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天赋
- 领主:种田从炼金术开始
- 机械之忍忍
- 2211字
- 2023-11-28 14:54:04
圆月隐没,旭日再次东升。
六十多位预备役的炮兵,夜晚没有回家,而是在城堡空地的水泥房度过了温暖的一夜。
“女神在上,我甚至不想回家了。”
在起床后,有人发自内心的感叹。
小镇的泥土房并不保暖,时不时还会有冷风吹入,将房门撞得哐哐作响,很难睡个好觉。
城堡建造的水泥房却没有这种烦恼。
空旷的房间里,布置着许多木床,其中设有一个巨大的壁炉。
一整个夜晚,热气源源不断。
温暖如春,根本不用担心睡不好觉。
这导致六十多人,一睁眼一闭眼,直接睡到了天亮。
用过早餐后,他们见到了火炮。
“这就是火炮!”
泛着沉重金属光泽的火炮,在旭日的照耀下,有种特殊的机械美感。
有了昨天的理论知识做铺垫,炮兵们对照实物,各个部件清晰明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很快,在奥伯恩的指挥下,六十多人分成十一组,每组五人,直接开始了训练。
由于暂时只有一门火炮,因此,每组都是排队训练。
待到后面,火炮制造速度会快很多,因为最麻烦的模具已经炼制成功。
但炮架等物品,还是要花费一些功夫。
每门火炮都需要五人带待命。
这是因为火炮从行进状态转换为预备射击状态,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操作。
停车,拔出销子,拉起挂扣,移动炮架,推至射击点,落下支撑。
这些操作几乎需要同时进行。
在落位完毕后,还需要填充弹药,预备射击。
这部分与火枪极为相似,只不过清理炮膛需要用两根刷子轮流清理一次,火药也是包装好的,直接装入炮口即可。
总的来说,步骤相对繁琐。
但威力,也是实打实的大。
诺大的空地上,迎着朝阳,实习炮兵们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操炮训练。
城堡中,玛丽在享用完美味的早餐后,在贝尔丁的陪同下,坐着马车,前往高山小镇。
“不得不说,索妮娅的厨艺一如既往的优秀。”
马车上,玛丽看着车外不断消失又出现的斑驳树影,感叹道,“或许我当初不应该让她来到高山小镇。”
“托您的福,我也能吃到美味的食物。”
贝尔丁在一旁恭维道。
“贝尔丁,你是一位合格的政务官。”
玛丽笑了笑,“来到高山小镇后,你的变化也很大。”
“多亏了格伦领主的信任,让我放手施为,没有后顾之忧。”
贝尔丁语气十分真诚,“每一次的交易,领主大人从不过问细节,对于这种信任,我只能努力工作。”
“……”
在两人的闲谈中,马夫操纵着马车疾驰,很快便看到了高山镇的路标牌。
“两位大人,需要进去吗?”
“不,不用了。”
没等贝尔丁开口,玛丽便出声回道。
只见她拉开马车的车帘,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的一幕。
原本印象中的破旧小山镇,不知何时已经焕然一新!
她在起始之月(一月)陪同伯爵家的长孙来到这处贫瘠的土地。
现在接近暮春之月(四月),短短三个月不到的功夫,面前的小镇已经完全变了个样!
原本铺着厚重黑泥的狭窄,腥臭的小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干净整洁,平整的……
“水泥路。”
贝尔丁在一旁解释道,“玛丽女士,这是用水泥铺成的路,所以称为水泥路。”
“水泥路……”
看着面前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玛丽犹有点不可置信。
她忍不住对比起了奥维尔城的街道。
很快,答案出现,奥维尔城完败。
不论是卫生,还是单纯的外观。
“根据领主大人所说,相较于以前的泥土路,水泥路可任由雨水冲刷,下雨天不用惧怕泥水溅射,承重方面,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容易出现损坏……”
“至于卫生问题,领主大人明文禁止镇民们乱倒粪便,统一由民兵回收,违者重罚。”
“所以,最近的小镇干净了许多。”
贝尔丁在一旁缓缓的解释。
玛丽没有说话,默默听着。
心中却不由出现了些许的羡慕。
看看,就是天赋的强大之处。
水泥,又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蒸汽船,水泥,以及刚出来时在城堡空地上看到的漆黑金属事物,一件又一件……
格伦,不愧为罗斯福一系的血脉。
虽然样貌不显,黑发黑眸,随了母亲,但父亲血脉总归还是占了一席之地。
毕竟是罗斯福的儿子,罗艾琳的……孙子?
至于回收粪便……
魔法在上,玛丽从未有贵族这么做过。
这就是思维开阔的好处吗?
但效果显而易见,相比之前的肮脏小镇,现在自己做看到的,简直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美丽小镇。
如果低矮,破旧的泥土房能更少一些就好了。
虽然她已经看到有些泥土屋正在拆除新建。
“这些都是民兵们的房子,他们在见识到了水泥的神奇之处,都选择推到重建。”
顺着她的眼神,贝尔丁在一旁解释道,
“民兵们每月都至少能拿到三银币的报酬,在领主大人的建议下,除了必要的吃喝外,手中的余钱都用来了购买水泥和雇佣石匠工人,这也是为了民兵们的身体着想,虽然春天即将来临,但一间防风防水的水泥屋不可或缺。因为这个原因,最近小镇的石匠学徒都多了不少。”
“原来如此。”
玛丽点点头,一步踏出,率先走上了坚固平整的水泥路。
顺着水泥路一直向前,偶尔还能看到路边有各色鲜花存在。
两边低矮的泥土屋内,偶尔也会有目光投射而来,在看到两人的穿着后,皆是立马收回了目光,生怕有所不敬。
“变化真大!”
玛丽不由感叹道。
她说的不单是外部的环境,还有镇民们的变化。
上一次,这些看向她的目光中有着惧怕,羡慕,躲闪,死板,却唯独没有希望。
可现在,她在这些眼神中看到了希望之光。
那是一种灵动的光芒。
不复以前的死气沉沉,而是对生活有了期盼和目标。
比如。
“妈妈,木桶快满了!我们可以去换铜币了!”
一间开着门的低矮泥屋中,一位身材瘦小的男孩像是发现了宝藏般,欣喜道。
“不行,木桶还没有满,只有满了,才可以换!”
母亲正在洗着衣物,闻言无奈道。
“不用完全满!”
小男孩努力反驳,“希比亚叔叔说了,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这是伟大的格伦领主的命令!”
“对于领地的人民,我们要宽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小男孩粗着声音,努力模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