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是吸收妈妈情绪长大的
- (韩)朴又兰
- 1574字
- 2023-10-18 10:00:27
前言:愧疚的心、委屈的心、感恩的心
——关于女性的情感联结
在心理咨询这条路上,我遇见了无数悲伤与痛苦,都写在这本书里了。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所有情感,分享给更多的人,哪怕只是介绍一部分也好。
其中包含了因不被理解而感到孤单、委屈的心;以为是关爱而付出,后来才发现被伤害,因而感到愧疚的心;以及即便如此,仍然对守护在我们身旁的人抱有感恩的心。
本书完成后,我像是再次与在写作期间携手相伴的女性来访者们道别,也如同与她们的父亲与母亲道别。在那段时间,我代替她们的母亲表达歉意,也参与她们的悲伤,如今那段陪她们度过的痛苦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发现自己未曾了解的真实自我,并且获得疗愈,那将是我最大的喜悦。
我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咨询室与来访者见面交谈中度过的。每天重复相同的生活,即便如此,我也未曾感到生命无趣,这是因为许多人的故事丰富了这间咨询室。每天沉浸于这些故事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使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其他事情。
在咨询室里工作,经常要面对并解决各种误解、扭曲关系造成的伤痛与创伤——可能是他人对自己的误解,或是自己与亲朋好友错综复杂的扭曲关系。同时,这也是帮助世界上所有母亲和女儿梳理内心、与对方和解的过程。
“人类,在本质上无法去爱他人。”
弗洛伊德曾这样说。换言之,人类经营生命的最终目的,是要朝着满足自我的方向前进。一个人付出所有精力的对象,最终仍是自己。即使是在母女关系中,也毫不例外。
我们每天都在烦恼如何放下内心的牵绊,放下原生家庭的印痕,进而勇敢地活出真正的自我。人们要想摆脱这些牵绊,必然会经历无数的悲痛与失去,直至活出真正的自我。
孩子出生后遇见的第一个能满足自己的人,就是母亲;母亲也是他第一段人际关系的起点。孩子渴望母亲,并且跟随母亲的目光认识世界;而母亲对待孩子原始欲望与需求的方式及态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模样。由于孩子只能通过母亲来满足自己,所以从这点来看,母亲对孩子有绝对的影响力。
“母性”,便是在这个脉络之下被创造出来的社会观念。“母亲必须为孩子付出一切”,这种近乎理想的使命与幻想,造成了种种疾病、冲突与痛苦。无法成为理想母亲的自责感与面对外界赋予的过多要求,破坏了许多母亲与孩子之间原本的关系。
在父权社会中,母亲与女儿似乎拥有较为特殊的心理联系与情感联结。然而,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并接受这个事实:母亲对女儿的情感,并不像世界所宣扬的,或像多数女儿所期待的那样,是无私的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走上与母亲不同的道路,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条为人之母的道路。
我们和“母亲”的世界,给予和接受了多少爱?彼此间所付出的情感,是真正的爱吗?当然,爱中必然也包含着怨恨。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关于世上所有母亲和女儿正经历着的互相拉锯的母女关系。并非父亲没有任何影响力或责任,只是本书选择将探讨的议题聚焦于母女关系,这点要先告知读者,并希望大家能理解。
当我决定撰写这本书时,首先浮现的情绪和想法是“担心”。以专家身份来说的话,我能够对此承担多大的责任?然而,我之所以最终能鼓起勇气,是因为女儿一句鼓励的话。她说:“现在,是妈妈们也要活出自己的时代。”年幼的女儿给予的鼓励,令我一时哽咽,却也给予我力量投入写作中。我要将满满的爱与感谢,献给愿意忍受忙碌的母亲、等待母亲的女儿。
此外,我也要感谢愿意与我分享自己的烦恼,并且同意将自己的故事写进这本书里的所有人,以及加入读书会的三十、四十以及五十多岁的妈妈们,感谢你们耗费将近两年的岁月,持续陪伴我一起阅读精神分析书籍。对于大家始终没有放弃了解自己生命的精神,我由衷感到敬佩。
更重要的是,我要向正在阅读本书的你——曾经是某人的女儿,现在正是某人的母亲的你,以及身处这个严峻时代的所有女性,表达诚挚的情谊。
写于黎明前的心理诊所“彼岸”
精神分析专家 朴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