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顿与反思:黄一鸣纪实摄影论
- 黄一鸣
- 4470字
- 2023-08-23 18:35:08
纪实摄影的主题和非主题
现在一提起纪实摄影人们往往就认为题材都是传统的,手法是老套的,内容是陈旧的,大部分表现土老破旧,而且和当代艺术及观念摄影隔得很远。其实不然,这是对纪实摄影的一种误解。从目前纪实摄影的趋势看,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一些形成专题系列的纪实摄影作品,而且它们都有主题和非主题之分。
我认为,主题和非主题性纪实摄影作品要以题材而定,我的大部分纪实摄影专题都是有强烈的主题性,有些是有意识的,但有一些是潜意识的,这取决于你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科学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文化素养高、知识渊博的摄影师,会更有把握创作出有深度、耐人寻味、经得起历史和时间考验的经典纪实摄影作品。比如巴西著名纪实摄影家萨尔加多,他完成的《劳动者》《移民》《创世纪》等,这些宏大的纪实摄影专题都是我们说的主题性摄影作品。还包括美国的纪实摄影家尤金·史密斯等。我在海南拍摄的最大的一个摄影主题就是《海南故事》,很多专题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但有些摄影专题则是非主题纪实摄影。
一直以来,纪实摄影在中国摄影界就有聊不完的话题。有时候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我认为纪实摄影是有它严格的定义的。定义搞准了就能引导你获得理想的纪实摄影佳作。
常常有摄影师拿着他的照片问我这是不是纪实摄影?我肯定地说:是,这也是纪实摄影。中国纪实摄影的潮流滚滚向前,热爱并从事纪实摄影的摄影师越来越多,势不可挡,这也是中国特色。但什么才是真正被认可的好的纪实摄影作品呢?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研究,也需要我们谦虚学习。学习那些成功的纪实摄影大师们的经验和拍摄方法。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纪实摄影是需要“传、帮、带”的,没有好的摄影老师,你要走一段很漫长的拍摄道路,甚至可能会走入误区。当然,除非你是一位悟性很高的摄影者。不然,会耗费你生命长河中的不少时间和金钱。
摄影评论家鲍昆曾在《纪实摄影的本质是人文关怀精神》说,最早使用“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这个概念是在1926年,由英国人约翰·格里森用在电影领域的术语,很快被导入摄影界。在《世界摄影史》中又非常认真地重新进行深度的梳理,把Documentary Photography前面加上Social,所以这个词汇严格的汉译是“社会纪实摄影”。“纪实摄影”这个词汇最早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我理解现今的纪实摄影,广义地说每张照片都具有记录性质,只要不是弄虚作假的,可以作为某一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个实证资料。纪实摄影的第二层含义(狭义的纪实摄影)首先在本质上是人文关怀,它有影响社会的作用,因而也称为社会纪实摄影。社会纪实摄影是要记录当下某种社会状态,进而影响社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作为纪录资料的新闻摄影有所不同,新闻摄影是在记录某些事件,而不是反映正在进行中的社会动态。但这不是说社会纪实摄影者不应被社会特殊事件所吸引,而是要求他把拍摄焦点放在该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或者放在反映人们生活处境上。
纪实摄影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文关怀,能够在质朴的图像中体现出深刻的内涵和非同一般的意义。纪实摄影在一个具有历史性的瞬间里,凝结了人类对大自然及人的生命最为深刻的感受。在每一幅成功的纪实摄影作品里,往往蕴含着许多相互关联的内容,或者折射出某些人生的哲理;或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抨击和讽喻;或是从富有生活幽默的瞬间中反映出人生的真谛;或是为社会的各个层面(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提出问题;再或是具有远见性地记录下不断变迁的人类生存环境。一句话,好的纪实摄影作品要耐人寻味,要富有哲理。
在这许许多多相关联的纪实摄影创作中,它们汇聚成了两股洪流,那就是主题纪实摄影和非主题纪实摄影。
一、主题纪实摄影
主题纪实摄影是指创作者在头脑思维中首先有一个明确的创作主题,然后围绕这个创作主题进行系列摄影采集拍摄,最后形成的专题系列纪实摄影作品。比如前面提到的著名摄影家萨尔加多的三部曲,我早年创作的《海南“慰安妇”》《海南“半拉子”工程》,以及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广西摄影家蒋建雄的《尧告村》,内蒙古摄影家闫淑珍的《净土——帕米尔》等。
1.主题纪实摄影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摄影创作主题。这是和其他纪录摄影最大的区别,也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拍摄的主体却必须是客观的)。有了明确的主题,才会驱使作者有更加强烈的目的去选择性地拍摄。这种创作拍摄受地域、环境、人为的影响比较明显,也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有紧密联系的。我们知道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知识层次的深浅,对现实社会的了解认识不一,以及对摄影知识了解掌握的熟悉程度不一样,摄影师对主题的诠释也是完全不同的。
2.这个创作主题要形成系列,作品和作品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图片故事。我们在这里说的主题和非主题纪实摄影,是一个系列性的,不是那种单打独斗的单张摄影作品,那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主题纪实摄影形成系列和专题,才能完整地陈述一个图片故事,才能把作者的思想表达清楚。因此,纪实摄影是看得见的思想。就像一部连贯性的主题音乐,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声音,更不是一个音符。
3.主题纪实摄影虽然有主观的创作观念,但一切都来源于客观世界,记录讲述身边的人和故事,用丰富翔实的内容诠释作者表达的主题。要表现真实的世界,讲述那些感人的故事,光有主观意念不行。作者要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用平实专业的手法,表现那些从宏观到微观的不易被普通人发现的题材。
4.主题纪实摄影并不等于导演安排被摄对象,禁止任何导演和摆布的行为(环境肖像摄影除外)。主题纪实摄影的代表人物尤金·史密斯说,你要把自己隐藏在墙壁里拍摄。他的代表作《乡村医生》《助产士》《西班牙村落》《三K党》《无菌生活研究》等,都是极其典型的主题纪实摄影作品。而且这些纪实性作品真实、自然、生动,都是在现场环境中抓拍所得,没有任何干涉被摄对象的痕迹。历史上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主题纪实摄影作品,大部分都得益于巧妙的抓拍。
二、非主体纪实摄影
非主题纪实摄影是摄影者在创作的初始阶段,或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摄影主题(有时候跟着自己的感觉走),随着长时间的拍摄积累,慢慢明确一个创作的目标进而完成一部作品的最后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法国著名纪实摄影家布勒松的摄影作品,法国摄影家维利·罗尼眼中的巴黎,美国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林永惠的《东北人》,贺肖华的作品《启示》《它界》,火炎新纪实摄影作品《新桂林山水》,我本人的纪实摄影作品《海南先住民》《海南纪事》《闯海人》等。
1.漫无目的的街拍是最有效的非主题纪实摄影创作。当下在纪实摄影的人群里,街拍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街拍”这个名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没有探究,但早期的纪实摄影家们确实都经常喜欢在街上拍摄,而且创作出了很多成功的纪实摄影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当然还是法国的摄影家布勒松、杜瓦诺、维利·罗尼,包括王文澜早期拍摄的北京街头和自行车王国等(王氏四兄弟早年的《广场漫步》就是我认真研习的经典纪实摄影作品)。我手头留存的海南建省之初的纪实摄影作品许多也是从街拍中得来的。早年这些纪实摄影作品都是非主题性的,可能你会关注街上的情侣,也可能你会关注街上的饮食男女;关注在街边或者小巷里打牌的人;布勒松在北京的胡同里就拍到了一些清末时期的太监。这些相当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到了后期可能会组成一个主题,这就是随着时间和拍摄积累的增加形成的专题。
2.长时间地记录一个(群)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成长发展变化也是非主题摄影的重要内容。当然这样一个庞大而且时间长久的记录项目是有交叉关系的。这可能是一个非主题纪实摄影项目,也有可能在潜意识里是一个主题纪实摄影工程。这要看项目最后的结果而定。德国著名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拍摄的德国人肖像,最后形成的摄影专题《21世纪的人们》,广东纪实摄影家李伟坤的《原乡人》等,就是由非主题纪实摄影形成的项目。有些项目是在拍摄过程中明确主题关系的。比如我完成的《海南先住民》《海南故事》。我理解作家在创作长篇小说的过程中,也有这样一个过程。大家熟悉的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写的《廊桥遗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岛在湾流中》《渡河入林》《危险的夏天》等,也为我们的非主题纪实摄影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跨界样本。当然其中有些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反映的生活是真实的。纪实摄影家需要的也是这样一种深入生活接地气的体验和扎实的功底。海明威写《危险的夏天》,本来是《生活》杂志社的编辑要他写一篇1万字以内的西班牙斗牛故事,但是他为此写了14.3万字的长篇小说。著名的纪实摄影家尤金·史密斯创作的《匹兹堡》,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本来是《生活》杂志委托他拍摄的一个工业专题项目,而他却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拍成了一本画册(我研究发现有些长篇小说一开始也是没有特别明确主题创作的。到了最后完成,才明确了一个主题,然后才取了一个合适书名)。
美国摄影家埃里克·索斯(Alec Soth)说:“一般来说,当我有了一些拍摄的好点子,我会逐步去完善他们,在这过程中,这些想法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转变,就拿《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眠于密西西比)来说,拍出第一张照片时,整个拍摄计划有一个和现在完全不同的名字,甚至和密西西比河没有任何关系。另外埃里克·索斯最新出版的《Songbook》(歌本),原先只是《小棕蘑菇快报》的一个派遣任务而已。所以在有了一些拍摄点子之后,让这些好点子自然生长是至关主要的。”
3.非主题纪实摄影被当代艺术和观念艺术所运用,创作出一系列形式新颖,构思巧妙,手法多样的新纪实摄影作品。第五届徐肖冰杯纪实摄影大赛的主题是“在路上”,但我相信很多作者在作品投稿之前的主题并不一定恰巧就是这个,而是在再创作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且从来稿看,有不少专题偏观念、偏当代,也是大家俗称的新纪实的摄影作品,这也就是非主题纪实摄影。当然现在也看到了国内外许多当代和观念的摄影作品都采用了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进行呈现,而且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值得欣慰的,也是值得我们纪实摄影人相互学习和跨界创作思考的范例。
4.追寻那游丝一般的灵感。非纪实摄影创作的灵感是捉摸不定的,我们会在长期的拍摄学习过程中获得。创作需要获得灵感:文学写作是这样,摄影创作也是这样;美术创作是这样,音乐创作也是这样;艺术摄影创作是这样,纪实摄影创作也是这样。非主题纪实摄影的创作灵感(也包括主题纪实摄影),可以来自于许多方面,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触类旁通的其他文化艺术(文学、美术、音乐、电影、哲学、历史、宗教等),都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进而形成主题。
当然我认为在纪实摄影创作的过程中,主题纪实摄影和非主题纪实摄影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或者是某一个主题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或者是一分为二、一分为三,形成了多个主题。在几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一些例子。比如我有几个主题纪实摄影作品,在2018年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把它们拆散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个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题纪实摄影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