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十未立心茫然

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十月二十五日子时,江苏扬州府兴化县东门外古板桥清苦塾馆先生郑之本家中,突然传来一声令全家人喜不自胜的新生儿啼哭。这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便是本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板桥道人、板桥居士的本书传主郑板桥。

郑燮故居(兴化昭阳镇东门郑家巷)

郑燮有一枚由杭州身汝敬为其所刻的“雪婆婆同日生”白文常用印,说的就是郑板桥的生日。所谓“雪婆婆”,系古代神话故事中负责掌管人间瑞雪的天象神灵,她根据天帝旨意,布施人间瑞雪。民间传说,雪婆婆的生日为农历十月二十五日。郑燮在《板桥先生印册》中对此记载道:

雪婆婆同日生

杭州身汝敬刻。

俗以十月廿五日为雪婆婆生日,燮与之同日生,故有是刻。或以不典为诮,予应之曰:古之谚语,今之典;今之谚语,后之典。“宫中作高髻,四方高一尺”。真成俗语而今为典矣。

郑燮常用印“雪婆婆同日生”(清代身汝敬刻)

古代文人,除了名,通常还有字与号。名,是一个人在社会上使用的特称符号,通常用以自称或者供长辈称呼晚辈;字,一般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或与名意思相近,或延伸,或相反,总之在意义上是相表里的,因此又称为“表字”。对平辈或长辈称字,则表示礼貌和尊敬;若对长辈或者不熟的平辈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一种十分不恭敬的行为。一个人的名与字,大都是由长辈定的;号,通常则是由自己或外人为之取的。

文人取号的习俗,始自周代。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明清时代,取号已成为风尚。文人或以居所(书斋)为号,或以个性或名句为号,或以籍贯官职为号。例如,人们以其籍贯,称唐代韩愈为韩昌黎,称柳宗元为柳河东;以其官职,称王维为王右丞,称韦应物为韦左司。而称苏轼为苏东坡,称郑燮为郑板桥,则都是以其别号来称谓的。由此可见,古代许多功成名就的文人,或以名行于世,或以字行于世,或以号行于世。由于郑燮以别号板桥行于世且广为人知,因此本书采用“郑板桥评传”作为书名。

郑燮常用印“扬州兴化人”(清代潘西凤刻)

郑燮常用印“板桥居士”(清代郭伟刻)

郑燮的先世,历居苏州。直至明代洪武年间,其先祖方才迁至兴化城内汪头居住。兴化位于江苏省中部,古称昭阳,又名阳山、楚阳、楚水,今归江苏省泰州市管辖。五代十国时十国政权之一杨吴(902—937)曾于此置县,治所即在兴化。南宋绍兴五年(1135)废,十九年复置。兴化境内,地势低洼,河湖纵横,号称水乡。

清代兴化城池图

据嘉庆年间所修《昭阳郑氏族谱》记载,郑燮的先祖郑重一、重二兄弟,“洪武年间,自苏州阊门播迁兴化,住居汪头”。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采取给予没有田地耕种的穷苦细民以耕牛、种子、舟船、粮食,且三年不征其税的方法,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这些人口稠密之地,向人口相对稀少、土地充裕的安徽凤阳及其周边一带县乡移民,以开垦闲置土地,增强综合国力,改善民生。据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三记载,洪武三年(1370)六月辛巳,“上谕中书省臣曰:‘苏、松、嘉、湖、杭五郡,地狭民众,细民无田以耕,往往逐末利,而食不给。临濠(凤阳),朕故乡也,田多未辟,土有遗利。宜令五郡民无田产者,往临濠开种,就以所种田为己利,官给牛、种、舟、粮,以资遣之,仍三年不征其税。’于是徙者凡四千余户。”

兴化在明代属扬州府高邮州,距离临濠不远。郑燮的先祖郑重一、重二兄弟俩,或是在当时见移民去临濠的人数过多,又改迁至兴化的。另外,通过《昭阳郑氏族谱》“(郑重二)同兄迁来,闻后又去江西九江府”的记载,可知郑燮系出于郑重一长门一支。《昭阳郑氏族谱》中关于郑重一长门这一支,记载如下:

郑重一—从宜—廷秀—以德—良玉—轩(水村,子昂)—鹤龄(海汀)—大元(寅川)—毓瀛(昆明,淑才)—名驹(九逸)—新万(长卿)—湜(清之)—之本(立庵,梦阳)—燮(克柔,板桥)—田(砚耕)—镕(范金)

卞孝萱《郑板桥全集》(增补本)将《昭阳郑氏族谱》中“郑重一”误作“郑重”。

《昭阳郑氏族谱》中还有关于八世郑大元“幼报农民”,九世郑毓瀛“文林郎”,十世郑名驹和十一世郑新万皆系“文庠”,十二世郑湜“儒官”,郑之本“廪生”的记载。

所谓“文林郎”,系散官名,于隋文帝开皇六年设置。品级历代变化。至明、清时,用来授正七品文官。所谓“文庠”,又称庠序,指学校。在庠序读书的生员,一般称为庠生。所谓“儒官”,一般指古代在政府任职的儒客,或指掌管学务的官员以及官学教师。所谓“廪生”,是指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以补助生活的廪膳生员。按照如今的说法,就是国家发给助学金以助其学习者。由此可见郑燮的先祖们,处于从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向学人士大夫转变的过程之中。

郑燮在乾隆十四年(1749)57岁时于潍县所作述己平生志趣颇详的《板桥自叙》中写道:

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居士自喜其名,故天下咸称为郑板桥云。

窃以为,郑燮此处所谓“铁郑”之“铁”和“糖郑”之“糖”,或系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由于兴化乃水乡,此处所谓“板桥”,应系古代以木板搭建方便人们通行的小桥。清代刘熙载等《重修兴化县志·舆地志·公署桥梁》:“古板桥东门外。邑人郑进士居此。按今易板以砖。”由此可见,尽管后来这座木板桥被改建为砖桥,但仍称古板桥,后被拆除。1982年寻见古板桥桥碑,与咸丰《兴化县志》所载相符。

郑燮的曾祖父郑新万,字长卿,庠生。娶吴氏、陈氏。郑燮的祖父郑湜,字清之,儒官。祖母蔡氏,系兴化县人蔡灵皋室女。郑湜与妻子蔡氏,育有二子。长子郑之本,生于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十月初四日未时,字立庵,号梦阳,娶淮安府盐城县人汪翊文室女汪氏为妻,生子郑燮。郑湜的次子郑之标,生于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二月十一日巳时,字省庵,娶江氏为妻,生子郑墨。

李一氓《郑板桥判牍》中载录了他从济南得到的郑燮亲笔书写自家三代两纸图片。郑燮写道:

祖父湜,殁。系江苏扬州府兴化县人,未仕,未经受封。

祖母蔡氏,殁。系江苏扬州府兴化县人,蔡灵皋室女,并无再醮,未经受封。

父之本,殁。系江苏扬州府兴化县人,廪生,未经受封。

母汪氏,殁。系江苏淮安府盐城县人,汪翊文室女,并无再醮,未经受封。

继母郝氏,殁。系江苏淮安府盐城县人,郝林森室女,并无再醮,亦未受封。

郑燮亲笔书三代两纸

李一氓于该图片后作注:“上板桥三代两纸,为板桥亲笔。由济南得来。氓注。”

郑燮的外祖父汪翊文,江苏淮安府盐城县人,奇才博学,隐居不仕。生女一人,即郑燮生母汪氏。郑燮在《板桥自叙》中写道:

板桥外王父汪氏,名翊文,奇才博学,隐居不仕。生女一人,端严聪慧特绝,即板桥之母也。板桥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郑燮生母汪氏病逝。郑燮在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30岁时所作叙述自己身世的《七歌》中,对母亲病殁自己不知还登床呼母索乳之事有所描述,可谓情真意切,字字催泪,句句扎心。郑燮在《七歌》第二首中写道:

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割襁中孤。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儿昔夜啼啼不已,阿母扶病随啼起;婉转噢抚儿熟眠,灯昏母咳寒窗里。呜呼!二歌兮夜欲半,鸦栖不稳庭槐断!

郑燮生母汪氏去世后,郑燮由乳母费氏抚育。费氏,系郑燮祖母蔡太孺人之侍婢,善良仁厚,对郑燮百般照顾,慈爱有加。郑燮在乾隆二年丁巳(1737)45岁时所作《乳母诗·序》中对此写道:

乳母费氏,先祖母蔡太孺人之侍婢也。燮四岁失母,育于费氏。时值岁饥,费自食于外,服劳于内。每晨起,负燮入市中,以一钱市一饼置燮手,然后治他事。间有鱼飧瓜果,必先食燮,然后夫妻子母可得食也。

郑燮此处所谓“燮四岁失母”,似乎与郑燮在《七歌》第二首中所写“我生三岁我母无”,自相矛盾。窃以为,此或系郑燮按其周岁、虚岁计算不同所致。

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郑燮5岁时,郑燮父亲郑之本又迎娶了江苏淮安府盐城县郝家庄郝林森室女郝氏为继室。封建时代,灾荒连年、战争频仍、瘟疫时来、缺医少药,社会人均寿命仅有三四十,使得家庭中继母现象比较常见。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厚己薄人乃人之常情。因此,人们对于恶毒凶狠的继母虐待前窝的现象,也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尽管社会上继母贤者鲜见,但也并非绝无仅有。幸运的是,郑燮继母郝氏过门后没有生育,因此将郑燮视为己出,像亲娘似的对他百般疼爱。郑燮有时在家中缺粮少柴自己吃不饱时,竟然将继母郝氏当作埋怨发泄对象,甚至耍性子。郑燮在《七歌》第三首后半段中写道:

时缺一升半升米,儿怒饭少相触抵。伏地啼呼面垢污,母取衣衫为湔洗。呜呼!三歌兮歌彷徨,北风猎猎吹我裳!

郑燮之父郑之本曾经居家设塾馆授徒。郑燮到了五六岁时,也跟随父亲郑之本在塾馆读书。郑燮在《板桥自叙》中写道:

父立庵先生,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教授生徒数百辈,皆成就。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郑燮于此期间,自立雄心壮志,发奋刻苦学习,不苟同俗。他时常与同学徐宗于、陆白义等人,日夕征逐。有时聚于古庙中论诗谈文,至二三鼓不去;或又骑在庙门前石狮子脊背上,论兵起舞,纵言天下之事。不过,郑燮此时毕竟年幼,刚愎自负,时常目空一切、口出狂言、漫骂无择,惹得街坊众邻对其侧目相看。甚至还有不少家长告诫自己的孩子,远离这个其貌不扬的郑燮,不要与其交往玩耍。好在此时的郑燮,虽然好高骛远、目空一切,尚能沉下心来刻苦读书。当时有不少人认为,郑燮之所以读书能过目不忘,是由于其记忆力超强,脑子好用,但郑燮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将学习的文章记得牢,并非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诵读。每读一书,必千百遍,乃至行住坐卧,手不释卷;甚至食忘匕箸,对客不听其语,是在如此狠下了一番功夫之后,方才记住的。郑燮在《板桥自叙》中对此写道:

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漫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郑燮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内容也有所选择,唯求其精,不求多滥。而对自己喜爱的诗文,却无不细读。郑燮在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68岁时于扬州汪氏文园所作又一述己平生志趣颇详的《板桥自序》中对此写道:

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少陵七律、五律、七古、五古、排律皆绝妙,一首可值千金。板桥无不细读,而尤爱七古,盖其性之所嗜,偏重在此。《曹将军丹青引》《渼陂行》《瘦马行》《兵车行》《哀王孙》《洗兵马》《缚鸡行》《赠毕四曜》,此其最者;其余不过三四十首,并前后《打渔歌》,尽在其中矣。是《左传》,是《史记》,似《庄子》《离骚》,而六朝香艳,亦时用之以为奴隶。大哉杜诗,其无所不包括乎!

卞孝萱《郑板桥全集》(增补本)将《板桥自序》题作《板桥后序》。

由于当时连年的旱涝灾荒,使得郑家拥有的微薄田亩连年歉收;郑燮父亲郑之本所设的塾馆学生也越来越少,学生们送来的束脩也大不如前,使得郑家原本捉襟见肘并不宽裕的日子更加拮据。郑之本是一个沉潜在故纸堆中埋头钻研学问的人,读书、教书构成了使他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世间的饥馑与扰攘,动摇不了他自己独有的这方天地。郑家老少的日常生活,似乎也与他毫不相干,全靠继室郝氏一人筹划打理,实属不易。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郑燮7岁。是年二月,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至扬州、苏州、杭州等地,五月返京。

是年,郑燮乳母费氏为生活所迫,在其夫婿多次要她辞工跟随外出重谋生活出路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了郑家。临行前几日,费氏每每念及郑家老少对自己宽厚仁慈,时常落泪。她除了为郑燮祖母蔡太孺人和郑燮洗补旧衣物、汲水盈缸外,还买来数十束柴薪积存灶下。费氏悄然离去的那天清晨,郑燮入其室寻找费氏,只见室内除了破床败几纵横之外,空空如也;当他掀开锅盖一看,锅里放着自己平日喜欢吃的饭菜,尚有余温。郑燮见状,痛哭不食。郑燮在《乳母诗·序》中对此写道:

数年,费益不支,其夫谋去,乳母不敢言,然长带泪痕。日取太孺人旧衣溅洗补缀、汲水盈缸满瓮,又买薪数十束积灶下,不数日竟去矣。燮晨入其室,空空然,见破床败几纵横,视其灶犹温,有饭一盏,菜一盂,藏釜内,即常所饲燮者也。燮痛哭,竟亦不能食矣。

乳母费氏离开郑家之后,郑燮被送到祖母蔡太孺人侄女蔡氏二表姑母家抚养,前后住了大约三年。郑燮成人之后,念念不忘自己小时候蔡氏二表姑母照顾自己的恩情,经常回忆自己幼年于其家生活时,蔡二姑母“月淡灯寒夜正长,罗帏空复绣鸳鸯”;而自己则如同一只玩耍一天累了的“孤雏”,躺在姑母床上“被底孤雏惟解睡”的情景。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郑燮10岁时,乳母费氏又重返郑家帮佣后,郑燮便从蔡氏二表姑母家返回自家居住。但由于此时郑燮父亲郑之本正在盐城大丰西团塾馆教书,因此他常与叔父郑之标一起生活。关于郑之本在西团设塾馆一事,郑燮在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所作《行书恭祝子功八十二寿通屏》中曾写道:“先君子馆西团,常过小海造先生之庐而谒焉。”

由于郑之标与江氏婚后很长时间未有生育,因此对侄子郑燮视为己出,关怀备至。每当郑燮在外面惹事被人找上门来时,叔父总是将其藏匿庇护,为其护短论长。当郑燮读书厌倦时,叔父总会为其偷懒脱身寻找借口,带其外出游玩。郑燮夜里跟随叔父在一张床上睡觉尿床时,叔父不厌其烦披衣起床,将其从尿湿的被窝中移至干燥被褥中,处处显露出对侄儿郑燮的疼爱。郑燮在《七歌》第四首中写道:

有叔有叔偏爱侄,护短论长潜覆匿,倦书逃药无事无,藏怀负背趋而逸。布衾单薄如空橐,败絮零星兼卧恶,纵横溲溺漫不省,就湿移干叔夜醒。呜呼!四歌兮风萧萧,一天寒雨闻鸡号。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郑燮11岁。是年正月,康熙皇帝第四次南巡,三月回京。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对与郑燮相关的历史人物有所了解,本书将以简历的方式对相关人物予以介绍。

是年,画家蒋廷锡登进士。蒋廷锡(1669—1732),字扬孙,一字酉君,号西谷,又号南沙,江苏常熟人。周积寅《郑板桥年谱》将“蒋廷锡”全部误作“蒋廷钖”。

是年,费氏之子俊谋得八品官操江提塘官一职,屡至郑家迎请费氏回家奉养。“操江提塘”,乃清时江防大员的驻京传信官职之名。其中“操江”,即管领江防的官吏之职名;“提塘”,即操江或各省派驻京城、传递本部文书的传令官职名。然费氏念于郑家忠厚本分,一向待己不薄,甘愿继续留在郑家照顾蔡太孺人和郑燮而坚辞不往。郑燮对乳母费氏抚养自己成人的恩典亦没齿难忘。

郑燮3岁丧母,在继母郝氏、乳母费氏、二表姑母蔡氏以及叔父郑之标的关爱抚育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这也对其性格和心理特质的养成,具有极大的影响。诚如郑燮后来在《署中示舍弟墨》中所说,自己“少予失教,燥率易轻。水衰火炽,老更不平”,并由此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人们常说“性格即命运”,郑燮的这种性格和心理特质,对其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时如果想通过科举进身,必须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读书才行。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郑燮12岁时,被父亲送至真州毛家桥读书。

真州即清代由江苏扬州府所辖的仪征县,地处江苏中部偏西,位于长江北岸,邻近安徽,为东南水运要冲。宋代真州的繁华程度,远在扬州之上。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曾下诏在仪征熔铸远祖皇帝的金像。由于仪征此次按照皇帝之诏所熔铸这些皇帝金像仪容逼真,深受赵恒喜爱,遂将仪征命名为“真州”。毛家桥,又称茅家桥,道光刊本《仪征志》中记载:“在县东北卅五里,近江都界。”

以当时社会的交通状况来说,从兴化到真州的路途,可谓遥远。郑燮日夜兼程,至为艰辛。这一点,通过郑燮在赴真州途中所作《晓行真州道中》诗,可见一斑。其中写道:

僮仆飘零不可寻,客途长伴一张琴。五更上马披风露,晓月随人出树林。麦秀带烟春郭迥,山光隔岸大江深。劳劳天地成何事,扑碎鞭梢为苦吟。

值得一提的是,诸多典籍著述中对于郑燮去真州毛家桥读书的具体时间,多有分歧。卞孝萱《郑板桥全集》(增补本)中,将时间记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郑燮16岁时。而上海古籍版《郑板桥集》中所附《郑板桥年表》,则将郑燮赴真州毛家桥读书的时间记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郑燮17岁时,并注曰:“因年月无考,姑系于此。”窃以为,周积寅在其所著《郑板桥》附录一《郑板桥年表》中于“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十二岁”条下所记“约于是年,读书于真州之毛家桥”的说法,比较可信。郑燮曾在《郑板桥集·题画·为马秋玉画扇》中写道:“余少时读书真州之毛家桥。”一般而言,人的年龄,大致可以分为婴儿、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不同时段。少年,通常指的是10岁至15岁的时段。若依郑燮父亲郑之本当时靠开塾馆教学为生的思想观念和当时郑家的生活条件,让12岁的郑燮前往真州读书,应该与理相合。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人对于自己儿时的生活状况和情景,总会记忆深刻,终生难忘。郑燮日后也经常回忆起自己少年时代在真州毛家桥读书时的情景。郑燮在《郑板桥集·题画·为马秋玉画扇》中写道:

余少时读书真州之毛家桥,日在竹中闲步。潮去则湿泥软沙,潮来则溶溶漾漾,水浅沙明,绿荫澄鲜可爱。时有鲦鱼数十头,自池中溢出,游戏于竹根短草之间,与余乐也。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郑燮13岁。是年正月,康熙皇帝玄烨第五次南巡,至杭州,闰四月回。是年,王原祁升侍讲学士,入值南书房,充书画总裁;彭定求、曹寅等编《全唐诗》九百卷成书;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朱耷卒。朱耷(1626—1705),本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法名传棨。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能诗文,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练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郑燮14岁。是年,郑燮继母郝氏病逝。郑燮闻知噩耗,至为心酸,涕泗横流。在短短十年之中,郑燮生母汪氏和继母郝氏的相继离世,使郑燮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短暂、生离死别的愁苦,以及自己孤独无依的滋味。郑燮便将自己思念继母郝氏在郑家辛勤操持家务、竭尽全力免使全家遭受饥寒之苦的辛劳,以及当时自己少不更事,一一付诸笔端。郑燮在《七歌》第三首前半段写道:

无端涕泗横阑干,思我后母心悲酸。十载持家足辛苦,使我不复忧饥寒。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郑燮15岁。是年正月,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至杭州,五月返京。是年,后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读书于书法家何焯家。何焯,字屺瞻,号义门,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授编修。博览群书,长于考订。校勘古碑版最精。喜临摹晋、唐法帖,所作真、行书入能品。与姜宸英、汪士、陈奕禧,称“四大书家”。著有《何学士题跋》。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16岁的郑燮从真州毛家桥重返兴化,从乡贤前辈陆种园先生学习填词。郑燮在《词钞·自序》中写道:

陆种园先生讳震,邑中前辈。燮幼从之学词。

陆种园,名震,字仲远,又字仲子,号榕村、北郭生、蓼村、种园,江苏兴化人。刘熙载等《重修兴化县志·人物志·文苑国朝》:“陆震,字仲子,一字种园。廷抡子。少负才气,傲睨狂放,不为龊龊小谨。宋冢宰荦巡抚江南,期以大器。震澹于名利,厌制艺,攻古文辞及行草书。性孤峭,贫而好饮,辄以笔质酒家,索书者出钱为赎笔。家无儋石储,顾数急友难。某负官钱,震出其先仪部奉使朝鲜方正学辈赠行诗卷,俾质金以偿,后遂失之,某恧甚,震曰‘甑已破矣’,与其人交契如初。诗工截句,诗余妙绝等伦,郑燮从之学词焉。所填甚夥,身后无子,稿半佚,同里刘宗霈搜罗荟萃,属休宁程某锓版行世。”

一生落拓、半世佯狂的陆震,系宋元时期兴化“四大家族”之一绿荫堂陆氏后人。陆震之父陆廷抡(字悬圃),是当时地方上有名的诗人。明亡后,陆廷抡誓做一个不忘故主的遗民,闭门著述,读书不仕。陆震是陆廷抡次子,故字“仲子”,又以号“北郭生”标明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北门人。陆震自小受父亲陆廷抡诗书熏陶和气节浸染,虽才气十足,却不喜八股“制艺”,平日仅将意气相投之人引为知己,而与那些汲汲于功名富贵的书生,不相往来。由此也使得他与出仕做官无缘,依靠“力耕先世陇”和在兴化北城外设塾授徒以及出卖字画勉强维生。陆震甚好杯中之物,稍有银钱,便付之酒家。某次,他在喝得酩酊大醉后,随手将在路边摘来的一朵鲜花簪于自己发辫之上,嘴里哼唱着旁人听不懂的曲子,在繁华街市中左摇右摆踉跄行走,被一群孩童围观笑闹,他却全然不觉有失读书人颜面,哼唱声越发拔高,由此被街人讥为“怪人”。

陆震时常家无余储,无钱买酒,在店家实在无法通融不肯再赊酒给他时,甚至将自己写字的斗笔押在店中。由于陆震的书法在当时的兴化城里很有名气,当那些喜好书法或附庸风雅之辈登门向其求字时,陆震便让他们代付酒钱从酒家赎回自己的斗笔,作为为其挥毫泼墨的酬劳。

陆震先祖陆伯瞻,做过明初的外交官,曾两度出使朝鲜。当时陆震家中传有朝鲜君臣送给陆伯瞻的赠行诗文卷,十分珍贵,陆震将其视如拱璧。然当陆震得知朋友因欠债遇到麻烦时,为了帮助朋友渡过难关,竟毅然拿出这份传家之宝供朋友抵押还债。岂料,后来这位朋友将陆震这份视若拱璧的诗文卷遗失,羞惭地上门请罪,陆震对此却一笑了之,不予追究,与这位朋友仍然交好如初。关于陆伯瞻诗文卷失而复得一事,详见后文。

陆震不仅善书而且工词,其词作享誉词坛,非同俗流,曾被《清词史》称为“阳羡(宜兴)词派”的派外传人。人们通过郑燮《词钞》中所附陆种园先生词二首,可见一斑。陆震在《贺新郎·吊史阁部墓》中写道:“孤冢狐穿罅,对西风招魂剪纸,浇羹列鲊。野老为言当日事,战火连天相射,夜未半层城欲下。十万横磨刀似雪,尽孤臣一死他何怕,气堪作,长虹挂。

难禁恨泪如铅泻,人道是衣冠葬所,音容难画。欹仄路傍松与柏,日日行人系马,且一任樵苏尽打。只有残碑留汉字,细摩挲不识谁题者,一半是,荒苔藉。”

此处所谓“史阁部”,指的是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史可法在南京拥立福王(弘光帝),加大学士,称史阁部。

“史阁部墓”,即史可法衣冠冢,在扬州市广储门外梅花岭右。史可法在明末抗清守卫扬州殉难后,曾与史可法一道抗击清兵的养子史德威,因未寻见史可法遗体,便将其父穿戴过的衣冠埋葬于此。乾隆三十七年(1772),扬州士人为了纪念史可法,于其墓旁建祠堂,使祠与墓相连,通称史公祠。

不过,郑燮《词钞》中所附陆种园先生《贺新郎·吊史阁部墓》词文,与陆震《陆仲子遗稿·贺新郎·梅花岭拜明史阁部葬衣冠处用迦陵词韵》,存在多处异文。卞孝萱《郑板桥全集》(增补本)于郑燮《词钞》所附陆种园先生《贺新郎·吊史阁部墓》后作编者注中,抄录陆震《陆仲子遗稿·贺新郎·梅花岭拜明史阁部葬衣冠处用迦陵词韵》原文如下:“孤冢狐穿罅,倚西风招魂何处,浇羹奠鲊。野老能言当日事,夜火城边相射,看肉薄乘城都下。十万横磨刀似雪,尽孤臣一死他何怕,气堪作,长虹挂。至今恨泪如铅泻,道此中衣冠犹在,音容难画。欹侧路旁松与柏,日日行人系马,况又被樵苏尽打。只有残碑题汉字,细摩挲不识谁题者,一半是,青苔藉。(‘题汉字’一作‘留汉字’)”

一生郁郁不得志的陆震,除了在词作中由衷感叹世道不公、贫富差距悬殊,或发发牢骚之外,别无良策。陆震在《满江红·赠王正子》词中写道:“蓦地逢君,且携手垆边细语。说蜀栈十年烽火,万山鼙鼓。枫叶满林愁客思,黄花遍地迷归路。叹他乡好景最无多,难常聚。同是客,君尤苦;两人恨,凭谁诉?看囊中罄矣,酒钱何处?吾辈无端寒至此,富儿何物肥如许!脱敝裘付与酒家娘,摇头去。”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郑燮为丹老世长兄所书陆震这首《满江红·赠王正子》墨迹中,也有异文。郑燮将“寒至此”书作“穷至此”,将“肥如许”书作“腰如许”,落款署“丹老世长兄索书,郑燮”。

陆震的词作,既有上文所录心念苍生疾苦大气磅礴之作,亦有抒写乡土情趣民俗风物小家碧玉般清新明快的佳篇。例如,陆震曾在《忆江南·端阳词》中写道:“端阳节,照眼石榴红。艾虎朱符儿女意,香蒲角黍岁时风。小扇午窗中。”

郑燮与当时兴化城内的后起之秀王国栋(号竹楼)、顾于观(字桐峰,号澥陆)等人,十分仰慕陆震词作英名,于是结伴到陆震在兴化北城外开设的私塾中追随其学习填词。郑燮在《七歌》第七首前半段中写道:

种园先生是吾师,竹楼桐峰文字奇,十载乡园共游憩,壮心磊落无不为。

关于郑燮追随陆震学词的具体时间,诸文献资料也是表述非一,既有20岁之说,也有16岁之说。尽管这些说法都是依据郑燮《七歌》而言的,但问题在于对郑燮《七歌》中所说“十载乡园共游憩”中的“十载”起始时间解读有所不同。上古版《郑板桥集》中所附《郑板桥年表》在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21)郑燮20岁条下写道:“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与王竹楼国栋、顾桐峰于观同塾。《七歌》云:‘种园先生是吾师,竹楼桐峰文字奇。十载乡园共游憩,壮心磊落无不为。’案《七歌》作于三十岁时,故推知二十岁从陆就学。”卞孝萱《郑板桥全集》(增补本),也沿袭了这种说法。不过,周积寅在《郑板桥》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十六岁条下记曰:“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板桥交游行踪漫考》。)”并作“[按]《郑板桥年表》谓学词为廿岁,是据《七歌》‘十载乡园共游憩’,从作歌之卅岁上溯十年。然板桥廿六岁离家教馆,即与陆等分别,故‘十载’应从廿六岁上溯十年才是”。窃以为,周积寅所说甚是,故从其说。

郑燮在追随陆震学习词作期间,陆震所具有的那种贫而有志、放浪形骸的豪迈性格及其精湛深邃的学识修养,对郑燮日后形成立志专研“圣贤天地之心,万物生民之命”的有用诗词文章,“得志则加之于民”,以自己的满腔热血为国为民报效一生思想的影响,相当深远。郑燮撰写的充满真淳硬直之气的词作,无疑得益于陆震先生的熏陶。

清代刘熙载等《重修兴化县志·人物志·文苑国朝》:“王国栋,字殿高,一字竹楼。乾隆六年付榜,工诗,尤善书。客居扬、通、润等州,每日求书者甚多。尝与黄慎、李等往还酬唱。著《秋吟阁诗钞》。”周积寅《郑板桥年谱》在抄录此文时,将“黄慎”误作“黄填”。

清代刘熙载等《重修兴化县志·人物志·文苑国朝》:“顾于观,字万峰,一字澥陆。父问,性孝友,工制艺,早殁。问弟言,诗文亦工,刚正不挠,里人缓急赖之。于观性嗜古,不屑攻举子业,书出入魏、晋。杭太史世骏评其诗云:‘绵邈滂沛,清峭凄厉。’居乡惟李、郑燮友,目无余子。客游四方,公卿大夫及知名士莫不折服,简亲王亦怜其才而下交焉。乾隆七年,张宫詹鹏翀录其诗,进呈乙览。十六年,高庙南巡,于观献赋颂恩,赐大缎。数奇不偶,恬然无怨尤意。尝语人曰:‘吾生平最得意事,惟登泰山绝顶,见云气喷薄有声,俯视大海,茫茫洋洋,此时四顾无俦,作天际真人想,觉尘世富贵,无异鸱得腐鼠耳。’少为庠生,俄弃去,以山人终。著《澥陆诗钞》。”

陆震的词作,后来在其生前挚友同里刘宗霈和门生郑燮等人的苦心搜罗荟萃下,仅得《陆仲子遗稿》一卷,共148阕,属休宁程某锓版行世,流传至今。其中,还有陆震描述自己门生郑燮述梦的一首词作,由此可见陆震与郑燮的师生情谊。陆震《陆仲子遗稿·虞美人·郑克柔述梦》:“寻思百二河山壮,更陟莲峰上。那能牖下死句留,恨杀尘缘欲脱、苦无由。故人一觉荒唐甚,娓娓殊堪听。君还有梦到秦中,我并灞桥驴背、梦俱空。”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郑燮17岁。是年,后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游南京燕子矶宏济寺。高凤翰(1683—1748),字西园,号南村,晚年号南阜老人,山东胶州人。曾官泰州巡盐分司,久寓江苏扬州一带。能诗,工书法、篆刻,善画山水、花卉,不拘成法。晚年右手病废,自号丁巳残人,亦号尚左生,改以左手作书画,仍很苍劲。好藏砚,达千余方,均手自铭琢。著有《砚史》《南阜山人全集》等。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郑燮18岁。是年,石涛《画谱》成书于扬州大涤堂。石涛(1630—1707),俗名朱若极,小字阿长,广西桂林人。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兄南昌王的曾孙朱守谦,封靖江王,封地桂林。朱守谦卒后,其子朱赞仪袭封王位。石涛是朱赞仪十世孙,他所使用的“赞之十世孙”“靖江王之后”两方印章,就是指其家世而言的。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后,明太祖九世孙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石涛的父亲朱亨嘉以“唐藩序不当立”,在桂林打出“监国”的旗号,但此举遭到忠于唐王政权的广西巡抚瞿式耜的反对,瞿式耜与两广总制丁魁楚、思恩参将陈邦传以及中军官焦琏串通发难,擒获了朱亨嘉,送至福州唐王处,被“幽死”。石涛“为宫中仆臣负出,逃至武昌,剃发为僧”。法名元济,一作原济,号石涛,别号众多,有小乘客、瞎尊者、苦瓜和尚、零丁老人、石道人、钝根、济山僧、枝下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大涤子等。从此隐姓埋名,客居武昌,云游湖广,旅居宣城、金陵、京师,漂泊一生。直到晚年方才定居扬州。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为数不多的全能型的人物。他工山水、花卉、人物,擅长书法、篆刻,并精于园林假山,享有很高的声誉。石涛晚年定居扬州后,被推崇为“扬州画派”的创始人,对“扬州八怪”影响很大。石涛的绘画思想,主要集中反映在《石涛画语录》和大量的题画诗、跋中。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郑燮19岁。是年,高凤翰中秀才,补博士弟子员。是年,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王士禛卒,享年78岁。遗言收高凤翰为门人。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后因避雍正名讳,改名王士祯。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主张诗文创作“神韵说”,著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卒后谥文简。

是年,后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乡贤挚友李,在乡试中考中举人,年26岁。李(1686—1757,一作1762),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系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的六世孙。初师蒋廷锡,为宫廷作画,后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的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后因得罪上司罢官而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花卉虫鸟,画法工致;又师高其佩,进而崇尚写意,取法徐渭、朱耷,落笔劲健而有气势。能诗。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李,字宗扬,号复堂。兴化孝廉。官知县。花鸟学林良,纵横驰聘,不拘绳墨,而得天趣。往来扬州,与贺吴村友善。其时,陈撰,字楞山,写生与齐名。陈馥,字松亭;戴礼,字石屏,皆从学焉。”

是年,李陈常(1657—1716),字时夏,别字峄山,浙江嘉兴府秀水人,任两淮盐运都转使于扬州。是年,后来在扬州担任两淮转运使的卢见曾(1690—1768),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山东德州人,也在乡试中考中举人。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郑燮20岁。是年,曹寅卒,享年55岁。曹寅(1658—1712),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雪樵。曹寅16岁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曹寅家。曹寅通诗词,晓音律,为人风雅,喜交名士。著有《楝亭诗钞》《诗钞别集》《词钞》《词钞别集》《文钞》传世。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郑燮21岁。是年,郑燮开始学习绘画。郑燮在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71岁时所作《墨竹图》题记中写道:

今年七十有一,不学他技,不宗一家,学之五十年不辍,亦非首而已也。

由此可见,周积寅在其所著的《郑板桥》中认为郑燮系于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22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的说法,显然有误。

一般而言,人们初学绘画,总得师从某人,或请人指教。不过,从目前掌握的各种文献资料中,并没有发现郑燮有关这方面的任何记述。郑燮自己撰写的各种文章诗词题记中,也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以真气、真意、真趣著称于世的郑燮,如果在学习绘画时的确有所师承的话,他绝不会忘记恩师和埋没恩师指教恩典的,不可能不有所提及。由此可见,郑燮于此所谓“不宗一家”,意思是说,并非专门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是按照自己的眼界和兴趣“师其意而不在迹象间”,否则“依样葫芦,无有是处”。

是年,李于热河行宫献诗康熙皇帝;五月,高凤翰于胶州过“庸生墓”并赋诗。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郑燮22岁。是年,李入清宫,充当内廷供奉,并受命从蒋廷锡学画花卉。是年,郑燮考中秀才。郑燮在《板桥自叙》中写道:

板桥康熙秀才,雍正壬子举人,乾隆丙辰进士。

所谓“秀才”,是我国古代社会在选拔人才时对贤者的一种美称。明清时代的秀才,一般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对通过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如果想要取得秀才这种资格,必须通过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童子试,简称“童试”。三年内举行两次。丑、未、辰、戌年为岁考,寅、申、巳、亥为科考。凡应童子试者,不论年龄,皆称为“童生”。鲁迅那篇著名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在前清多次童子试中均未考上,直到终老,还是童生。如果童试通过取中,则称为“进学”,通名“生员”,亦即“秀才”。

虽然郑燮在《板桥自叙》中,对自己考中举人和进士的具体年份有详细记载,却并未对自己考中秀才的具体年份予以说明。由此导致各种文献资料中,对郑燮考中秀才的具体年份,众说不一。

王家诚在《郑板桥年谱》中认为,郑燮是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17岁时考中秀才的。不过,王家诚后来却又在《郑板桥传》中说:“大约二十岁前后,板桥考中了秀才。”这显然与其前说自相矛盾。秦岭云在《扬州八家丛话》中认为,郑燮是在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24岁时考中秀才的。周积寅在《郑板桥年谱》中援引《扬州八家年表》,认为郑燮是24岁考中秀才的。同时作[按]:“王氏《郑板桥年谱》:一说十七岁‘参加县学考试取中秀才’。一说约于此际寓居扬州。”周积寅还在书中声称:“拙著《郑板桥年谱》取秦说。”

虽然柳声白在《扬州八怪全集》中,也认为郑燮是在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22岁时考中秀才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以上这些说法均未在文中举出资料予以佐证。因此,不足采信。

我在撰写这部《郑板桥评传》过程中,经过反复查阅资料,终于在郑燮于乾隆己巳时年57岁所撰的《板桥自叙》中找到了些许蛛丝马迹,或许可以解决这个令人困扰多年的问题。郑燮在《板桥自叙》中写道:

所刻《诗钞》《词钞》《道情十首》《与舍弟书十六通》行于世。善书法,自号“六分半书”。又以余闲作为兰竹,凡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骚人词伯、山中老僧、黄冠炼客,得其一片纸、只字书,皆珍惜藏庋。然板桥从不借诸人以为名。惟同邑李复堂相友善。复堂起家孝廉,以画事为内廷供奉,康熙朝,名噪京师及江淮湖海,无不望慕叹羡。是时板桥方应童子试,无所知名。后二十年,以诗词文字与之比并齐声。索画者,必曰复堂;索诗字文者,必曰板桥。

《板桥自叙》中提及的“同邑李复堂”,即扬州府兴化人李。上面说过,李于康熙五十年中举。于康熙五十二年在热河行宫给康熙皇帝献诗。由于李工笔画造诣颇深,于康熙五十三年应召为内廷供奉,受命从蒋廷锡学画花卉。因此通过郑板桥在《板桥自叙》中所写“(李)以画事为内廷供奉……是时板桥方应童子试”的说法,足以证明郑燮应该是在康熙五十三年时年22岁考中秀才的。

是年二月,诗人程羽宸游黄山,作《黄山纪游诗》六十八首。清代沈德潜《清诗别裁集·程之》云:“程之,字羽宸,江南歙县人。著有《练江诗钞》。练江游踪几遍大江南北及楚越东鲁而登眺不倦,尤在黄山。故发而为诗,多登临凭吊之作。”程羽宸后来对郑燮生活多有资助。详见后叙。是年清秋,华喦作《溪山图扇面》。是年九月至十二月,李于热河挹翠山房作《花果册》(十二页)。是年冬,高凤翰作《芭蕉图》。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尤其是自己的初恋情人,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时不时地会于脑海中浮现。当郑燮情窦初开,便对自己当时倾慕的、时常喜欢以男孩子打扮并以胭脂点染额头装饰自己的邻家娇小女孩王一姐,从心底生发出来一种懵懂爱恋。郑燮在与王一姐分别二十年后重逢时,曾作词相赠,透露出他当年对其难以言表的那种爱恋情结。郑燮在《贺新郎·赠王一姐》中写道:

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阿母扶携翁负背,幻作儿郎妆饰,小则小寸心怜惜。放学归来犹未晚,向红楼存问春消息,问我索,画眉笔。廿年湖海长为客,都付与风吹梦杳,雨荒云隔。今日重逢深院里,一种温存犹昔,添多少周旋形迹!回首当年娇小态,但片言微忤容颜赤,只此意,最难得。

当时社会上流行所谓“亲上加亲”,表亲之间的婚姻关系比比皆是。通过郑燮撰写的词作可见,他当时除了对王一姐怀有一段懵懂爱恋外,还对与自己一起学习诗词的表妹,怀有一种难以启齿的暗恋情愫。郑燮在《踏莎行·无题》中写道: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十年幼小娇相护。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得到重重户。

颠倒思量,朦胧劫数,藕丝不断莲心苦。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

尽管郑燮当时暗恋自己的表妹,但终归与表妹有缘无份,失之交臂。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郑燮23岁时,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嫁习俗,迎娶同邑徐氏为妻。徐氏于闺门未嫁之前,曾受其父母教诲,也略通文墨。

是年七月,也就是李入清宫充当内廷供奉次年,以恩师蒋廷锡画法,作绢本著色《石畔秋英图轴》。这一年,意大利画家、天主教耶稣会修士郎世宁(1688—1766)来中国传教,旋入清宫任宫廷画家,成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事绘画创作50多年。

中国传统文人始终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结交天下通人名士,以增长丰富自己的见识,视为一种优良传统。郑燮当然也不例外。他在《板桥自序》中说:

板桥游历山水虽不多,亦不少;读书虽不多,亦不少;结交天下通人名士虽不多,亦不少。初极贫,后亦稍稍富贵;富贵后亦稍稍贫。故其诗文中无所不有。

郑燮在迎娶徐氏为妻之后的这年秋天,为了结交天下通人名士,为自己寻找出路,便北漂至京师,借住在瓮山漱云轩。瓮山,即今北京颐和园内的万寿山。清代吴长元《宸垣识略》云:“瓮山在京城西三十里玉泉之东,西湖(即今之昆明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乾隆十六年赐名万寿山,山前为清漪园。”郑燮于此期间,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这是目前所见郑燮书作流传至今最早的一幅。该幅作品系用蝇头小楷书就,功力非凡。郑燮于其上作跋曰:

乙未九秋,山中寻菊,感黄叶之半零,望孤云而不返,残阳水面,渺渺寒涛,古寺山腰,凄凄晚磬,栖鸦欲定而犹惊,凉月虽升而未倾,偶翻欧《赋》,遂录是篇,讽咏未终,百端交集。村醪数盏,任凉露之侵衣;清梦半床,听山鸡之送晓。聊书所历,有愧前贤。

板桥郑燮写于瓮山之漱云轩。

若按常理来说,郑燮考中秀才之后,理应马上准备参加乡试,争取考取举人才是。然郑燮考中秀才之后,命运实在不济,因其模样寝陋,不见重于时,又为忌者所阻,并没有获得参加乡试的机会。郑燮在《刘柳村册子》中对此写道:

板桥貌寝,既不见重于时,又为忌者所阻,不得入试。愈愤怒,愈迫窘,愈敛厉,愈微细,遂作《渔父》一首,倍其调为双叠,亦自立门户之意也。

郑燮在上面所提及的《渔父·本意》词中写道:

宿雨新晴江气凉,湿烟初破柳丝黄。才上巳,又清明,桃花村店酒瓶香。

漠漠海云微漏日,茫茫春水渐盈塘。波澹荡,燕低昂,小舟丝网晒鱼梁。

也就是说,郑燮在踏上科举初始阶段,便为忌者所阻,不得入试。他在倍感前途渺茫无望、心理极度愤怒迫窘情况下,为了求得心理暂时平衡,开始向往渔父所过的那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郑燮24岁。是年,金农病痁江上。所谓“痁”,就是疟疾。金农取崔国辅“寂寥抱冬心”句,自号“冬心先生”。

是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出生。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自乾隆七年(1742)起,先后为官溧水、江宁、江浦、沭阳县令七年,治绩颇有声望。乾隆十四年(1749),袁枚因仕途不顺,无意吏禄,遂辞官隐居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由此世称“随园先生”。嘉庆二年(1798)去世,享年82岁。葬于南京百步坡。袁枚于审美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创作应该抒写作者性灵及其个性,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主要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以及《随园诗话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郑燮25岁。是年八月十一日,时年43岁的郑燮叔父郑之标生子郑墨,字克己,号五桥。据《昭阳郑氏族谱》记载,郑墨,亦乃文庠,“娶陆氏”,“殁于嘉庆(三年)戊午(1798)”,“寿八十二岁”。郑燮对这个比自己年龄小25岁的堂弟郑墨,关心抚慰、教育培养,可谓无微不至。郑燮在《郑板桥集·家书》中所刊载自己外出读书和为官时所书、被《清史列传·郑燮传》誉为“有光禄《庭诰》《颜氏家训》遗意”的16封家书,都是写给堂弟郑墨的。除此之外,郑燮还有写给郑墨的《与四弟书》《与墨弟书》等家信,以及《署中示舍弟墨》长诗等。通过郑燮写给郑墨的这些家书和长诗,可见郑燮期望堂弟郑墨健康成长的良苦用心,以及对郑墨苦口婆心的关切叮咛。

这一年,蒋廷锡擢升内阁学士。金农于后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陈撰的玉几山房观摩宋画。陈撰(1678—1758),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居钱塘(今杭州)。后以书画游江淮间,流寓扬州。陈撰精收藏,善草书,擅长花鸟画,尤精写梅,间作山水。画作格调清雅超逸,与李齐名,时人将其并称“复堂玉几”。乾隆元年(1736)被荐举博学鸿词科,拒不应试。著有《玉几山房吟卷》《绣铗集》。辑《玉几山房画补录》。

是年九月,后来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华喦,客居京城。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福建上杭人。后寓杭州。擅画人物、山水,尤精花鸟、草虫、走兽,远师马和之,近受陈洪绶、恽寿平及石涛等影响。华喦重视写生,画风清丽,别具一格。工书,亦能诗。著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郑燮26岁。当他在燕京借居逗留寻找门路无果而终返回故乡兴化时,由于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不得不也仿照父亲开设塾馆授徒的做法,先后在自己幼时曾经读书的真州江村,以及兴化竹泓、盐城沙沟等地,开设塾馆授徒四年,以维持生计。柳诒徵《禺余轩存稿序》:“竹泓,故郑克柔授徒之地,文采风流,蝉嫣数百年不替,他邑乡镇弗能逮。”

旧时的私塾先生,无任何功名,地位微贱,时常被人看不起。后来郑燮在其平步青云时所作的诗中,诉说了自己当年作为塾师,傍人门户如同不戴枷锁的囚徒般生活的苦恼。郑燮在《教馆诗》中写道:

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郑燮后来在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27岁时,亦即他在江村设塾的第二年所作《村塾示诸徒》中,再次记述了自己此时仍然以塾师营生的苦恼。其中写道:

飘蓬几载困青毡,忽忽村居又一年;得句喜拈花叶写,看书倦当枕头眠。萧骚易惹穷途恨,放荡深惭学俸钱。欲买扁舟从钓叟,一竿春雨一蓑烟。

郑燮诗中所谓“青毡”,指的是儒生的家传旧物。源自《晋书·王献之传》:“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此处借指儒生穷困生活。

“萧骚”,乃风雨吹洒树木声。罗隐《经耒阳杜工部墓》中有“奠君江畔雨萧骚”句。此处形容萧条冷落之意。

此时在塾馆教书困顿失意的郑燮,复又强化了此前向往渔父所过的那种世外桃源般生活的隐逸思想。俗话说“穷则思变”,郑燮由此开始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对诗书画创作的研究上。郑燮在其所画的《竹》上题记: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是年,高凤翰游崂山绝顶。是年夏日,金农同厉鹗访鲍西冈留宿,又同游若溪。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杭州)人。系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江西词派说首倡者。厉鹗乾隆元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试名落孙山后,再无意科举,终身未仕。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绝妙好词笺》等。是年九月,李作《设色花卉册》于东淘舟次。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郑燮27岁。上面说过,是年,郑燮于江村作《村塾示诸徒》诗,抒发了自己此时作为塾师困顿失意的悲凉感受,希望能够尽快摆脱这种无聊营生,去过自己心中羡慕的那种扁舟钓叟的渔隐生活。是年,李于石城(今南京)旅舍作《杂花卷》。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郑燮28岁。这一年,厉鹗中举,入京。是年仲冬,金农在扬州作《麻姑仙坛记跋》。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郑燮29岁。是年,山东德州人卢见曾中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后任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乾隆三十三年(1768),两淮盐引案发,卢见曾因收受盐商价值万余之古玩,被拘系,病死扬州狱中。著有《雅雨堂诗文集》等,刻有《雅雨堂丛书》。纪晓岚长女嫁卢见曾之孙卢荫文。盐引案发,乾隆皇帝旨派大学士刘统勋、吏部尚书托恩多查得纪昀因漏言获罪,遣戍乌鲁木齐。

周积寅在《郑板桥》附录一《郑板桥年表》中,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条下记:“卢见曾中进士(据《雅雨堂诗文遗集》)”,然却又在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条下记:“卢见曾中进士(据《进士题名碑录》)”。周积寅以上两种说法,显然自相矛盾。窃以为,当以《进士题名碑录》所记为是。

是年,厉鹗南归,《南宋院画录》成书。是年,高凤翰游瑯琊,并于初夏作《荷花芦苇图轴》。后来郑燮于高凤翰这幅画上题记:

辛丑初夏,南村居士写意。

济南城外百池塘,荇叶荷花菱藕香。更有苇竿堪作钓,画工点染入沧浪。

苇花秋水逼秋清,画舫江南旧日情。最是采莲诸女伴,髯高风郑笑呼名。

观故人高西园画,故感赋二首。板桥郑燮。

周积寅《郑板桥年谱》将高凤翰作于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的此幅《荷花芦苇图轴》,误记为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作,并将郑燮题记中所写的“济南城外百池塘”误作“济南城外有池塘”。

郑燮题高凤翰作《荷花芦苇图轴》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郑燮30岁。是年正月,朝廷举行千叟宴。

是年,郑燮父亲郑之本病殁。父亲的病逝,使得郑燮顿觉郑家顶梁柱顷刻崩塌,悲痛欲绝。

据《昭阳郑氏族谱》记载,郑氏先祖的茔地共有卧钟地、钱家垛、刹院寺、苏顾庄等四处。郑燮将父亲郑之本葬于刹院寺祖坟茔地。郑燮后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中写道:

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得风水力,成进士,作宦数年无恙。

将父亲安葬之后的郑燮,由于家中时常无钱买米,灶下绝薪,无颜面妻;又频遭债主催债逼门,读书不得。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郑燮不得不靠出卖父亲遗留下来的经典书籍,还债度日。此时的他深愧自己于而立之年,谋事十事九事殆,学书学剑皆不成,落拓江海无一营。由此郑燮也认真回顾了自己三十年来的困顿生活经历,并将对父亲、母亲、继母、叔父、陆震师的思念,一一付诸笔端,撰成《七歌》,其凄怆心境,悲切词语,跃然纸上。

郑燮在《七歌》第一首中写道:

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年少,终日击鼓吹竽笙。今年父殁遗书卖,剩卷残编看不快。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呜呼!一歌兮歌逼侧,皇遽读书读不得!

郑燮此处所谓“学书学剑皆不成”,源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郑燮在《七歌》第五首中写道:

几年落拓向江海,谋事十事九事殆。长啸一声沽酒楼,背人独自问真宰。枯蓬吹断久无根,乡心未尽思田园。千里还家到反怯,入门忸怩妻无言。呜呼!五歌兮头发竖,丈夫意气闺房沮。

此时郑燮与徐氏已经育有二女一子。仅仅依靠自己开设塾馆授徒的俸钱养家糊口,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家中床上破被烂褥不敌寒冷;孩子们因缺吃少穿冻馁啼哭;自己为此上火生气欲以鞭打教训,但又因舍不得而手软;孩子们早上起床后吵着要买饼吃,自己无钱去买只能以好言诱哄其躺在床上多睡一会儿。郑燮叹息自己因无能对不住孩子而深感惭愧自责。他甚至想到不如“眼不见,心不烦”,以逃避的方式摆脱烦恼。

郑燮在《七歌》第六首中写道:

我生二女复一儿,寒无絮络饥无糜,啼号触怒事鞭朴,心怜手软翻成悲。萧萧夜雨盈阶戺,空床破帐寒秋水。清晨那得饼饵持,诱以贪眠罢早起。呜呼!眼前儿女兮休呼爷,六歌未阕思离家。

由于郑燮《七歌》中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七首,前面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康熙六十一年壬申(1722)十一月,康熙皇帝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驾崩。皇四子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继位。

是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郑燮读范质诗。范质,字文素,宗城人。后唐进士,知制诰。后周时累知枢密院。北宋太祖加侍中,封鲁国公。质性卞急,好面折人,以廉介自持。所得禄赐,多给孤遗。有集及《五代通录》《邕管记》流传。

郑燮在读范质诗时,想到范质身为位高权重的宰相,在从子杲向自己求奏迁秩时,也予以拒绝,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诗规劝之。郑燮读诗至此,对范质顾全君臣大义、忠贞亮节的行为,不禁肃然起敬,慨然叹息。由此书《小楷范质诗》并《跋》:

范鲁公质为宰相,从子杲尝求奏迁秩,质作诗晓之。康熙六十一年岁在壬寅嘉平月廿有七日,读小学至此,不觉慨然叹息,想见质之为人,至于君臣大义、忠贞亮节姑置勿论矣。  睢园郑燮书。

郑燮在而立之年仍然一事无成,仅仅依靠塾馆教书又生活困顿很难养活老婆孩子,他毅然做出改变自己职业生涯的决定,转而到扬州充当画师,靠售卖自己所作的书画作品来谋生。

郑燮书《小楷范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