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孔子·孔庙·释奠(祭孔)

孔子

一、孔子的生平、成就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生平

孔子的一生,大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刻苦求学时期

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家道从此衰微,由母亲颜徵在辛苦抚养成人。他从小便对礼起了大兴趣,常在游戏时,以摆设礼器、演习礼仪为乐。到十五岁时,就很自觉地发愤向学。十九岁时,与丌官氏结婚。为了维持家计,二十岁起,先后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吏)、乘田(管理牲畜的小吏),职位虽然不高,但他都很尽职,不仅工作业绩良好,而且学到了许多生活的技能。在艰困的环境中,他从不中断学习,曾向郯子请问官制,向师襄学习弹琴,又分别向老聃、苌弘请教礼、乐的道理。到了三十岁时,就奠定了学问的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为开始设教时期

孔子三十岁左右,由于学有所成,便陆续有人前来向他问学。对于来学者,不论贵贱、贫富、智愚,他都热心教导,开创了我国的平民教育。而且他能够针对学生的个性、才能,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指点。教学时非常注重启发反省,鼓励学生思考与学习并重,更经常与学生闲坐谈心,引导他们的志向。除了传授士人所应具备的一般技能以外,尤其重视人格的培养。因为他的教法灵活多样,学生受益很大,师生相处极为融洽,投靠到他门下者愈来愈众,总数达到了三千人之多。孔子的教学生涯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

第三阶段为出仕鲁国时期

由于孔子知书达礼,娴熟政道,鲁国国君及执政大夫常向他请教治国之方,可是因为鲁国政局太乱,孔子始终不愿意出仕。到了孔子五十一岁,鲁国政局稍定,鲁君也有心求治,孔子才出任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宰(地方首长),一年之后,境内大治。遂升任司空(掌水土事宜),农业生产大发展。又晋升为大司寇(掌司法行政),代理卿相之职,辅佐鲁君与齐君相会于夹谷(在今山东省莱芜市),因准备充分,既免除了齐国的威胁,又为鲁国争回不少失地。不过在任内,想要铲除掌权大夫势力的行动却告失败,再加以齐国设计用女乐蛊惑鲁君,鲁君逐渐荒怠政事,孔子眼见情势已难有作为,乃毅然辞去官职,离开鲁国。

第四阶段为周游列国时期

孔子从五十五岁起,开始周游列国,想要推行其仁政、德政的主张,先后经过了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拜会了许多国君和大夫。虽然风尘仆仆,历尽艰辛,但是所得到的仅是表面上的礼遇,并没有任何一位国君肯真正重用他。而在旅途之中,更遭受到无数的迫害和不少的嘲讽。不过孔子仍然坚持其一贯的信念,怀抱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丝毫不改变其淑世救人的崇高理想。一直到他六十八岁时,鲁君派人很诚恳地邀请他回国,另一方面孔子想到有许多学生有待于栽培,民族的文化遗产更亟须整理,才结束了十四年的流浪生涯,回到鲁国。

第五阶段为删述六经时期

基于对民族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孔子晚年的主要工作就投注在整理文化遗产上面,将古来相传的各种文献,做有系统的搜集、修订,并且加以传播、发扬。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不仅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其中,同时拿来教导学生,期望能够达到承先启后的目的。其间,他仍然持续着教学的工作。可能由于过度劳累,再加上儿子孔鲤,以及他最喜爱的学生颜渊、子路先后死亡,更对他的心灵造成严重的打击,终于一病不起,在七十三岁时溘然长逝。

()成就

《论语·子张》记载鲁国大夫叔孙武叔诋毁孔子,子贡听了之后就说,不要这样子,孔子是不可以毁谤的。其他人的贤能,就好像丘陵一般,还能够超越;孔子则有如日月一样,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一个人想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何伤害呢?反而显得自己不知度德量力。同篇又记载陈亢对子贡说,孔子并不如子贡贤能,子贡只是对孔子表示恭敬罢了。子贡立即正色回应说,孔子的伟大不可企及,就如同上天无法用阶梯爬上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赞语中也引用《诗经·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语句,把孔子比喻为令人瞻仰的高山、让人遵循的大道,并表示自己“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并推崇他为“至圣”。

子贡是亲炙于孔子,兼擅企业经营、外交策略的长才;司马迁为私淑于孔子的史学、文学巨擘。两人相距三四百年,竟不约而同地对孔子表达了崇敬向往之情,这岂是没有原因的?

孔子一生历经艰难挫折,但始终秉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站在人本的立场,为文化教育而努力不懈,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很难用简短的文字做全面的解说,在这里仅择取比较重要的几点做介绍:

1.建立以仁为中心的思想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思想运用在个人方面,则希望每个人不仅要做到独善其身,更要努力实现兼善天下;推广到整个人群,则期盼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地步,使大家都可以各得其所,创造一个祥和安乐的社会。

2.注重礼乐教化,主张以礼来规范个人的行为,并将其作为国家施政的准则;以乐来陶冶人的内心,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和谐的风气。透过教化的方式来感悟人心,使大家都能深切了解人伦道德的重要,而确实践履,以培养出高尚完美的人格,充分显现人的地位和尊严。

3.删述六经,有系统地整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使我国的古代文献可以获得保存;而且还抉发其中的精神,并寄寓自己的理想,使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更深广的内涵。此外又竭力传播宣扬,让大家逐渐体认其重要性,而懂得加以珍惜,使民族文化得以不断传衍下去,并发扬光大。

4.收召生徒,而且有教无类,开创了我国的平民教育,使文化教育普及广大民间。在施教时又能各依学生的材质而裁成之,教法生动活泼,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和高尚人格,不仅造就了当时各方面的许多人才,同时也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指示了明确的方向,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5.因鲁史作《春秋》,又从事教学的工作,开启了我国私人著述讲学的风气。既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学派,更促成了言论的自由,使得诸子百家得以在其他因素的配合之下,蜂起并作。虽然所见不同,但终于形成争鸣竞放的繁荣局面,提振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6.开展平民教育,培养出许多民间的优秀之士,又带领他们周游列国,向各诸侯推荐。使各国国君深刻体认到向民间求才的必要性,打破了政治由贵族阶层垄断的形势,逐渐形成了布衣卿相的局面。对于人才的晋升、政权的下移,尤其是消除社会上对阶级的划分,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对我们的启示

从上述孔子的几点重要成就来看,站在现代的立场,个人以为最少有下列几点启示:

1.体认教育及培养人才的重要

所有的建设都有赖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端在于教育,所以教育是国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但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最忌急功近利,必须要长期耕耘才能见其功效,不仅教育工作者要有此认识,国家施政更应该做深远的规划、大量的投资。

2.人才的培养应以品格为重

教育的功能固然在传授知识,但品格的陶冶更为重要,否则徒有知识却缺乏品格,知识反而成为济恶的工具。进而言之,有了良好的品格,才能培养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弱势者的同理心,而以知识来救世济人,为大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同谋群体的发展。

3.教育必须以旧经验为基础

任何建树都不可能无中生有,必须以旧经验作为基础,或在成功的基础上精益求精,或在失败的经验中记取教训。因此传统的文化宜善加珍惜,并做分辨整理,何者仍具参考价值而可以古为今用,何者已过时而不能食古不化,如此才能继踵前人而取精用宏。

4.自由讲论才能促进学术的发展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能互相激荡,以收集思广益的效果。学术的发展最需要有此氛围,所以言论的自由必须要获得充分的保障,大家可以在毫无顾忌的情况下,发挥见仁见智的精神,畅抒其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就可以在良性互动之下发扬光大。

5.多元并进是社会进步的法门

阶级划分愈严密则社会愈难进步,所以各阶级之间的流通互动有其必要性。但要促成各阶级之间的流通互动,就必须消除不同阶级资源分配的差距,使资源不至于被某些阶级垄断。因此打破单一化,使社会多元并进,才能促成社会的繁荣进步。

以上五点是我们可以从孔子的成就中获得的启示,但平心而论,对于这五点,我们究竟认识了多少?又做到了多少?这是我们必须深切反省检讨,并力图改善的。如此我们在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时,才能真正地见贤思齐,努力达成孔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理想,这也是司马迁所谓“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真正用意所在。

——原发表于董金裕编撰《孔子故乡四千年文物大展》,台北:中国时报系,1995年3月;《98康熹国文报》创刊号,台北:康熹文化事业公司, 2009年10月

二、《史记·孔子世家》

()第一讲

1.从教师节谈起

国家的建设发展,有赖于人才的投入,而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教师的教导,所以各国都对教师十分尊重,甚至还设立教师节来庆祝。我国早在1939年对日抗战期间,就以孔子的诞辰纪念日9月28日(原为8月27日,经换算为阳历而更改)为教师节,用以表彰孔子在教育上的杰出贡献,并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以孔子为表率,努力为国家培养建设发展的人才。

台湾以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为教师节,大陆则以中小学开学后的第十天,即9月10日为教师节。这几年以来,不断有一些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学者呼吁,希望也能将大陆的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纪念日,这样才更有意义。既然这样才有意义,而且大陆也开始了解孔子之道的崇高伟大而尊孔了,相信很快大陆也会跟台湾一样,在9月28日一同来庆祝教师节。

要认识孔子,当然必须先了解他的成长背景,以及他的学习情形,所以我们接着就此两方面介绍。

2.孔子的成长背景与学习情形

(1)贫苦出身,多能鄙事

孔子本来是商朝帝王的后代,商朝被灭亡以后,周朝将商朝的后人分封为宋国,所以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不过后来因没落而迁徙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鲁国的勇士,可惜却在孔子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去世,所以孔子完全依赖母亲艰辛抚养成人。由于出身贫苦,生活困顿,经历了各种磨炼,因而养成了多方面的处事能力,孔子就曾自述成长历程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在年轻时为了维持家计,曾经担任过一些职位很低的工作,但不管是担任计算钱粮的委吏,或者是管理牲畜的司职吏,都很称职而且有良好的工作绩效。中年以后担任中都地方的首长,就因治理得很好,境内大治,而升任为管理水土事宜的司空;再因农业生产大发展,而升任为负责司法行政的大司寇;最后更受到重用而代理国相之职,辅佐鲁定公与齐景公召开夹谷之会,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受到鲁君的采纳,因准备充分,既免除了齐国的威胁,又为鲁国争取到很多的权益。凡此在政治上的杰出表现,皆与他磨炼出来的处事能力有关。

(2)学无常师,努力向学

孔子从小就很好学,对礼尤其感兴趣。在艰困的环境中从不间断学习,长大以后又从多方面向深懂礼乐制度的人请教,包括向郯子请教官制,向师襄学习弹琴,又分别向老子、苌弘请教礼、乐的道理。所以韩愈在他的名作《师说》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对孔子的学习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孔子努力向学,到了三十岁时,就已奠定了学问的坚实基础,而且开始有人慕名前来向他学习,人数也愈来愈多,后来栽培出无数的优秀子弟。

3.孔子被推尊为“至圣先师”,为什么要称他为“至圣”?

从汉朝开始,孔子就不断被历代帝王奉上封号,明、清时期的封号为“至圣先师”,这个封号一直到今天还被我们采用。为什么要加这个封号?我们不妨先从“至圣”谈起。

“圣”字依照《说文解字》的解释为“通也”,意指对于吸收到的学问能融会贯通,因而能够通达人情事理,除了独善其身以外,更能推己及人,进而想要兼善天下。孔子就因抱持这种理想而努力不懈,所以被推尊为“至圣”。兹将孔子在这方面的建树及表现说明如下。

(1)建立仁道思想——“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曾自述他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这个一以贯之的道理,孔子的弟子曾参体会很深,曾明确指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的意思为尽己,恕的意思为推己,合起来说就是先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然后再推己及人,让大家共享成果。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立己达就是忠,就是尽己;立人达人就是恕,就是推己;合而言之,就是不仅要让自己好,还要推而广之,让大家都好起来。孔子长期不辞辛苦地周游列国,所要传达的就是这种利济人群、泽被众生的仁道思想。

(2)坚持理想——“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孔子为了实现他的理想,最先是想在鲁国推行仁政,无奈想要铲除鲁国掌权大夫的行动却告失败;而鲁定公又中了齐国送他女子歌舞团、让他沉迷而无心治国理政的计谋,开始荒废政事。孔子眼看国君荒淫,情势已经难有作为,在极度失望之下,只好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前后长达十四年,历经了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路途来回往复,十分辛苦。孔子想要说服各国国君推行其仁政、德政的主张,但是所得到的只是表面上的礼遇,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君肯真正重用他。而在旅途之中,更遭受到无数的迫害,既要忍受饥寒之苦,甚至有时连生命也受到威胁,但孔子始终不改其志,以宣扬道德、传承文化自任。也遇到很多隐者的嘲笑讥讽,不过孔子仍然坚持其一贯的信念,怀抱着知其不可而仍然为之的精神,强调人只能在人群中生活,而无法与鸟兽同群,丝毫不改变他淑世救人的崇高理想,终其一生努力不懈。

()第二讲

1.从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谈起

(1)人有文字,禽兽就没有文字

亚圣孟子曾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意指人有种种生理的需求,禽兽也有生理的需求,同样想要吃饱穿暖。但是人除了生理的需求以外,又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但禽兽就没有此四心,这是人与禽兽最大的差异所在。其实除此之外,人有语言,禽兽应该也有语言,只是没有那么精细复杂,难以表达比较细密繁复的思想感情而已;但是人有文字,禽兽就没有文字了,无法像人一样将其经历过的事情记录下来而成为历史。

(2)经典为先民智慧的结晶

人因为有文字,可以将生活经验记录下来,而且还可以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将这种生活的经验传到别的地方、传给后代。这些生活经验经过时间的淘洗,有参考价值的便被不断保留下来,让后人遵循或作为借镜,就成了经典。因此,我们可以说经典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很值得我们珍惜,或学习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成功经验,并且进一步发扬光大;或记取他们失败的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2.孔子如何整理六经等民族文化遗产

六经是《诗》《书》《易》《礼》《乐》《春秋》,这些著作原本是从尧、舜时代一直被记录下来的各种生活经验,可惜因为经历的时间太长了,而且没有人加以整理,因此显得有些杂乱而缺乏系统。孔子基于对民族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在晚年的时候,将主要的心力投注于整理民族文化遗产。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兹分述如下。

(1)删《诗》《书》

《诗经》搜集了从周朝建立以后到春秋时期各地的歌谣,以及宗庙祭祀、朝廷宴会使用的音乐,从中可以看出民生的状况、政府的施政等。孔子把这些歌曲重新整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并且配合礼义,以便歌咏,来教化人心。

《尚书》则是从尧、舜时代直到春秋时期的政府档案,从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的历史,特别是政府所采取的各种政治、教化措施。孔子也加以编排整理,以作为鉴古知今并且规划未来的参考。

(2)订礼、乐

礼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个人行为的准则、人群共同遵循的规范,以至国家的各种典章制度。孔子查考夏、商、周三代的礼制,认为各有增减,但以周公所制定的周朝礼制较为完备,可以作为依循的准则,因而加以整理遵循。

孔子精通音乐,能清唱,也能弹奏各种乐器,更是精通乐理。他认为乐可以和礼互相配合,来促使人的行为合乎礼节,而不至于超越规范;也可以陶冶性情,而不至于太过死板。乐也可以跟《诗经》联结,让人受到熏陶,而趋于温柔敦厚。所以把《诗》、礼、乐结合,以发挥指导、陶冶、调和的作用。

(3)赞《周易》

所谓“赞”,是帮助的意思,赞《周易》意指帮助《周易》,使其成为一本富含哲理的著作。原来《周易》只是一本用来占卜的书,后来孔子因为非常喜欢这本书,在反复阅读以后,把自己的心得寄托进去,司马迁认为这就是后来《易经》中的《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等十翼。后世的学者虽然不赞同司马迁的说法,但从十翼中屡屡引用“子曰”,也就是孔子的说法,可以看出,由于有了孔子对《易经》的解读,把他体会到的深刻人生哲理加入其中,它才能成为一本重要的经典,可见孔子确实对《易经》有很大的赞助之功。

(4)作《春秋》

《春秋》本来是鲁国的史书,记载春秋时代鲁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等十二位国君在位时,总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跟当时各国的国史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孔子把它拿来重新编纂,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向来所体会的道理,如“名不正则言不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正名思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等德治、礼治思想摆放进去,并且以此作为标准来评论时事,寄托褒贬,让当时的乱臣贼子有所畏惧而不敢胡作非为,更让后世的治国理民者有所依循,知道应该把仁义道德作为施政的最高指导原则。

3.孔子被推尊为“至圣先师”,为什么称他为“先师”?

(1)有教无类,开展平民教育

孔子在三十岁时,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学问基础,开始有人慕名前来请教,孔子也毫不吝惜地以所学教导弟子。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只有贵族的子弟才能接受教育,平民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但孔子对于来学者,不论贵贱、贫富、智愚,打破了阶级的限制,都热心教导,因而开创了我国的平民教育。投靠到他门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总数多达三千余人,而他的教学生涯也因此持续到晚年。他曾说自己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为教学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因此除了被尊称为“先师”以外,又被尊称为“万世师表”。

(2)因材施教,培育人才,消除社会阶级的划分

孔子施教,能针对学生的个性、才能等,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指点。又非常注重启发反省,鼓励学生要学习与思考并重,更经常与学生闲坐谈心,引导他们树立高尚的志向。除了传授士人应具备的一般技能以外,尤其重视人格的培养,又把他整理出来的六经等民族文化遗产,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后拿来教导学生,让他们接受文化的熏陶。由于他的教法灵活多样,学生受益很大,因而培育出许多各方面的杰出人才,又带领着他们周游列国,向各诸侯推荐,使各国国君深刻体认到向民间求才的必要性,打破了政治由贵族阶层垄断的情势,逐渐形成布衣卿相的局面。对于人才的进身,政权的下移,特别是消除社会阶级的不必要划分,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讲

1.从每年9月28日举行释奠典礼以祭祀孔子谈起

(1)每年春、秋两祭的祭孔典礼

汉朝以来,历代都会举行祭祀孔子的典礼,后来称这种典礼为释奠,释是解释的释,奠为奠祭死者的奠,两个字都有陈设、呈现的意思,指的是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祭品,来向死者表示崇敬之意。原来祭祀的对象是先师,就是那些对教育有贡献、目前已经过世的教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后来因为孔子被尊称为先师,所以逐渐演变为祭祀孔子的专称。原来只在曲阜举行,后来全国各地都举行了,现在连国外有些地方也会举行;原来一年要按季节举办四次,到了隋朝,改为在春、秋两季举行,目前有只举办秋祭的,也有在秋祭之外又举办春祭的。

(2)祭祀孔子时也对传承发扬儒学有功者表示崇敬,让他们一起接受祭享

举行释奠典礼,除了祭祀孔子以外,也祭祀对传承发扬孔子之道有功的人,称为配享。这些人包括复圣颜回、述圣子思、宗圣曾子、亚圣孟子等四配,子贡、子路、子夏、子张等共十二哲。孔子、四配、十二哲的牌位都供奉在孔庙的大成殿内。还有以明道修德为主,如周敦颐、张载、二程兄弟等共七十多位先贤;以传经授业为主,如董仲舒、许慎、郑玄、韩愈等共七十多位先儒,先贤、先儒的牌位则供奉在孔庙的东、西庑里面。由此可见,孔子之道虽然崇高伟大,但也有赖于众多信仰追随者的承先启后,才能使儒学的精神获得认同并发扬光大。这启示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有成果,所谓“众志成城”就是这个道理。

2.司马迁对孔子的景仰尊崇

(1)亲自到曲阜考察与孔子有关的史迹

孔子去世以后,埋葬在曲阜城北的泗水边,弟子们很多前去守丧,有的守丧期满后还在附近安家居住,称为孔里。后来墓地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孔氏家族的墓地,称为孔林。另外在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前478),鲁国国君下令在孔子的故居建庙,将他生前使用的衣、冠、琴、车、书册等保存起来,成为全世界最早的文物馆,后来发展成为孔庙。孔林、孔庙,与后来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孔府,合称为三孔。司马迁都一一前往拜谒参观,既记载了这些地方的形成沿革,也叙述了汉高祖亲自以最隆重的太牢礼祭祀孔子,还说明了孔子后代子孙的传衍情形,更观览了当地儒生演习礼仪的过程,感动得徘徊流连,久久舍不得离开。

(2)将孔子传记列入世家,推崇孔子为至圣

司马迁创立了史书的纪传体体裁,基本上是以本纪记帝王,以世家记诸侯,以列传记个人或事情。孔子虽然有非常伟大的成就,但既然是平民百姓,照理讲应该排入列传中,可是司马迁却将孔子列入世家,显然有其深刻的用意。孔子虽是布衣,可是其思想能传承十几代,让学者宗仰他,甚至连天子王侯谈论六艺也必须以孔子的说法作为最高的标准。另外,他在“太史公曰”的赞语中一开始就引用《诗经·小雅·车舝》的文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称颂孔子之道有如高山令人仰望,也有如大道让人遵循;最后更推崇孔子为“至圣”,对孔子的尊敬可谓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3.学习孔子的精神,延续优秀传统文化

(1)孔子身兼圣师,为我们的最高典范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所谓“圣”,指的是能落实仁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除了独善其身以外,还要兼善天下,每个人都能站在自己的工作本位上,尽责任,守本分,来为社会人群提供服务,以共谋整体的进步发展。所谓“师”,指的虽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但从一般人的立场而言,即具有向前辈学习的精神,不仅在学时如此,离开学校到社会服务时也要如此,应该不断地学习以充实自己,既可以提高工作成效,更能够提升涵养,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孔子从小就有济世助人的志向,担任官职时即有良好的政绩表现,也能为国家争取权益;后来周游列国时,虽然饱尝艰辛,屡受嘲讽,仍然坚持理想,不改其志。凡此都是因为具有好学的精神,虽然是贫苦出身,但能充分把握学习的机会,学而不厌,而且学无常师。他曾自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总而言之,不论是建立高远的志向,或培养好学的精神,孔子绝对是我们学习的最高典范。

(2)传承文化,打造富而好礼的社会

任何建树都不可能无中生有,必须以旧的经验作为基础,或在成功的基底上精益求精,或在失败的教训中图谋改善,因此应该珍惜传统文化,分辨哪些仍然适用于今天,哪些因时移势异而不宜继续采用,这样才能取精用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孔子当年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大规模地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并拿来教导学生,就是为了吸收前人的经验,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标。另外,孔子在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时,发现夏、商、周三代之礼,以周礼最适于运用,原因是周礼最富有人文精神,最适合用来推展具有人道关怀的仁道思想。所以他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要“克己复礼”,颜渊进一步请教施行的条目时,孔子就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凡我们的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合乎礼的要求。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生也日渐富足,虽然还有贫困者仍然需要我们关怀照顾,绝大多数人可说是衣食无缺。但在物质生活以外,精神生活是否充实?推而广之,整个社会的风气是否良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否和睦?其实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所以我们还需要努力去充实精神生活、改善社会风气,让大家都能够和睦相处,以礼自我要求,也能以礼互相对待,努力打造一个人间的天堂——富而好礼的社会。

——原由台北空中大学教学媒体处制作播出,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