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名将后裔聪敏勤学 熟读《春秋》阐释经义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及浙江儒学副提举、行省都事等职。元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前往应天(今江苏南京),投奔朱元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受到器重。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他是明代著名政治家、谋略家。他聪明过人,多谋善断,嫉恶如仇,性情耿直,深得当世和后人敬仰。至今,人们一提到刘伯温,就会想起,他和张子房(张良)、诸葛亮、魏徵等是一样了不起的人物。

刘伯温是怎样的家世、出身呢?这不能不引出一段故事来。

北宋徽宗年间,大名府内黄县[1],年轻的武举岳飞、汤怀、张显、王贵等人,结伴到相州(今河南安阳市)参加院考。内黄县令李春爱惜英才,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岳飞。岳飞赴考前夕,到岳父面前辞行。李春特地修书一封,拜托自己的同年汤阴县令徐仁对岳飞一行多加关照。岳飞新结拜的兄弟牛皋,未曾赶上县考,也要同去应试,李春特别拜托徐仁在都院面前多说些荐举的话。

岳飞等五人骑马来到汤阴,求见县令。徐仁从岳飞手中接过李春的书信看了,又打量岳飞等五位好汉,见个个魁梧伟岸、气宇轩昂,心中好生喜欢,便让他们先找客店住下,次日赴辕门候考。

过了一夜,岳飞等五人骑马到了辕门,来见中军。岳飞说:“学生岳飞等五人,求都院大老爷检阅弓马,相烦中军老爷引见。”

那中军洪先听了,回过头斜睨了他们一眼,问身边的衙役说:“他们可有常例送上吗?”

“不曾送来。”

洪先两眼往上一翻,冷冷地说:“今天大老爷不考弓马。过三日,你们再来吧。”

岳飞只得应着,转身与众兄弟上马回寓。他们正走在路上,徐县令乘轿前来,见了他们五人,忙吩咐住轿。岳飞等翻身下马,侍立路旁。徐县令说:“我正要去见洪中军,托他周全你们的考事,怎么你们这么早就回来了?”

岳飞说:“那中军因我们没送常例,叫我们过了三日再去。”

徐仁生气地说:“他这是胡说!难道给他这中军送礼才能考,不送礼就不能考了?你们随我来。”

徐县令命轿夫起轿,岳飞等五人重新上马,随徐县令进了辕门。徐仁径直走到大堂,拜见刘都院,说:“禀上大人,今有大名府内黄县武生五名,请大人考试弓马。”

刘都院吩咐左右,将岳飞等传进,见五人相貌个个威武雄壮,不由面露喜色。这时,中军洪先走上厅来,来个恶人先告状:“这五人弓马甚是平常,中军已经见过,叫他们回去练习,下科再来。不知怎么,他们又来扰乱大老爷!”

徐仁气愤地揭穿说:“这中军因考生不曾送常例给他,所以如此诳禀。这些武生三年才有一次机会,还望大人成全!”

洪先心里不服,当面撒谎说:“我早上明明见过他们武艺低下,大人若不信,可让他们同我比一比。”

岳飞说:“若大老爷下令,我愿和他比试。”

刘都院稍一沉吟,说:“也罢,你二人就比试武艺给本都院看看。”

二人领命,就在甬道上各自占了一个位置。洪先取过一柄三股托天叉,使了个“饿虎擒羊”式。岳飞也取过沥泉枪,使个“丹凤朝阳”式。洪先傲慢恃强,居心不良,恨不得将岳飞一叉刺死。他举起叉,望着岳飞劈头便刺。岳飞把头一偏,让过叉,心里想:“我和他并无仇恨,何苦害他性命。”这洪先却不通人情,又一叉向岳飞刺来。岳飞把头一低,摇枪而走。洪先以为他败了,抢上一步,照岳飞后背就是一叉。岳飞倏忽转身,用枪一隔,“当啷”一声把洪先的叉掀过一边,趋势掉转枪杆,在洪先背上轻轻一捺,那洪先吃不住劲,“扑”的一声跌倒在地。

厅上观看的人们,禁不住为岳飞喝彩:“好武艺!”

刘都院看得明白,不由大怒,叫过洪先喝道:“似你这等本事、这等德行,也配做中军官吗?”说罢,便叫左右把他赶了出去。

刘都院命徐仁带了岳飞等五位武生,同到箭厅比箭。

先让汤怀等四人射过,成绩皆优;又考岳飞的箭,比前四人更好。刘都院问岳飞:“你是祖居内黄县吗?”

“晚生原是这汤阴县岳家庄人氏,生下三月后就遭遇洪水,家产淹没,母亲抱着晚生在花缸内,随水漂流到大名府内黄县,蒙恩公王明员外搭救,收养我长大,所以住在内黄县。后来,又得先义父周侗先生教我众兄弟武艺。如今,只求大老爷赏一批册,好进京赶考。倘能取得功名,日后也好重返故里。”

“噢,原来如此!本都院即刻差人送信去京,你等可回去好好准备。”

刘都院又对徐仁说:“贵县可回去查一查岳家旧时产业,待本院发银,为他重盖房屋,叫他仍归故里吧。”

岳飞等一起叩头谢恩。

过了不久,岳飞和母亲,连同王贵、汤和、张显、牛皋等人的家长,经过商量,为了孩子们在一起习文练武、成就事业,都随岳飞迁到汤阴县岳家庄来。内黄县县令李春,也把女儿送来,同岳飞成亲。

岳飞等将家眷安置以后,整天习弓练箭,准备到东京(今河南开封)赴考。

他们先到汤阴县拜谢徐县令,接着又到节度衙门,向节度使刘公谢恩。刘都院悄悄对岳飞说:“前些天,我已修书寄给东京留守宗泽大元帅,请他照应你们考试。我怕他公务繁忙,丢在一旁。如今再写一封书信给你带去,亲自送上。”说完,刘都院当场写了信,又命侍从取过白银五十两,一同交给岳飞,说:“这些银两权作路费吧。”

岳飞等再三拜谢,收了书信和银两,往东京进发。

这次进京,是著名爱国英雄岳飞一生的转折点。而支持他走上征途的刘都院不是别人,正是北宋将领宣抚都统、少保刘延庆之子刘光世。刘延庆原居住在陕西延安,后来官至镇海军节度使,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防守京城,被入侵的金人杀害。刘光世随高宗南渡,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全家迁到临安(今杭州)。

刘光世的儿子尧仁由临安迁居浙江丽水县竹州。尧仁的儿子刘集,鉴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侵,战乱频仍,又从丽水迁移到青田县武阳山南麓的武阳村。

在青田县以南百余里的地方,有一座南田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称为南田福地。山上云雾缭绕,苍松翠柏终年长青,再加绿树红花掩映着绿绒似的稻田,确是美丽而神奇的所在。据说,刘集迁来武阳村之前,为了寻找一个既安全又幽静的住所,费了很多时日。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天夜里,他梦见一田清水,水中有一只羊,他不由得跑到田中,双手抓住羊角跳起舞来。可是越举越重,终于醒来。第二天,他到山神庙,求庙祝圆梦,庙祝得知他做梦的由来,便说道:“一田清水,当指青田县;抓住羊角跳舞,也就是舞羊了。你可到青田县查访一番,如有舞羊的地方,也就是你要寻找的安居福地了。”

刘集来到青田县城,没打听到“舞羊”这个地方。他离开县城来到南田山,沿着清明的小溪,走到一处群山环抱、山水秀丽的地方,一打听,此处竟真有个村子叫武阳村。刘集想,“舞羊”与“武阳”谐音,大概就是这里吧。这武阳村太美了,不是世外桃源也属人间仙境。他决定全家迁居到这里。

刘集生子刘濠,曾为南宋翰林掌书。濠生子庭槐,长大时已是元朝,曾做过太学上舍。庭槐子名“爚”字“如晦”,曾任遂昌县教谕(相当于今天的县教育局局长),家中藏书甚丰,娶妻富氏。富氏也出身于书香门第,比刘爚小十几岁。

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富氏夫人为刘家生了一个男孩儿。这孩子生来眉目清秀,声音洪亮。刘爚高兴,望子成龙,为新生儿取名叫“基”,意思是这孩子生来就有根基,以后能够成长为为国家创立基业的人。

后来,这孩子果然有出息,成了大明开国元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刘基字伯温,是民间传说中与诸葛亮并提,比诸葛亮晚生了1130年的著名军师。

刘基有个哥哥叫刘舒,字伯洋,没读多少书,就离家到南田谋生去了。不久,刘基又有了一个弟弟叫刘升,字伯演,与刘基一起结伴读书。刘基聪敏过人,又很勤勉,人们都说他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这一天,刘爚家来了许多文人学士,都夸奖刘基聪慧多才。有位先生想试试刘基,出对说:“文安邦。”

刘爚说:“基儿,你来对。”

小刘基眼珠一转:“武定国。”

刘爚又出一对:“成家立业。”

小刘基马上对:“开天辟地。”

“好!真不愧是诗书传家!”朋友们对着刘爚夸赞不止。

岂不知,一个人的禀赋固然重要,但博览强记更是使人变得聪明的要诀。有一次,母亲让小刘基提着礼物到外祖母家拜年,他竟把自己读的书放在篮子里,却忘了放入腊肉。

武阳村绮丽的山光水色,瀑布喷泉,苍松绿竹,野花野草,陶冶了刘基的胸怀,促进了他才智的增长。

刘基出生时,曾祖父刘濠已经去世两年,但在刘基懂事的时候,曾祖父刘濠和父亲刘爚乐善好施、救人危难的故事,还在乡间盛传。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把中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西域人以及一部分留居中国的欧洲人;第三等汉人,包括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以及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西南各民族人民。元朝统治者把色目人列为第二等,是为了提高回回上层分子的地位,拉拢他们作为蒙古贵族的帮手;把全国的汉人分为汉人和南人,则是为了分化离间,削弱南北人民的团结与反抗。

元初,有些农民再度沦为农奴或奴隶。那些被称为“驱口”或“驱丁”的奴隶们,是主人家的私产,主人可以任意买卖。按照元朝的法律,主人杀死无罪的“驱口”只杖八十七,而良人打死“驱口”则杖一百七十,这和私宰牛马的刑罚差不多。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是流放到北边充军。

那时的土地集中现象非常突出。如杭州的寺院占有佃户五十万家,北方的蒙古贵族,占地四顷以上者极为普通,田亩连阡陌,家财累巨万。元朝灭宋时,许多汉族官僚地主也趁机侵占农民土地,驱役佃户,为所欲为。就在刘基出生以后的武宗时,有一个蒙古大臣竟占田千余顷,每年收租五十万担,平均每亩收五担。这样苛重的剥削,逼得农民走投无路。

一般民户的赋税杂差也很沉重。如在括马[2]时,蒙古人不取,色目人取三分之一,汉人、南人全取。元朝政府还严禁汉人、南人打猎、演武、集会,甚至还禁止夜间点灯。尽管元朝统治机构中也有汉人,那不过是利用汉族文人熟悉统治人民的一些经验,而实权仍掌握在蒙古贵族手中。他们比较信任回回人,常派回回人经商、理财。蒙汉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但在阶级利益上又是一致的。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日益发展。处于最低层的汉人和南人,往往以秘密组织的形式进行反抗。有一年,在距武阳村二百多里的四溪村,有个叫林融的人,扯起恢复南宋的大旗,聚众造反。

元政府立刻派兵镇压,把林融和他的同党全部杀死。这还不算,朝廷又派一名钦差来到青田县,到处清查林融余党,以图斩草除根。而当地的一些豪绅恶霸,趁机诬陷那些对自己不满的百姓。因此,这钦差老爷的黑名单上,竟录下了上万人的名字。他准备回京上报朝廷,尽杀“余党”。

钦差老爷带着土豪劣绅的贿金和黑名单匆匆赶路,刚到武阳村就已天黑,不多时浓云密布,满天飘雪,雪花落地很快又化成了水。山路泥泞、溜滑,钦差一行人困马乏,就在路边找了一户人家住了下来。

钦差大老爷自以为立了大功,志得意满,威风凛凛,吩咐随从到村里去要吃要喝,嘴里还不住地叫嚷着:“要不是这成千上万的逆党造反,怎能害得我大老爷在这大雪天里钻山沟!非要把他们杀光不可!”

这家房主人早就听说朝廷派人到青田县来搜查林融余党,听了钦差老爷的话十分害怕,他不便多说,只是奉承道:“大老爷一路辛苦,小人去给大老爷打些酒来暖暖身子。”

他提了酒壶,走出门,悄悄来到刘濠家里。

刘濠听了这位村民的讲述,心中震惊。他想,林融一伙是被逼无奈,已经死得够冤够惨了,如今官府再妄杀成千上万的“余党”,还不知又要冤枉多少好人、使多少人家破人亡!这些上了名册的人被杀,他们的家属又会怎么样呢?刘濠同报信的村民商量救人的办法,左想右想,苦无良策。当时,刘基的父亲刘爚年方十岁,在旁听得清楚,心里早有了主张,走过去拉住祖父的手,附在他耳旁说:“爷爷,不如这样……”

刘濠听了孙子的话,笑逐颜开,对那位报信的村民说:“你也不用去打酒了,就在我家招待钦差老爷吧!”

刘濠立刻安排酒宴,杀鸡烧肉,尽量准备了一桌丰盛酒席,亲自把钦差请到家里来。钦差大人听那位村民介绍,刘濠是将门之后,青田望族。他一进门,就看见熠熠闪耀的灯烛下热气腾腾,又闻到酒菜飘香,身上顿时暖和起来。刘濠捧出家藏陈年佳酿,殷勤劝饮,为钦差洗尘。那钦差也就乐得享受,一盅一盅灌个没完。不一会儿,他就见灯光摇曳,五光十色,自己的身子摇摇晃晃,如腾云驾雾,嘴里也越说越得意。他拍着刘濠的肩膀说:“你知道吗。这、这四溪有多少逆党?真是不、不得了!”他竖起一只大拇指说:“有、有一万多名!你、你不不信……”他边说边解开行囊,拿出一摞名册,给刘濠看。刘濠随手一翻,不由大惊,果然人数众多,他逢场作戏地恭维道:“大人为朝廷立功,为地方造福!干,干!”

钦差大老爷已是酩酊大醉,灌下去的酒顺着嘴角往外流。刘濠看火候到了,吩咐两个家人架着钦差老爷到后院小楼上睡下,并在那边小心看守。自己赶紧翻开钦差留下的名册,录下了前面的二百余人的名字,然后,拿着名册来到钦差睡觉的小楼下,把两个家人叫下楼来,让他们搬来柴草,悄悄嘱咐他们一些话。刘濠自己动手,一把火烧了名册和钦差的行囊,又把小楼引燃。不多时,小楼火起,烈焰腾空,烟雾弥漫。眼看小楼就要倒塌,十岁的小刘爚突然喊叫起来:“快上楼救人哪!起火了!”

两个家人早有准备,“噔噔噔”跑上小楼,把正在打鼾的钦差背了下来,转移到另外的地方睡下——他竟然没有醒来。

第二天,钦差起床,看到刘家后院的小楼已成灰烬,自己的行囊、名册也不见踪影,不由得发愁,如何向朝廷交代?刘濠连忙劝解说:“大人不必着急,我家不幸失火,使您受到连累,实在有罪。莫不是那名册中有冤情,上天有意保全他们呢?”

众人也七嘴八舌地说:“亏了小刘爚发现得早,唤人把大人从火海里背出来,再晚一点儿,大人的性命也危险了!”

钦差看着烧成瓦砾的小楼,真有点后怕,便也向刘濠拱拱手:“多谢救命之恩!只是这名册……”

刘濠胸有成竹地说:“这事好办,我家有亲戚住在四溪,我可以派人到那边找亲戚帮助,重新列出罪犯名单。”

钦差没法,只得又回到原先住的那个村民家住下。

过了几天,刘濠将自己偷偷录下的名单交给钦差。钦差一怕耽搁时间会惹怒皇上,二怕追究起来于己不利,也就匆匆收起名单,回朝复命。

后来,朝廷下诏,只杀了那名单上的二百余人。刘濠祖孙冒着惹祸上身的危险救下万名百姓的事,便在当地流传开来。刘基听了这个故事,对曾祖和父亲十分敬佩,并决心像他们那样做人。

刘基的祖父庭槐,字尚德,是元朝太学的上舍。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这上舍是最高级的太学生。刘庭槐精研天文、地理、阴阳、医卜诸书,很有学问,只是在刘基出生前几年已经去世。

刘基出身书香世家,受到长辈们的良好影响,从小喜爱读书,凡经史、诗文无不涉猎。他不仅熟知元朝以前各朝的兴衰,还从父亲那里知道,元朝自忽必烈以后,结束了自五代以来长达三百余年的几个政权分立的割据状态,实现了全国大一统。忽必烈曾大量利用汉族知识分子,让他们为他服务,套用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理论和制度,治礼乐,设学校,奖励农桑,兴修水利,这就使得元朝政权进一步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拥护,生产、科学、文化各方面,都在当时世界居领先地位。

但由于土地兼并的继续发展,当时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北方的蒙古贵族和各族地主,利用政治权势兼并土地;南方原有的汉族地主,又凭着土地和财富的实力,转过来谋求政治权势,用权势保护和兼并土地。佃户们辛苦一年,不得不把收成的一半甚至七成缴给地主,此外,还有附加的丝、鹅、鸡、鸭等。自耕农的差役负担也越来越重,什么开河、筑堤、运输、修长城,没完没了,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

元朝宫闱内争夺皇位的斗争异常激烈,自忽必烈去世,他孙子做了十三年皇帝,以后的皇帝如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没有一个在龙椅上坐得长久的。

尽管刘基读了不少史籍,但身居山村,对外面的世界是不了解的。刘爚看到了这一点,决定领他离开家,出外去见见世面。

至治二年(1322),刘基十二岁了,在本县考中了秀才。为了刘基的进一步深造,刘爚雇了一名挑夫,挑上书箱、行李,带上刘基离开了武阳村。

走了半天,父子俩又转雇小船,沿溪水顺流而下,进入瓯江。瓯江上舟船往还,小刘基观赏着两岸的村落、人家,还有在江上捕鱼的渔夫,觉得十分新奇。

第二天,他们在青田县码头靠岸。刘爚领着刘基来到县衙教谕署。刘爚曾在这里任职,见了现任教谕,也是过去的老同事,直接说明,请他让儿子到县学读书。因为县学的十九名学生名额已满,教谕又写信给他的老友、现任处州府(今浙江丽水)录事郑原善,托他推荐刘基到府学就读。

第二天一早,刘爚父子又乘船离青田赴括城。

一路上秀丽的山光水色、飞瀑流泉,使刘基目不暇接。他想,日后一定要到这里好好看看。

正当夜幕低垂,小船闯入了万家灯火的括城。这里真不愧是州府所在地,大街小巷灯火辉煌,卖吃的、卖杂货的吆吆喝喝,好不热闹。父子俩找了一家客店住下。

第二天,刘爚父子俩到府衙拜访录事郑原善先生。郑原善,字复初,四十岁上下的年纪,儒雅文静,是宋朝元祐进士,在州府任录事,专管文书一类的事,也兼府学教授。他看了青田县教谕推荐刘基的信,又见刘基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高兴地说:“本来府学的二十名学生也已满额,碰巧年前有一学生因病退学,刘基正好可以补上。”

吃过午饭,郑原善先生领刘爚父子拜见教授、学正,接着,刘基就把书箱、行李搬进了书院。

府学里正在讲授朱熹注的“四书”,刘基在家曾读过一些,也听过父亲的讲解,学起来不觉有多大困难。刘基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他两目炯炯有神,活泼好动,善动脑筋,显得很懂事。他常会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山村奇闻,不论教授还是同学都很喜欢他。他写文章也不死板地寻章摘句,而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见解,因而令人读来很感新意。

郑原善先生见他谦逊好学,除了府学规定的课业,又给他讲授理学。

历史上最早的理学家是宋朝的周敦颐,又称濂溪先生,他的弟子是程颢、程颐兄弟。理学也称道学,是宋代儒家的哲学思想。大理学家朱熹是程颐的四传弟子,所以宋代又称理学为“程朱理学”。这门学问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未免深奥,但刘基用心攻读,认真听讲,颇有所得。

书院放假,刘基便和几位同学乘小船到城东南的少微山游览。少微山上有一紫虚观,道长名吴自福,字梅涧,很有学问。刘基向他请教:“学生听说,有道士和道人两种称谓,请问道长,这两种称谓有何区别?”

吴道长笑道:“我们道教南派第五祖白玉蟾自号‘琼山道人’,这里的道人和道士是一回事。但有时道士未必是道人,而是指有道之士,有道之士不能称为道人。”

刘基听了很佩服。吴梅涧又领刘基等参观紫虚观中的三清殿、藏经室、晚翠楼等处及少微山。吴道长告诉刘基,少微山又名大括山,因为这地方与天上的少微处士星相对应,所以山名少微,州名处州。括城因背倚括苍山而得名。括苍山上多栝树,所以叫栝苍、栝城,但有人将“栝”写成“括”,以后便沿袭了下来。

冬去春来,几度寒暑,刘基长到十六岁了。他和几位同学到杭州参加乡试。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一向歧视汉人和南人,排斥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蒙古族皇帝多不识汉字,他们鄙薄儒生,宁可用粗通文墨的人去管行政事务,更不去管什么科举考试。元仁宗夺得皇位以前,曾经被贬斥到南方,接受过汉文化的熏陶,对儒学在维护王朝统治中的作用有所认识,因此即位后便推行仿效汉制的政治改革,并于皇庆二年(1313)下诏重开科举。按规定,童生经过县考,考中了是秀才,乡试(省试)与会试(京试)每三年一次,都分作两榜,蒙古人、色目人一榜,汉人与南人一榜。蒙古人、色目人的试题较浅,授职却较高。乡试考中是举人,可到京城应会试;会试中了称贡生,可以参加御试;御试是皇帝亲试,试后赐为进士;进士又分三甲,一甲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三名称探花,第二名称榜眼,第一名称状元。

不论乡试还是会试,都要经过三场考试。第一场考四书五经,其中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根据《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范围出题,考生按照朱熹集注来阐明本意,然后讲出自己的见解,做三百字以上的文章;二是要求考生专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一段,做一篇五百字以上的论文。第二场,考生要做古赋、诏诰、章表一篇,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用四六句,参考古体。第三场考策论一道,做千字以上的文章。

第一场考试是主要的,但刘基关于五经中一段的论文写得不深刻,很少创见,结果没考上举人。

回到处州以后,有的老师、同学为他惋惜,刘基冷静想想,觉得责任全在自己,是自己虽然博闻强记但消化不够,不能举一反三进行独立发挥。这不是可以依靠哪位师长临时指导的,只有靠自己的深思熟虑。

郑原善先生没有责怪他,而是对他说:“关云长熟读《春秋》一部书,就光复汉室三分鼎。今后,你也要熟读《春秋》,这对你以后取得功名和前途发展是有好处的。”

这年六月,郑原善与青田县令曹成奉命修葺石门书院。郑先生一回到括城,就推荐刘基到那边读书。他对刘基说:“石门的风景优雅,山林茂密,环境清幽,你到那边静心攻读,三五年内必有成就。”

中秋节后,郑先生亲送刘基到石门洞。师生坐船来到石门洞前,郑先生说:“你看这两峰相对,如卧龙伏虎,而在洞后又有双峰如一旗一鼓,虽见不到大江,但可想到滔滔江水如扬旗擂鼓。”

“先生,是谁首先想到在这里建立书院呢?”

“南朝宋景平年间,永嘉太守谢灵运曾到这里游览赋诗。北宋皇祐年间有陈、赖两姓迁到这附近居住,游人渐多。石门书院是本朝至元年间经进士刘若济建议建造的。这一次,经过重新修葺,规模更大了。”

师生下船后,郑先生领刘基到书院,见过这里的师生,为刘基在谢客堂借了一间书屋,要他住在这里潜心攻读《春秋》,兼读他书。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史,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二百四十二年的列国史事。原为鲁国大事年表性的史书,经孔子整理编定,被尊为“经”。其文辞简约,短的仅一字,最长也不过四十多字,因此,后来又出现了解释《春秋》的《左传》以及《公羊传》《穀梁传》三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撰,以编年体详细记载了《春秋》所未载的重要史实,比较重视记叙历史事件的原委,记叙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和见解、宗教观点,对战争的描述生动简练。元朝科举制规定,论述《春秋》时可以引用“三传”,所以刘基在主攻《春秋》时,又读了《公羊传》和《穀梁传》。

汉代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以阴阳五行学说,对自然现象和人事作牵强比附,建立了“天人感应”学说。刘基也认真阅读。

休息时,刘基常到石门洞附近游玩。一次,他来到石门洞东南方向,发现数十丈高的悬崖上有一直泻而下的飞瀑。飞瀑之下冲出了一个水潭,在阳光下闪耀如银,因此名叫积银潭。潭边有光滑巨石,刘基常到这里诵读《春秋》,陶冶性情。

刘基在石门洞读书,父亲常为他送钱。为了减轻父亲负担,刘基放假时常拿了刀斧到山上砍柴,卖了换钱。

刘基在石门洞熟读《春秋》和一些相关著作,认真地做了札记,后经整理,便成了两卷本的《春秋明经》。在这本书里,刘基阐述了《春秋》的“微言大义”,他承袭了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人一理,有感则有其应”。刘基写出《春秋明经》就为进一步参加考试打下了基础。

注释

[1]大名府内黄县:大名府位于今河北大名县东南部,内黄县位于今河南省北部,隶属河南安阳市。(本书正文部分脚注无特别标注均为编者注。)

[2]括马:征集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