,朱由检如果想要掌握住京城的枪杆子,就必须得到张维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