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传习录》的问世

1512年,王阳明四十一岁,与徒弟徐爱同船南下回山阴。路途漫长,又断绝了与俗世俗务的联系,他获得了空前的从容与宁静,深入地讲论了一个多月。讲论内容由徐爱集中记录整理,于是天壤之间有了《传习录》上卷。后人眼中的王阳明,被誉为“百世之师”的王阳明,基本就是《传习录》中的王阳明。

1518年,王阳明四十七岁。这年八月,他的学生薛侃在赣州刊行了老师的语录——《传习录》。这本《传习录》只是今天《传习录》的上卷,而《传习录》中卷是1524年阳明五十三岁时,门人南大吉刊行的阳明论学的书信。《传习录》下卷,则是在阳明死后,钱德洪等纂辑许多学生保留的记录而成,未经阳明审定,所以显得有些乱。

《传习录》的刊刻流通,以及阳明的功绩,都为阳明学做了“广告”。阳明学酷似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的观点。

奥伊肯认为,人是自然与精神的汇合点,人的义务和特权便是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内在的,它不是植根于外部世界,而是植根于人的心灵;但它又是独立的,它超越主观的个体,可以接触到宇宙的广袤和真理(良知)。人应该以行动追求绝对的真、善、美,追求自由自主的人格(知行合一);只有当人格发展时,才能达到独立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绝不会是最终的成就,因为它始终是个随历史而发展的过程。历史的发展就是精神生活的具体化,是它由分散孤立到内在统一的发展史。精神生活的本质就是超越自身,超出自然与理智的对立,达到二者的统一,达到与大全的一致(致良知)。精神生活是最真实的实在。它既是主体自我的生活,又是客体宇宙的生活。精神生活乃是真理本身(心即理),它在个体身上的展现是有层次的,不同的层次便是不同的境界。人应该以自己的全部机能,不仅以理智,更需要以意志和直觉的努力,能动地追求更高的精神水平(做功夫),如此才能拥有生活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就用这段话做《传习录》的提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