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的第一本书《不用催不用吼的时间管理课》于2021年9月首印上市,同年加印3次,也因此入选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1年第三季度影响力书单”。诚惶诚恐之余,我深刻地意识到,我和伙伴们历时10年在家庭教育一线摸索出的经验方法,不但具有特殊性,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一定是契合了万千家庭的需要,才有机会与每一位读者相遇。

原以为要等很久,我才会开始第二本书的写作,直到我遇到了张盼老师。张盼老师是一位资深策划编辑,我们认识时,她正在策划一本亲子沟通方向的书,于是我和她分享了自己对亲子沟通的一些思考和想法。2021年冬日里那个暖暖的午后,我们两个一拍即合,而我也正是从那天起开始着手第二本书的写作。

是什么原因,让我把第二本书的写作计划提前了呢?这要从我所讲授的父母课程说起。父母课程初级班“亲子之道”,包含“有效沟通”和“情绪管理”两大模块。10年来,课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小故事,而我也特别享受记录学员成长的点点滴滴和喜悦。当我将记录的小故事分享给张盼老师,她无比开心地对我说:“是的,是的!温老师,就是这种发生在一线的小故事,这才是父母们真正需要的!”我平日里记录的小故事,恰好是张盼老师在找寻的,也正因如此,才让这本书有机会在2023年和大家见面。

工作中,我每年都会接触大量的父母和孩子,我看到太多的父母被困在“父母一直说,孩子一直不听”的魔咒中。同时,我也看到大量父母带着“孩子是有问题的,我要改变孩子”的心态来到课堂,学习后他们却纷纷感叹:“原来,孩子都是好孩子,是自己沟通能力不足造成了当下的沟通困境。”

既然和孩子的沟通困境源于父母沟通能力的不足,那么提升父母的沟通能力就成了课程的首要任务。起初,我采用心理学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为父母提供沟通的新方法、新技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留意到这类方法和技巧对有的人好用,对有的人不好用;对于同一个人,有时好用,有时又不好用;还有的人起初用得很好,没过多久又被打回原形……

这种状态曾一度困扰我很久。我不断思考,在亲子沟通这件事上,父母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支持?当父母得到怎样的支持时,他才有机会和孩子实现有效沟通?思考中,课程中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一位爸爸,他从儿子5岁起便对其实行军事化管理。儿子进入初中后,开始拒绝爸爸所有的训练。爸爸恼羞成怒,决定要好好“修理”儿子,让他走“正路”。而他和儿子的关系,也在对儿子的一次次“修理”中变得越来越僵。

在课上的内在探索环节,这位爸爸意外地发现,自己与儿子紧张的亲子关系背后,竟隐藏着自己幼年成长创伤的投射。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哥哥永远都是父母眼中最闪亮的星,自己却如同角落里那颗灰暗沉闷的石子。哥哥应征入伍后,在部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这更让哥哥成为全家的骄傲。每每想到哥哥,这位爸爸就有说不出的委屈和羡慕。他一直渴望成为哥哥,而当自己竭尽全力依然无法做到时,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看上去是这位爸爸在和儿子“斗争”,深层原因却是他常年缺少父母的看见和欣赏而造成的不够自信和没有力量。他对儿子近乎苛刻的要求,实际上源于他对自己的不认可、不接纳。在这之前,爸爸却坚定地认为是孩子有问题,是孩子懒或者叛逆,才让自己在管教孩子上如此被动。当他去面对幼年的创伤,并尝试和过往的经历和解时,他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更体会到了孩子的处境。当他有足够的能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维去看待他们之间“斗争”的起因,他越来越能理解儿子,和儿子的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还有一位妈妈,她因为苦恼女儿动不动就和自己顶嘴,就来参加课程学习。但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她回想起自己7岁时的一个场景:那天,她和小伙伴在外面玩儿,母亲让小她一岁的弟弟喊她回家吃饭。没想到,弟弟不慎跌入池塘,去世了。弟弟离开后,母亲哭喊着,一遍又一遍地指责她。弟弟是因为去找她,才失去了生命,这让她非常恐惧和愧疚。在那一刻,她发誓自己长大后一定要加倍对父母好,要把弟弟没做的事情一并完成。

30多年过去了,这位妈妈忘我地为父母做了很多很多,但父母一直没有开心起来,这让她身心俱疲。加上童年里沉淀下来的那份深深的恐惧和愧疚,让她养成了郁郁寡欢、沉闷无力的性格。女儿恰恰是因为厌烦和嫌弃妈妈整日的压抑和苦闷,才时不时地顶撞妈妈……

在这种状态下,单纯地让妈妈去学习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就如同隔靴搔痒,无法解决妈妈和女儿的沟通困境。当妈妈通过持续学习走出过往阴影,由内而外地真正快乐起来之后,她看到了自己过去给女儿带来的压力和烦躁。随着她越来越多地用孩子的思维去和孩子对话,被理解的女儿也慢慢放下对妈妈的厌烦和嫌弃,开始愿意和妈妈好好沟通。

当看到父母和孩子沟通困境背后这股看不见的“隐形力量”,我感受到:当一个人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就无法真正了解孩子,更谈不上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而通过内在探索,看见自己,并和过往的自己和解,是我们了解自己的起点,更为我们了解孩子,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提供了可能性。

有了这样的发现后,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我开始将心理学的底层逻辑融入原有的课程体系。在讲授沟通方法和技巧的同时,我开始侧重于引发父母对自己成长轨迹的深度探索。随着课程体系的逐步完善,最终我将“有效沟通”的课程体系搭建为觉察力、接纳力、边界力、倾听力、发问力、表达力“六力”沟通法。通过“六力”,让父母真正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本书的内容设计上,我沿用了在一线经过反复论证而固定下来的“六力”沟通法。在此基础上,我也努力厘清“六力”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一个个生活小案例,让大家看到孩子思维活动的同时,也明晰地呈现了“六力”如何像搭积木一般灵活组合,打出漂亮的“组合拳”。当我们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时,我们甚至可以在使用它们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家秘籍”。

那么,在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中,“六力”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图1 “六力”的构成

觉察力是打破我们和孩子沟通中思维惯性的起点。现实中,我们常常还没来得及看清孩子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就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孩子沟通。觉察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山外看山,让我们有机会看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对自己说:“啊哈,亲爱的自己,你又开始用自己的思维在和孩子对话了。”只有时刻保持这种觉察的状态,我们才有机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到孩子的思维和逻辑。

接纳力是沟通中情绪平和的保证。接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我们可以一起来感受这样一个画面:大海里一条游来游去的鱼儿生气了,它愤怒又暴躁地在大海中又踢又踹。这时,大海只是平静地、紧紧地拥抱着鱼儿,用所有的温柔告诉它:我在这里,我接受你所有的状态。假如这条鱼儿是在小水盆里发怒呢?小水盆会不会被鱼儿带动得满地乱转,自己顿时也方寸大乱呢?沟通中,面对孩子任何的“恶劣”表现,当我们进入接纳状态,情绪就会变得平和,这份平和会让我们如大海般稳稳地将孩子托住,给予孩子满满的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可以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双方情绪均稳定,才有机会达成有效沟通。

边界力是确定沟通红线的基点。面对孩子这样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父母是否可以在尊重对方的同时,守住自己的底线?又是否可以在守住自己底线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无论是高高在上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让孩子感受到压抑和愤怒的父母,还是习惯性地对孩子无微不至,在日复一日中丢掉自我而委屈、苦闷的父母,都是在边界力的把握上出了问题。这几年,“和善而坚定”的家教理念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熟知。和善源于父母有接纳的状态,而坚定背后则是父母有边界的姿态。如果说接纳如大海,那边界就是高山。

当我们带着觉察,接纳孩子的真实状态,和善而坚定地坚守着边界,才有可能运用倾听力、发问力和表达力,去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一天早上,一位一年级的小男孩躺在床上滚来滚去,不肯起床。他烦躁地对妈妈说:“我不想去上学!”听到儿子这样说,妈妈非常焦虑和紧张。她心想:“儿子一直不起床,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可怎么办?孩子这么小就不爱学习,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这位妈妈绞尽脑汁想劝儿子去上学时,她突然记起课上学到的倾听和发问,于是她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情绪平和地问儿子:“宝贝儿,告诉妈妈,是什么原因让你今天不想上学呢?”这时儿子说:“妈妈,今天有体育课,我最讨厌体育老师让我们跑圈。”

想象一下,在前一刻,这位妈妈还习惯性地带着自己的经验、思维和判断,把孩子不想上学这件事的后果想象得无比严重,忍不住想去表达、去说服。而当这位妈妈及时觉察,第一时间按下“平和键”,她轻松地避免了一场无效沟通与“斗争”。发问,帮助我们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倾听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发问和倾听的基础上,再去针对性地表达,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为人父母,我们都期望和孩子保持温馨有爱的亲子关系,拥有健康快乐的沟通状态。我并不期待这本书可以解决父母和孩子沟通中的所有问题,但我知道,看完这本书,当你需要和孩子沟通时,一定会有这样的声音萦绕在你耳边:“我”需要觉察,“我”需要接纳,“我”需要有边界,“我”需要倾听,“我”需要发问,“我”需要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六力”是我们借由探索自己,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过程,更是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的起点。这一刻,我知道手捧此书的你,已经准备好开启这样一段自我探索、自我蜕变之旅。唯愿天下父母都可以在觉察的基础上,带着接纳和边界,重重地听,缓缓地问,轻轻地说。

温全燕

202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