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矛盾二人组

而且整个大辽地区对于南宋方向来说,完全成一个壶口状分布,其最重要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燕山地区,而这胡拉图恰恰就是那壶颈处。

因此大辽对于这块地方才是那么的格外重视,率领的国内名将前来这里守护。

对于其他人来说,的确是算得上名将战绩卓越,功绩显著,但是这样的本领在白凤一面前看来,却是什么都算不得。

而另一面就是由于之前那守丞做的事情导致数十万的平民百姓就这么浩浩殇殇的出了城,被敌军残忍杀害。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这是守丞做的事情,即使知道了也自然是不会算在守丞的头上,因为此时此刻他的到来,整个胡拉图地区最大的时候,指挥官就是他。

所以无论任何事情主要是差错,上边的人肯定怪罪的是他而不是其他人。

造成现在这个局面,他被千夫所指,也是由于他看管不当所致,所以没有人会对他心怀怜悯。

现在的萧灵芝已经认清了事实,所以说他决定将功赎罪,以此来保卫整个胡拉图,为大辽捐躯,马革裹尸以身报国。

可是由于刚刚喝了一点酒,被冷风吹过之后,又想起白凤仪的可怕之处,现在他有些两股战战害怕面对白凤仪了,每次想起那个如同战神一般的男人,她就有些忍不住双手发抖。

可是害怕的同时他心里又有一些不服气,同样是年轻人,而且对方还比他小几岁,可是在面对她的时候仿佛是一个天上下凡的神灵一般,甚至对方还叫他小破孩儿让他滚回家里,又是让他气的,牙根痒痒。

这就让他很难受了,恨着对方想要打败对方,可是偏偏对方实力却比他高,强打的他毫无还手之力,实在是有些尴尬。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后萧凛之将坛中之酒尽数喝完,将坛子一摔,然后默默的念出了文天祥此诗,然后就离开了这清冷的山巅。

可不嘛,此时此刻文天祥这诗配在她身上真是恰好不过了,而且格外的衬景。

他正是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建功立业才来到这个鬼地方,可是遇到了白凤仪的时候她开始有些害怕惶恐,不知如何是好,最终终于下定决心以死报国而明志。

他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内心,这一次纵然身死也一定要保护着呼拉图地区,不叫胡马度燕山。

此时此刻的白凤仪那边,众人正在安心的休息着,2万凤仪军正在休息,准备着明天的大决战进攻。

可是白凤仪却有些睡不着,也是同样独自一个人走上山头,拎起一壶酒。

今晚月光皎洁如霞,盛世美妙,将整个闪电都照亮在驱逐着黑暗。

晚风轻轻地吹过,抚摸在白凤仪精致的面庞之上,让他感觉格外的舒服。

对于今天白天之时大辽死了好几万,百姓白凤仪并不放在心上,这就叫做风水轮流转,因果轮回。

这比起大辽之前的残忍暴行来说简直差距太大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可是不知道聊这些人心里都是什么颜色的,他们在面对大宋的百姓之时,随意的斩杀,没有丝毫留情,仿佛面前的是一群畜生一般。

此时此刻,当灾祸真正的降临到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却爆发出了今天的怒吼,开始学会拿着人道和以德服人说话了,不知之前为何,他们站在屠杀者的角度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白凤仪下令屠城,一方面就是为了给大宋之前死去的那群百姓们报仇,另一方面则是要立威效仿当年项羽之法。

秦朝末年之时,项羽和刘邦兵分两路,攻伐暴秦,初识项羽,每度一城必屠尽全城性命,鸡犬不留,遂之后,每遇一城,便可不战而胜,最终先刘邦一步到达咸阳城。

此时此刻的白凤依旧是想要用这样的方法来逼迫他们大辽百姓,使得自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不战而胜。

对于这些他心里自然是没有多大的负担,因为他早就已经想好必灭大辽国,所以又何必留什么情呢?

而且这样做的话,不仅可以加快他们收复失地的速度,而且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有效的减少伤亡,不论是大量的伤亡还是大宋的伤亡,都是如此。

白凤衣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兄弟们,就这样一步一步损失着,他虽然杀伐果断,但是毕竟他的心也是肉长的,不可能做到那么的轻视生死。

放眼望去,大辽境内一片富饶之景,树木郁郁葱葱山清水秀,好不令人心生向往之情。

可是看到这样白凤仪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多少年前,这片土地曾几何时都是属于大宋的江山,而就是硬生生被这群契丹族的山野村夫莽汉们,以暴力的手段将其收入麾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白凤仪忍不住心生感叹,此时此刻,面对曾几何时还是大宋的疆土,确实让人有些感叹时代变迁。

同时这也更加让他坚定了收复失地的向往,她一定要将面前的土地通通地归还给大宋。

而且同时他也不由得心生愧疚,因为面前这些土地上的人民大多数都是曾经大宋的居民们和他们是同根同源的。

可是时间却改变了太多东西,在他们的心里早就没有了大宋的祖先概念,而是一直把大宋当作仇敌来对待。

这一点在每次大聊对于大宋的侵略战争成功之后,这些普通民众欢呼雀跃的神情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想到这里却又让白凤仪比较矛盾,他不知道该究竟以如何态度对待面前的这泱泱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