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陶谦的阴谋

“县尊大人,不知那几个陶刺史的人,如何处置?”

聂贯和曹民在聊过往的时候,有人过来请示聂贯。陶谦的征粮官和他的几个手下,被曹民制服之后没有杀死,而是绑了起来丢在县衙的大牢里。

过来请示的人虽然问的是县尊,但眼睛看的却是曹民,因为县尊是假的县尊,曹民是真的朝廷命官,所以要说处置权,当然是曹民才算真的有。

最好就是杀了。

等陶谦问起的时候,全部都推到羽林郎身上去。

他们心想,这样县城跟此事就毫无关系,又可以继续维持他们的幸福生活了。

曹民和聂贯当然都不是蠢人,知道他们的想法,但如何处置这个征粮官确实是个问题。

杀,很简单,但后续的麻烦肯定不断。

两人一并来到县衙大牢。

那个征粮官看到他们的时候立刻大喊:“你们快放了我!不然刺史大人不会放过你们的!”

曹民转向聂贯,轻笑着说:“还是杀了吧,这人根本看不清形势。”

聂贯沉默着点头。

这一幕当着征粮官的面发生,让他浑身一阵颤抖。

这几个人,是真的敢杀。

看到曹民狞笑着走近,他赶紧说道:“我不是来征粮的,是刺史大人派我来传信的。”

“传信?传什么信?”曹民问道。

但是当聂贯听到他是陶谦来传信的之后,脸色大变。

“我的信在衣兜里,你们可以自己看。”征粮官的手是被反绑着的,他没有办法取信。

曹民上去搜了一下,把信拿出,交给聂贯。

而聂贯并没有看信,上去一刀捅入了那个征粮官的肚子,拧动了一下刀把。

征粮官死了。

曹民还在等待,等聂贯给他一个解释。

“在几个月前,我在县城外见到几个人,我就跟了上去,结果他们是陶谦的人。”

聂贯开始说他和陶谦的关系。

陶谦早就发现了这个富庶的城镇,但是却没有对他们提出要求,而是让他们自由发展。再后来过了一个月,陶谦就派人给他送过一个口信,说下邳国有个叫阙宣的已经谋反,而他们打的是下邳国的旗号,所以,他们已经被定性为反贼,但陶谦知道他们不是,所以,只要他帮陶谦做一件事,他们可以继续留在这里生活。

“你知道吗?我来这里之前,先去的下邳国,那边,一切风平浪静,没有谋反,也没有所谓的阙宣。而根据我的情报,我们才找到了这边。有人告诉我们,阙宣其实就在东海郡,只要找到一个老猎人就能找到阙宣。”曹民也告知了他所知道的情况。

两人都已经猜到了结果。

陶谦在运作一切。

他发现聂贯这一行人之后,就先稳住了他们,然后散布消息,谎称下邳国阙宣自称天子,他要带兵剿灭,但其实根本就没有阙宣这个人。然后,他又通过把消息透露给郭嘉,让曹操这边能够有机会找到这边。

然而,他究竟为何有恃无恐呢?

曹民有些紧张起来,他问聂贯:“他要你做什么?是不是去泰山郡?”

历史上,阙宣去了泰山郡劫掠,由于他的劫掠占领了道路,导致从徐州琅琊去往兖州的路上的曹嵩一行改道,加之泰山郡太守应劭无力派遣兵力迎接保护曹嵩,最终,改道后的曹嵩被阴平守将张闿见财起意,遭遇杀身之祸。

随后,就是曹操大举出兵,为父报仇屠杀徐州的事件。三国志中记载: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后汉书中记录,曹操在徐州大屠杀惨案中,杀了百姓共计数十万,甚至连鸡犬都不曾留下,徐州的泗水也因为尸体堆积的太多,都无法流动了。

身为一个穿越者,曹民自然不想屠杀徐州这件事情的发生,他想要保下曹嵩,他就要找到阙宣,如果能提前干掉阙宣,那曹嵩就不用改道,泰山郡太守应劭也能派兵接应曹嵩,屠城徐州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你自己看吧。”聂贯把信重新递还给曹民。

曹民打开信,看完之后感觉自己的猜测又对了一分。

信上,陶谦以这些百姓能继续安居乐业为交换,要求聂贯去泰山郡。

“呵呵,呵呵呵呵!所以,你就是阙宣。不,你现在不必是阙宣,只要到最后,你是阙宣就可以了。”曹民为自己的愚蠢发出一阵冷笑。

阙宣并不存在,但下邳国泗水县存在,也就是聂贯他们所立的这个县城。无论聂贯去不去泰山郡,现在,在泰山郡那边应该已经就有一群人,打着下邳阙宣的旗号,开始了牵制应劭的行为。

阙宣牵制,张闿劫杀。

一切,都是陶谦的阴谋!

阙宣是否存在,不重要,甚至,张闿也是一样。

公孙瓒、袁术、陶谦这个联盟,在正面战场上难以取得优势,就开始在其他方面想办法。

陶谦这个家伙,居然阴狠毒辣到如此地步!

“现在必须去泰山郡,阻止陶谦!”曹民做出决定。

这时,县衙外传来一阵嘈杂,随后就是郭嘉带头,刀子三娘他们持刀逼退其他人,大步走进了县衙大牢。

郭嘉看到曹民就喊道:“晋鹏,事情有变,我们必须去泰山郡了!”

几个时辰之前,小屋内,冲着三娘大喊的庄德被暴起的刀子敲翻绑起。

接着就是郭嘉的一阵循循善诱。

虽然没有曹民那么多的信息,但是从庄德嘴里知道的,结合他现有已知的,郭嘉很快就推断出了陶谦的目的。毕竟作为曹军祭酒,他郭嘉对盘踞在兖州周边的势力都是做过一番分析考究的。陶谦的行为习惯,自然难以逃出郭嘉的分析。

人齐了,曹民和郭嘉他们就在县衙大牢里商议下一步。

“想要保住曹公,我们最好兵分几路,一路去泰山郡太守应劭那边搬救兵,一路去想办法牵制阙宣的部队,还有一路,去阴平,找到真正的张闿。”

如果陶谦假扮的阙宣部队为的是牵制应劭,那么,应劭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派遣部队去接应曹嵩,这样才能打乱对方的部署。但是为了有效达成接应,陶谦的部队也应该被牵制住。而寻找真正的张闿,届时对方有意打劫,就直接杀了,若根本无意,则可带着公之于众,也打乱陶谦部署。

这时,在大牢里的一角,一个声音传出:“在下……在下……张闿。”

此时,徐州刺史陶谦府上,一个老人半躺于床,摇着蒲扇,看着窗外的风云变幻,脸上露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