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古国,地理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东边和东南为海洋所环绕;西部有帕米尔高原;西南有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在古代,这些都是难以逾越的屏障。只有在北部的内蒙古高原,通过广阔的草原可以使游牧民族及其政权与农耕民族产生联系。这种相对独立并几乎与外部世界隔绝的自然环境,使中国古代文明与其他国家的文明,形成各自并行发展的状态。

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农牧冲突是一种持久存在的现象。作为东亚大陆的农耕族群——华夏族能够发展强大起来,首先得益于黄河与长江流域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经常有外国朋友向我问起“华夏”的概念,我告诉他们,中国古代文献早就解释过这个问题,《春秋左传正义》说:“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早期的华夏大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有着适宜植物生长的优质环境。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只有能够出产大量粮食的地方,才能发展出世界顶级体量的人口和国家。有了强大的国家共同体为基础,才能孕育出属于这片土地的民族及其文化。

华夏族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农耕经济的春种秋收及中间阶段的浇水、施肥、除草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每年开春就要做好全年的安排。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按部就班、从大处着眼、从具体处着手的思维模式。其中也包括整体安全的考虑,没有安全的保障,一切就无从谈起。

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在一两千年前的客观条件下很难有其他文明可以跨越地理限制,对华夏文明的主体构成威胁。公元前6世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占领了埃及、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但到了帕米尔高原,没能跨越锡尔河。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占领了伊朗、印度之后也没能跨越帕米尔高原。8世纪驰骋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也止步于帕米尔高原,没有威胁到华夏文明。

西方各大帝国从西向东发展时,均未对华夏文明构成威胁。这是因为受自身实力和当时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他们没能跨越中国西北到西南的各种自然环境构成的天然地理屏障。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中华民族得以发展成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多民族共同体。

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相对稳定。农耕经济及其文化,对长城外的各民族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并形成了不同时期周边不同民族向中原内聚的现象。正是以诚相待的内聚力,才使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

在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中,有一块温度与湿度均适宜农耕的区域,即中原地区。这是古代华夏族的发源地,古人认为,这片土地是天下的中心。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将这块地方称为“中国”,以有别于“四夷”。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之北联通大漠南北,则没有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所以,最可能对农耕地区造成威胁的是北方游牧势力。因此,古代中原王朝只好借助较为利于防守的自然环境修建长城,来加强对游牧军队的防御。

在世界发展史上,中国内地农业区的面积和粮食产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供养着数量最多的人口。在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下,农耕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时间受长城的保护得到持续发展,文化也因此具有了较好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凝聚力。

欧洲则没有中国这样漫长的农牧交界地区。欧洲只有在罗马统一时期修建过长城,此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大规模修建长城?因为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走向了四分五裂。中国历史上统一是常态,分裂则是非常态。欧洲历史上分裂是常态,统一则是非常态。现在欧洲超过一半的白人,都是罗马帝国的后裔。即便如此,他们今天想实现欧洲一体化,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依然是在路上,看起来像是还需要进行相当漫长的跋涉。

明长城(杨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