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的奋战,到黎明之时,战斗终于结束。
“速速打扫战场,抢救伤员,统计伤亡……”
韩奉快速下达着一道道命令。
诸夏民族一向讲究入土为安,因此汉军在战斗结束,很少采用火葬,一般都会选择土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收拾好阵亡将士的遗物,并派人送回家乡。
这一次汉军的做法同样如此,韩奉命人收集阵亡将士的遗物,按照编号籍贯整理好后,将由专人护送回乡。
这一战虽然称的上战果辉煌,但汉军上下的伤亡也非常大。
这一战汉军加上临时征召的马贼,仅仅是阵亡的将士就有218人,另外还有64人重伤,轻伤的人更是超过500人。
还能动弹的不过区区192人,右官的佰将李侪战死,二十位都伯也战死了四人。
就连张越的马贼兵们最后活下来的也不过28人。
好不容易埋葬好袍泽们的遗体,韩奉独自来到了山冈上。
他默默的注视着袍泽们的墓地,良久之后才神色坚毅的回到了营地。
刚回到营地,宋华就迎了上来。
“军侯这些匈奴人的尸体怎么处理?”
韩奉看了看四周,最后缓缓的吐出了三个字:“筑京观!”
宋华闻言一惊,担心道:“军侯若是如此做,传回长安后,下吏担心贤良文学们会上书抨击啊!”
韩奉看向长安方向,面色坚毅:“强者岂会在乎一群弱者的嚎叫……”
宋华看着韩奉,沉默片刻道:“军侯,下吏明白了!”
言罢宋华当即把韩奉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很快一座京观就矗立在了弱水之畔,韩奉原欲立碑以记,不过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夜幕降临,韩奉正打算休息,这时一名红翎信使冲进了营中。
红翎信使带来了两个消息和命令。
一个是北遁的匈奴人大部被骑都尉李陵所歼灭,但匈奴人的统帅右大都尉却始终不见踪影。
因此李陵怀疑龙首山中还有别的道路可通漠北。
第二个则是李陵下达的命令,这道命令是要求韩奉军改道前往龙首山屯驻。
看着手中的命令,韩奉犹豫了,因为他如今的直属上司是强弩都尉路博德而非是骑都尉李陵。
李陵下达的这个命令他是可以拒绝的。
但龙首山此时确实是一个问题,此地正好处于两郡边墙的缺口处。
若是没有军队囤驻,匈奴人很可能再次从此地入寇。
斟酌半响,韩奉终于做出了决断:“告诉李都尉,明日我军就前往龙首山!”
红翎信使离开后,韩奉召集全军公布了此事。
“什么我们不去敦煌,就留在张掖了!”
“留在张掖也不错……”
“为何把咱们留在张掖……”
“去哪还不是一样,这张掖离家还近一些……”
这个消息一公布,全军上下皆是议论纷纷。
韩奉并没有向普通士卒说明原因,只是把一众军吏召集了起来。
“诸君,这一次的匈奴人是从龙首山的一处隘口偷越而来,李都尉有意在此缺口建一塞障,防止匈奴人再次偷越……”
“韩太守和李都尉有意让我等前往戍守,诸君以为如何?”
韩奉向军吏们说明了情况。
韩江闻言担心的道:“我等本属强弩都尉管辖……如今留在张掖怕是……”
韩奉道:“我等并非长期驻扎,只待管敢军从敦煌返回就可离开……”
“管敢!”韩江听到这个名字面露惊讶之色。
韩奉见状问道:“韩江尔知道此人?”
其实韩奉此时也对这个名字感觉颇为耳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在何处听过。
韩江面露迟疑之色,半响方道:“某与此人原皆为羽林郎,此人……”
随着韩江的讲述,韩奉终于想起了这管敢是谁。
管敢此人,韩奉确实听说过,不过却不是在这个时代,而是在后世的史书上。
只要提到李陵浚稽山之败,就一定会提到管敢此人。
按照史书记载李陵出塞之时,官敢以军侯之职,领一曲之兵随同。
后因触犯军纪被校尉韩延年惩罚,管敢感觉自己受到凌辱,因此投降匈奴。管敢的投降也为李陵和李陵部汉军带来灭顶之灾。
正是因为此人的投降才让匈奴人完全摸清了李陵军的情况,最终让且鞮侯单于下定决心全歼李陵军。
在距离汉朝边塞只有百里的地方,李陵军最终弹尽粮绝,再也坚持不住了,最终选择投降匈奴,韩延年则因掩护李陵而阵亡,随李陵出塞的五千汉军精锐最终活着回到大汉的只有400人左右。
韩奉没想到此时管敢就已经是李陵麾下的军侯了,而且还将与自己有所交集。
“君子,以某对这管敢的了解,此人必会寻些借口,不来龙首山……如此我等怕是要常驻此地!”
韩奉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随后低头看向了舆图。
这时他心中突然想到一件事,很快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长驻龙首山,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他此时突然想到了后世对西羌之乱的记载。
留在龙首山他完全有机会参加平羌之战,他隐约记得此次羌乱之后,就将设置金城郡,随后还会设置西海郡。
这可都是难得的机会,若是被留在西韩,自己完全可以设法征服雪域高原。如今雪域高原的气候环境可比后世好的多,征服难度也小。
……
第二日一早,韩奉先是带人拜祭了阵亡的将士,随后下令拔营。
四日后,韩奉军终于抵达了龙首山隘口。
此时韩延年与李陵两人已经等待多时了。
“下吏拜见韩太守,拜见李都尉!”
韩奉恭敬的向两人行了一礼。
李陵只是随意的回了一礼,与历史记载中所描述的颇为相似。
韩延年则明显热情了许多,拉着韩奉询问仔细询问与匈奴一战的情况。
韩奉当下也把土城一战的情况与韩延年以及李陵言说了一遍。
韩延年连连点头道:“韩军侯果真治军有方啊!”
李陵此时对韩奉的态度也好了许多,不过仍然对韩奉表现的颇为冷淡。
韩奉也不太在意,这李陵本就是性格高傲之辈,据说在长安之时就常常自比霍去病。
韩奉反而对韩延年更感兴趣,在韩奉看来韩延年才是真正的国之英雄有大才之人,李陵不过中人之资罢了。
此时韩奉不自觉的想起了韩延年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