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寇乱再起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何其喜
- 2187字
- 2023-10-14 19:10:48
兵不刃血解决了两国的边界问题之后,尚之信没有急着赶回来。
而是差不多在蒙古待了半年左右才返回北京。
这半年的时间他可不是每天唱歌跳舞,喝酒吃肉。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尚之信是一个做事有着长远打算的人。
这半年他不曾歇息一天,几乎每日都带着他的人巡视边界。
把大明和罗刹国的详细分界线用文字记录下来,还立了很多界碑。
做完了这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之后,尚之信还把带来的五万人留了两万人在蒙古防卫边界。
等他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洪兴七年(1668年)十月份了。
这次迎接他的不是洪兴皇帝,而是太子朱慈煊。
是的,太子又一次监国了。
那皇上呢?
这次洪兴皇帝没有等到尚之信回来报喜。
因为有人看到大明日子这么好过,天天大鱼大肉,又开始来“零元购”了!
东南地区,寇乱再起。
洪兴皇帝带着耿精忠前去平定东南寇乱了。
这个“寇”,自然指的就是“倭寇”。
提到倭寇,就像我们后世提到“小鬼子”一样,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同一种人!
——日本。
为什么要说“又”呢?
因为这群小鬼子一直都不安分,整个明朝两百多年他们几乎就没消停过。
也是,地方小,国家混乱不堪,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得不到保障。
这些吃不饱的人看到隔壁邻居家阳台上天天挂着腊肉干,饿得两眼发绿的时候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回家吃了再说。
一来二去,发现这邻居反应不大,于是就开始得寸进尺,进屋翻东西了。
明朝早起的倭寇确确实实是从日本过来的日本人,血统很正。
但那时候老朱忙于收拾北元势力,对于沿海倭寇的侵扰,根本不能投入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沿海倭寇问题。
更多的是依赖外交甚至是祭神等扯淡的手段来预防。
强烈谴责日本人的海盗行为(纵民为盗,贼害邻邦);
督促日本政府管好自家的人(君臣非道,将必殃乎);
让他们不要过来大明搞零元购,洁身自好,勿谓言之不预也云云(故兹诏谕,想宜知悉)。
这外交手段大家很熟悉。
祭神那就更不用说了。
上天保佑我大明,让天神下凡灭了这些穷凶极恶的倭人等等。
离谱!
这些外交辞令不但没有遏制住沿海的倭乱,反而还让他们变本加厉。
此后建文、永乐两朝虽然搞了一些防御措施,有得有失,但基本上掉皮不掉肉。
这些措施根本就没有对倭患造成多大的影响。
明朝的态度扭扭捏捏,甚至还出台了海禁政策,以为不出海就能解决倭寇袭扰的问题。
这就是典型的我没看的东西,就代表它就不存在。
自欺欺人!
此后倭寇之乱愈演愈烈,到了嘉靖一朝,倭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明的领土安全。
这些倭寇胆大包天,抢完之后不着急走,而是在附近住下来。
建立据点,常年盘踞,干起来长期抢劫的“买卖”。
想来就来,抢完回去花天酒地,钱花完了再来抢,而且规模巨大,有时有上万人。
东南沿海几乎都被他们洗劫了一遍,有时甚至抢到山东一带。
完全就是随心所欲。
当然,这时期的倭寇血统就没那么纯正,水分有点多,因为里面不但有倭人,还有一些被逼无奈下海的明人。
这时候的大明内部已经矛盾重重。
朝廷昏暗,赋役繁重,各级官吏横征暴敛,沿海贫民实在活不下去了,纷纷逃离土地,下海为盗。
整个东南沿海乱成一团。
火烧眉毛之际,道长终于不再躲着炼丹,下令大力剿灭倭寇。
于是,那两个男人出现了!
一个叫俞大猷(yóu),另一个是与俞大猷并称“俞龙戚虎”的戚继光。
他俩都是大明著名的抗倭将领,民族英雄。
他们的出现,让黑暗的大明出现了短暂的光明,也让侵扰大明上百年的倭寇几乎销声匿迹。
他们一个有“戚家军”,一个有“余家军”。
这两支军队成为了倭寇闻风丧胆的存在。
戚继光还贴心地为倭寇们发明了戚家刀、狼铣、虎蹲炮等非常实用的武器。
再配合他的鸳鸯阵,死死拿捏了倭寇,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俞大猷也不甘示弱。
他队伍里有一支会些拳脚的少林僧兵。
这些少林和尚看到倭患日益严重,就下山来帮助俞大猷普度众生。
他们人数不多,往往几十人一组,但由于棍法精妙,他们手下超度的小鬼子可不少。
这些少林僧兵沉痛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成为了抗击倭寇的中坚力量。
在戚继光和俞大猷这两个“帝国双星”的疯狂剿灭之下,倭寇基本被他俩粉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平定了倭患之后,北方又再起战事。
此后,大明这辆失控的马车朝着悬崖一路狂奔,最终摔了个粉身碎骨。
剩下的这二十余年,前清和大明征伐不止,倭寇死灰复燃,趁虚而入。
洪兴平定天下之后,虽然偶尔有几股倭寇在沿海一带小打小闹,但无伤大雅。
可没想到近几年,这些小鬼子竟然又开始打起了大明的主意。
经常坐船上岸抢掠一番后又迅速逃到海上,搞得沿海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
再加上郑成功近几年忙着在海上做生意,也就忽略这些小鬼子。
洪兴七年六月(1668年),朝鲜派遣使者过来向大明控诉了小鬼子的暴行。
原来这些小鬼子早就一直骚扰朝鲜,但规模不大,朝鲜咬咬牙,还是能抗住几波。
但近些年小鬼子日益猖獗,朝鲜力不从心,只得派人来大明求救。
洪兴得知后火冒三丈。
他妈的,早就想收拾你们了,可苦于没有理由。
这回你们主动送上门来,那我就不客气了。
洪兴派人写了一份诏书带去日本,让他们好好管教自己的人,如果你们不管教,那我很乐意效劳。
此时的日本已是德川幕府时代,虽然日本实行了“锁国令”,但也有人过不了苦日子,跑出来干起了老本行。
面对洪兴的警告,日本的态度很冷淡。
他们给大明回了信,大体意思就是那些不是我们日本人,你们爱咋滴咋滴吧!
其实日本说的是实话,德川家族掌管日本之后,对日本出海贸易管得特别严,这些倭寇几乎是自己跑出来的。
但洪兴可不管这些。
人是从你们日本过来的,你们不好好管教,我就要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