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万里长城的建筑气势壮观,历史悠久。长城为履行责任和使命而屹立了千百年,令后世每一个中国人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正是两千多年来发生在长城内外的碰撞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这个多民族的现代国家。长城所代表之追求和平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对世代的中国人都有着巨大影响。

何为长城,为何修建长城?

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下长城是什么。历史上不同时期对长城有很多不同的称谓,比如:边墙、障塞、壕堑等。随便怎么称呼,其作用都是一样的。长城是中国古代由连续性墙体及配套的关隘、城堡、烽燧等构成体系的巨型军事防御工程,以构建农牧交错地带农耕与游牧地区之间的秩序。

连绵的墙体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长城墙体的对外防御性,体现在高大、陡险、连绵不绝的建筑结构上,并将关隘、敌台、城楼等建于城墙上,连接各城堡与烽燧,使其互相呼应,形成防御体系,增加防御功能。除墙体外,关隘、城堡、烽燧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当然,作为一个完备的纵深防御体系,长城并非从其产生即如此,而是经历了两千多年不断发展的过程。

历朝历代修建长城,都绝不是为了争取时间以积蓄力量的权宜之计。中国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修建和使用长城,显然不是谋一时的权宜之计。作为以农业立国的古代王朝,严格地控制边疆安全始终至关重要。安全在任何时期都不是奢侈品,而应该是人类社会的必需品。这应该是历代修建长城,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动力。长城地区不稳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威胁。

修建长城的另外一个动力来自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主张“和合”,自古以来都不主张极限使用武力,通过征服,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别人。历来的霸权文化,都是以实力来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强迫就是不管乐意还是不乐意都要去做。长城文化代表的是不追求征服别人,当然也不可能接受别人的征服。中国的文化更喜欢融合,汉朝和匈奴打得如此激烈,只要匈奴人诚心归汉,就会被汉朝以礼相待。匈奴的很多部落进入农耕地区,彻底融入了汉人的生活。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现在我们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逐步成为国际共识。未来的世界还会有文化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不同,能够做到共存的模式并非一定要有战争。在这方面中国早就走出了一条路,长城内外本身就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形成了今天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

长城文化是不断融合的文化,早已成为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标志。今天中国向世界提出了文明互鉴的理念,这是来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一个不断发展的文化,就包括向外来文化学习。即便是外来文化的强势涌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愿意用更多的时间来倾听别人的声音,最后外来文化一定会成为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滋养。我们说长城是中华民族融合的纽带,讲的就是这个意义。

中国长城在哪里?

在世界范围内问,长城在哪里?外国朋友可能会回答:长城在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问,很多人可能会回答:长城在北京八达岭。如果在河北省内问,人们可能会回答:长城在山海关、金山岭、张家口。如果在甘肃省内问,人们可能会回答:长城在嘉峪关,在阳关,在玉门关。

这些回答都不能说不对。长城在哪里?长城在全国很多的地方。根据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长城资源调查结果,中国的长城资源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各类遗存总数43 721处(座/段),其中墙体10 051段,壕堑/界壕1 764段,单体建筑29 510座,关、堡2 211座,其他遗存185处,长度21 196.18千米。

所有到过长城的朋友,无不惊叹,深感其伟大。长城在地理上分布得有多广,可能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中国修建长城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不同时期的长城分布区域不同,构筑方式也不尽相同。

春秋战国长城,既包括春秋时期的长城,也包括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修筑的长城。主要分布区域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现存墙壕1 795段,单体建筑1 367座,关、堡160座,相关遗存33处,长度3 080.14千米。这一时期的长城,多以土石或夯土构筑为主。

秦汉长城,既包括秦代长城也包括汉代长城。汉承秦制,但在很多方面又都超越了秦制。秦代存在的时间很短,秦长城修筑和使用的时间更短,其建筑基本都为汉代所沿用,故统一列为秦汉长城。秦代将战国时期的燕、赵、秦三国在北部修建的长城连为一体并加以增修,是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汉代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甘肃玉门关,主要分布区域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总体呈东西走向。

秦汉长城现存墙壕2 143段,单体建筑2 575座,关、堡271座,相关遗存10处,长度3 680.26千米。玉门关以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连绵分布有汉代烽火台遗迹。秦汉长城以土筑、石砌为主,甘肃西部等地以芦苇、红柳、梭梭木夹砂构筑方式较常见,烽火台除黄土夯筑外,还有土坯或土块砌筑的做法。

北魏、北齐、隋、唐、五代、辽、宋、西夏等时代的不同政权均不同程度修筑过长城,或修建了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其中,北朝时期的长城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晋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上述朝代的长城现存墙壕1 276段,单体建筑454座,关、堡119座。

金长城是以壕沟为防御工程主体的界壕体系,故又被称为“金界壕”,分布在今黑龙江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现存墙壕1 392段,单体建筑7 665座,关、堡389座,长度4 010.48千米。

早期长城在选址、形制、建造技术等方面,都对后期长城的修筑产生了影响。

今天看到保存得较好的主要是明长城,山海关、金山岭、古北口、慕田峪、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都是明代长城。明长城保存相对完整、形制类型丰富,主要分布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主线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在北京、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还出现多处分支。现存墙壕5 209段,单体建筑17 449座,关、堡1 272座,相关遗存142处,长度8 851.8千米。包括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 259.6千米,壕堑的长度为359.7千米,天然山险等的长度为2 232.5千米。东部地区以石砌包砖、黄土包砖或石砌为主,西部地区则多为夯土构筑。

从地理空间看长城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是将长城的历史放到地理空间去阐释。我是学历史地理专业的,导师侯仁之先生是这一专业的泰斗。侯先生的硕士论文写的就是明长城的马市。这篇《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马市考》发表在《燕京学报》的1938年第23期。

长城研究真的是一个山重水复或说是山高水长的过程。从地理的视角写一本有关长城的书,是三十五年前我在北京大学地理系读书时的一个希望。所以,长期以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资料积累。三十五年后中信出版社向我约一本有关长城的书,我把想法告诉他们,便很快达成了一致。读者在这本书里可以了解长城,还可以了解长城所依托的沃野千里和山清水秀。

地理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着不同的人群,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造就了不同的族群和文化;而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又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相互碰撞和交融。这样的融合是古代边疆社会发展的结果,长城相关的历史在这方面的反映很具有代表性。

长城修建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理空间修建长城?在这样的地理空间的长城两边,生活着什么样的不同族群?长城内外的不同族群以什么样的经济类型生活?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经济类型?《万里长城在哪里》这本书将带领大家,按照地理的逻辑走进纷繁复杂的长城世界。

长城分布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的地形地貌也很不一样。就是一个省之内的长城,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也很可能不一样。长城所经过的北方,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戈壁等各种地形地貌,介绍这些地方的长城时也会兼顾到这方面的内容。

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可以在更加深刻地了解历代长城的同时,还能了解长城所经过地区的地理及不同的民族和文化。

目前,全国各地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北方有壮美的山河景色,东北和华北平原有长城,黄土高原有长城,沙漠戈壁里也有长城。在八达岭感受高山上长城的雄伟是很大的享受,在戈壁滩长城看美丽的落日也是极大的享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成之后,人们感受和了解长城及其历史文化的途径就会更多了。长城在更多的地方,等待着大家去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