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见过宁哥哥。”
薛宝钗俏生生的对着史宁行了个福礼,一张俏脸微微有些泛红。
刚刚她本来正躲在里面偷听,当然已经知道来的是那位在四大家族的小辈中名声显赫史宁。
说起来也是有些可悲,当年的金陵四大家族都是一时人杰。贾家两世三公自不必说,史家虽然勉强些,但是同样三代出了四位侯爵。王家虽然自第二代起便没了爵位,但是王子腾却是如今在官场混的最出色的。至于他们薛家,之前几代人也都是最顶尖的皇商。这也是金陵四大家族在整个大汉一直屹立不倒的关键。代代皆有英杰且守望相助。
然而到了第四代,也就是薛蟠和史宁这一代,情况却是有些不一样了。除了史家出了个史宁之外,居然再无一人能够算得上出彩。所以,当年薛父在提起史宁在史家所遭受的待遇时,直斥史侯为愚蠢。
薛宝钗在这方面很相信先父的判断,她觉得不论是贾家那位銜玉而诞的表弟还是王家舅舅那位早早考上了秀才的表哥,都不会是这位太上皇口中的史孝廉媲美。
本来她还在郁闷,觉得常居金陵的薛家没机会与史宁亲近亲近。没想到忽然间,史宁就出现在了自己家中,而且和自己的傻哥哥混在了一起。
薛宝钗觉得,他日她若想青云直上,史家哥哥会是自己不错的助力。
薛宝钗正在沉思,就听到薛姨妈故意大声对菲烟说的话,赶紧绕了个圈,才出来见史宁。
“薛妹妹不必客气,请起。”史宁伸手虚扶,微笑着示意了一下薛宝钗。
前世时史宁就是个红楼迷,而且是十足的黛玉党。不过和一般黛玉党不一样的是,他爱林妹妹,但是同样不反感宝姐姐。史宁觉得她们两个一个适合做恋人,一个适合做妻子。成年人嘛,做什么选择题,全都要才是正常的嘛。
记得红楼梦中描述宝钗外貌时曾这样写:“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曾经史宁还一直纳闷,就算是其他条件再好,但是长着一张如同银盆的大圆脸,怎么看都不能算是美人儿吧。
如今亲眼见到,史宁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眼前的“宝姐姐”虽然确实长着一张圆脸,但是绝对不似中秋之月那般夸张。说她面若银盆,当是说她的皮肤细致而有光泽吧。
几人互相见过之后,宝钗便也坐下一起聊天。薛姨妈则是问出了薛家母女二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哥儿来金陵可是有什么事情?”
史宁愣了下,这才想起薛家薛父已死,这孤儿寡母的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不错了,不可能随时关注神京消息。虽然若是自己不来,过些时日贾家那位和薛姨妈通信时也有可能会提及自己兄妹的事,但是现在应该是还没来得及。所以薛家不知道也算正常。
至于没问过他这个问题的薛蟠,嗯,没心没肺的人不去提他。
笑了笑,史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开口说:“不瞒伯母,去年祖父确立了二叔为保龄侯世子,我便提出分家另过。祖父和二叔还算厚道,答应了我的要求,将府上在金陵的所有产业全部给了我。这次南下,我便是带着妹妹来接收产业的,未来几年,大概都会住在金陵了。”
“真的,那可是太好了。宁兄弟,你家在哪个坊,以后我去找你耍。”一直在一边吃瓜的薛蟠听了史宁的话却是开心起来。虽然不能惦记了,但是能成为好友也不错啊。
史宁尴尬的笑了两声,鉴于薛蟠的特殊爱好,他是真的不想和他有什么深度交往。但是没办法,谁叫自己惦记人家妹妹呢。
“薛大哥,我家在西城怀仁坊。薛大哥若是有闲,随时可以过来玩。对了,薛妹妹若是有兴致,也可以过来走走。舍妹年幼,家里就我兄妹二人,如果见到薛妹妹,一定很高兴。”
相比于薛蟠,薛姨妈和宝钗二人想的就更多些。康定四年史家换了继承人的事自然是通报了世交老亲,薛家也已经知道。薛姨妈虽然不大明白,但是当时薛父还在,曾经对她们母女说大房剩下的这两位遗孤未来堪忧。
虽然有太上皇亲口发话暂时能够当做史宁的护身符,但是这护身符是管不了一辈子的。史宁兄妹陷在侯府之中,还不是随史鼐揉搓。
当时宝钗还曾经问过,难道史宁就没有什么生路吗?当时薛父叹了口气,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申生在内而死,重耳在外而安。
如今看起来,这个小家伙也看透了这一点,果断在最合适的时候放弃了对侯府产业的念想,脱身离开了神京。薛姨妈不禁有些羡慕了,就这份决断力,史宁这小家伙就超过了绝大多数人,史家放弃这么一位人物,将来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竟然是湘云妹妹也来了?那宁哥哥怎么没带她一起来?”薛宝钗一脸惊喜的问道。
史宁呵呵一笑,毫不在意一边薛蟠求饶的眼神。他既然想截胡宝钗,第一步便是阻止最少是延迟宝钗进京的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就绝不能出现抢香菱、打死冯渊一案。
“伯母,薛妹妹,这就要从我是怎么遇到薛大哥说起了......”史宁微笑着把拜访甄家、得奉圣夫人嘉许赐官、出门在大街上碰上薛蟠强抢民女的事统统说了一遍。
不过看得出来,薛姨妈倒是不怎么在意薛蟠强抢民女,更关心的是奉圣夫人这位事实上的江南第一人竟然会把理藩院税务司郎中这么一个一等一的肥差交给一个十岁少年。
史宁自然也看得出来,薛姨妈对自己的混账儿子强抢民女的事并不在意。也是,如果她在意些,管教严厉些,薛蟠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
不过遇到了史宁,也就由不得她不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