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
  • 子金山
  • 2589字
  • 2023-08-02 17:17:29

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

苏门爷仨要去参加科考了,所以老孙不得不介绍一下北宋时的高考——也就是科举制度,这是北宋国家公务员队伍组建的主要保证。

宋代治国方略被后世称为“文官政治”,因为宋代的皇帝重文轻武。究其原因,大概是皇帝怕武将权重,步了宋太祖以武力夺取后周政权的后尘,故而举国官僚大多是文人出身。所谓文人出身,指的是朝中官员大多是经过科举考试筛选出来的。

之所以说“大多是”,是因为大宋选取国家公务员的规定比较宽松,没有本科以上的文凭也可以。

宋朝规定,对于多次应试而不第的举人实行“特奏名法”,特赐各科出身,屡试不第的举子也就有了被任命为官员的资格。此时的苏洵就具有这种资格。

不过这种“特奏名”出身的进士,也就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真当官还是排不上号的,这是因为宋代的“专科”,与货真价实的“本科”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混不上“本科”毕业,钻进干部队伍几乎没有可能。

为了鼓励学子考到老,学到老,宋太祖就说了:举人参加过十五次以上考试坚持到终场者,特赐“本科出身”。

宋初科举,每年一届,后来改成两年一届,再后来改为固定的三年考一回,大家可以算一下这简单账:参加十五次科考还不得考得举子们胡须纯白?

不过,这制度还是给人们带来了希望,非常有利于安定团结,落榜的考生若都能当复课生,准备再次、三次乃至多次冲刺官位,自然对社会的和谐大有好处。

此科考对高干子弟还有一条特殊待遇:中、高级官员子弟可以通过恩荫得官,无须寒窗苦读,与士庶竞争高低。

当然,也有少数官宦子弟以科举登第为荣,在恩荫补官后又参加科举考试;甚至还有个别争气子弟,拒绝恩荫所授官职,直接参加科考求官。

不仅如此,大宋还有个特殊惯例:只要有位够分量的名人或者大官推荐,朝廷也可以破例封官。苏洵这次就是要走这条捷径。宋代文人的当官之路还真不是“独木桥”。

宋代的考生主要靠州县贡举,每年秋天各州都要举行考试,将考试合格的学生解送礼部,称为取解试。第二年春天,礼部进行考试,称为礼部试,又称省试。省试的内容基本上与唐代一样:进士重诗赋,诸科重帖经、墨义。

宋初的科举仅有这两级考试:取解试由各州的判官及录事参军主持;省试则由皇帝选派的官员主持。

直到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在召见新科进士时无意中发现有猫腻,下令所有新科进士到讲武殿候命,由太祖亲自主持出题并重考。从那以后,此举形成了制度,有了以后的殿试。省试与殿试被分为两榜,再加上各州的取解试一榜,到了苏东坡赶考时,就成了必须三榜有名才能及第了。

省会成都的取解试这第一关,对于苏家的兄弟俩来说是小菜一碟,不必繁述;四十七岁的苏洵的“通关”之路也挺顺利。时任益州知州的张方平对苏洵十分器重,并且专门写信给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请他出面向朝廷推荐苏洵做官。就这样,父子三人都抱着入朝为官的伟大梦想奔赴京师,正是:


万里迢迢应科举,百倍信心摘乌纱!

剑阁秦岭崎岖路,难阻皇恩沐苏家。


但是,怀着同一希望去汴梁的考生可不止苏氏父子,仅眉州一地来京的考生便有四十五名之多。

天下来京参加省试的举人曾多达一两万人,而仁宗皇帝颁令录取的名额上限为四百人。要说势在必得,谁能有这个把握?

至今有句俗语:真金不怕火炼!这倒不是说黄金真的不能用火熔化开,不然那些金器是怎么铸造而成的?这里是指经过烈火冶炼的黄金损耗甚微,几乎令古代衡器无法觉察。后人用这句俗语,形容有真本事、真学问的“牛人”。

苏氏兄弟就是胸揣真金的牛人!

这年来到汴京参加八月份礼部初试的考生四千七百余名,只录取了三百八十八名考生参加下一轮的殿试,东坡兄弟俩都在榜内,二人均轻松过关。

儿子们初次参加省考便超越了老子,苏洵却忙了足足二十年,也未能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

殿试要等到第二年春天,父子三人便寄宿于僧庙之中备考,做最后的冲刺,苏洵正好趁此空档继续跑官。

儿子们京师初战告捷,老爸对自己也是信心十足。苏洵怀揣着三大法宝开始了他的跑官之路。

三大法宝其一,便是四川巡抚张方平写给欧阳修的推荐信,信中当然对“三苏”极为推崇。

其二分量也不轻:乃雅州(今四川雅安)太守雷简夫的推荐信,雷的信中认为苏洵有“王佐之才”,并且提醒朝廷:“用之可为帝王师,不用则幽谷一叟耳”。

其三则是苏洵自己撰写的一部论为政之道、谈兵论战的重要著作。

苏洵当时认为自己对兵家战事精通,文既不成,武就也可。凭自己书中的真知灼见,老苏兴许能先于儿子们成名做官呢!

苏洵的确跑对了庙门,只要能做通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工作,当官自然不在话下。

欧阳修是何等人?时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实职,文章被公认为冠绝天下,天子视其为臂膀,天下士子见其一面便足可炫耀半生!若能获得他的赏识,乌纱帽其实已经攥在了手中,只需要再举手戴上脑袋便万事可定也!

一切顺利,以求才育才为己任的欧阳修热诚接待了苏洵,并主动把苏洵介绍给了枢密韩琦。由此,一些贵官显宦开始进入苏洵的社交圈。拿到一纸委任状,对苏洵来说,就是时间问题了。

苏家能否三喜临门,现在就看苏轼、苏辙了。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正月二十一日,皇帝下诏:由欧阳修主持全国贡举考试,副考官有梅尧臣、韩绛、范镇等人。

考试日期定在二月三日至五日,苏氏兄弟寒窗苦读十余载,等的就是今天,他们要去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地方——学士院!

这是成功者的殿堂,能有幸步入其中的人也是极少数,因为殿试到了此刻,不再淘汰考生,只是重新排一下名次,分出三甲六等来,一甲的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所在之地被称为学士院,又称贡院,其实啥院也不是,确切地说,更像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甚至贡院内的小房间也被命名为号舍,又称号房、号子!

号舍以几十间小房子为一列,形如长巷,故又称号巷,每巷以《千字文》中的汉字编号,但圣人名讳和“荒”、“吊”等凶煞诸字避讳不用。

当年参加考试的学子们进了号子里一蹲,再出来已是三天之后,在里面是啥滋味?号舍的标准长、宽、高分别是五尺、四尺、八尺,如同一个单面透光的动物园兽笼,也算是运输国宝大熊猫的待遇吧。

不仅是考生们考试不散场就得被“关押”,连监考、出题的考官们也是这“监狱”中的囚徒。为了防止考官们徇私舞弊,从受命这一天起到三月初放榜公布名单,所有的考官都不得再跟外界接触,吃喝拉撒睡全在学士院里,这就是史书所称的锁院。

在这兽笼般的环境中,苏东坡却随意地开了他仕途中的第一个玩笑,其作答,在殿试的答卷中,可称旷达、潇洒,亦可称另类,正应了一句老话: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