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封建王朝周期性兴衰: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 杨德才
- 22字
- 2024-11-04 20:17:37
第2章 封建王朝的制度变迁:演进规律与影响机理
2.1 引言
纵览中国封建时期,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两千多年间,我国各个封建王朝此兴彼亡、此亡彼兴,就像走马灯一样转换,绵延不绝。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兴衰似乎有一个循环的周期性规律,即兴盛―停滞―衰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有的封建朝代,短则数十载,长则数百年,但却没有一个王朝逃出这一历史循环的怪圈。自王朝周期性兴衰这一问题提出以后,便引起了学界持续关注,大量的学者投身于该问题的研究之中,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希望能从中得到有益的经验教训。
就现有研究来看,国外学者大多研究的是一个大国从兴盛走向衰败的问题。比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提出,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引发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地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因为频繁的战争最终拖垮了经济[1]。但是,频繁的战争只是军事政策实施的结果,因而制度才是导致大国衰败的根本原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认为,一个国家开始衰落是由于不断滋生起来的分利集团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分利集团的形成影响了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实施结果,制度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2]。美国经济学家阿夫纳·格雷夫创建了历史的制度比较分析方法,融合了交易成本和博弈规则,强调了文化在制度变迁当中的作用,但是他忽视了集体选择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等提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关键在于产权结构方面的制度变迁才是经济增长与否的源泉[4]。
国内学者则从交易成本、有限理性、文化传统等角度探究封建王朝的兴衰及其周期律问题。张宇燕认为利益集团、有限理性和制度僵化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导致出现制度悖论,即个人理性与制度理性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王朝由盛转衰[5]。宁可认为封建王朝的暴政、重赋税和重刑罚是王朝周期性交替的原因,但他并未解释为何统治者不能吸取教训从而避免王朝覆灭[6]。何瑞文、沈荣华从权力结构角度出发,认为权力结构是否均衡影响制度类型,进而影响经济的兴衰[7]。范世涛通过分析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依存性,揭示了不同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相结合会对国家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8]。
在所有的研究中,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独树一帜,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及其抽丝剥茧式的分析似乎更具有说服力。制度变迁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旨在解释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认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9],所以,制度变迁实际上是权力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本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首先分析封建王朝制度变迁的演进规律,其次探究制度变迁影响王朝兴衰的内在机理,然后再结合汉朝的史实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几点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