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还有这种好事
- 三国:开局让我裁撤刘备?
- 勇敢石头
- 2276字
- 2023-12-12 17:06:20
晚宴前,崔家上百号仆人和侍女开始忙活。
整个院子里人来人往。
崔祺跟着崔均,来到一处书阁,不得不说,世家的藏书确实多。
崔均依次拿出几卷藏书,给崔祺介绍。
这个是孤本,那个是手抄,大多是先秦古籍。
崔祺有着原主的记忆,看小篆或者隶书都不算太难,先秦的古籍也很有意思。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家犹如井喷,有着许多不凡的著作。
相比后汉的文坛,确实丰富多彩。
后汉士人喜欢做赋,辞藻虽然华丽,但缺乏思想,看多了就腻了。
“宜之,你有没有喜欢的名篇。”
这个时候,崔祺满脑子都是刘备,刘备今天去拜见袁绍,也不知道怎样了。
之前两人也有交流。
崔祺和刘备普及了一下,汉末士族、外戚、皇权这方面的知识。
毕竟刘备一腔热血,崔祺怕他过于情绪化。
历史上,刘备来到雒阳之后,投靠的是何进一派,也就是外戚势力。
崔祺想想也能明白。
袁绍代表世家大族,肯定不合刘备的胃口。
刘备有心报效皇帝,但皇帝的代言人是宦官势力,刘备一定不会选择跟他们合作。
正好外戚何进,可堪投靠。
何进是大将军,刘备的好友牵诏又是他弟弟何苗的部将。
投靠外戚势力,算是正常的选择。
这一次,崔祺建议刘备投靠士族势力。
原因很简单,外戚势力的领头人何进,脑子不太好使。
外戚和宦官一样,本质上也是皇权的延伸。
黄巾起义后,士族势力强大,外戚其实该和宦官势力合作,制衡士族。
可何进非常有想法,一心帮着士族清除宦官。
估计汉灵帝,早就被这个大舅哥搞得精神衰弱了。
最终,宦官势力斩杀何进。
紧随其后,外戚和宦官两股势力,都被士族清理了。
商议之下,崔祺选择押宝皇权,让刘备押宝士族,至于外戚,狗都不选。
“宜之?”
崔祺的思绪被崔均打断了。
“你有喜欢的名篇吗?”
崔祺笑了笑:“小弟孤陋寡闻,对文章实在是一知半解。”
崔均摇头:“我看不然,刚刚交谈时,宜之学贯古今,怎么能不通文章呢?”
崔祺敷衍道:“荀子的《劝学》,能提醒人时时勤勉。”
“不错,《劝学》乃是经典,其实某更喜欢研读《尚书》。”
正说着话,有侍女来报:“郎君,晚宴布置好了,请入席吧。”
“好,你去请我父亲。”
“遵命。”
崔均拉着崔祺的手:“宜之,走,咱们一醉方休。”
崔祺:“......”
能不能跟你商量个事,你那个心爱的侍妾还是自己留着吧。
东郭街道上,一辆篷车缓缓前行。
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坐在篷车上,正闭目养神,旁边是一个年轻的女孩。
女孩上身穿着白襦,下身穿着粉裙,外边罩了一身通体的桃红薄纱褂。
看她的相貌,明眸皓齿,肌白似雪,头上一把华丽的梳子珠光宝气。
即便没有这把梳子装点,她也是不折不扣的美人。
女孩时不时掀开车帘,看看外边的风景,又好似怕激怒父亲,也不敢多瞧。
马车上坐着的这位,是都尉冯芳,也是早已内定的助军右校尉。
冯芳的岳父是大宦官曹节,虽然岳父早已不在人世,但他仍属于宦官势力。
这个曹节和曹操的曾祖父曹节并不是一个人。
曹操的曾祖父曹节为人仁厚,这个曹节却是杀伐果断之人。
曹节在世时,协助皇帝杀了外戚窦武和士族领袖陈藩。
冯芳作为其女婿,没有什么选择,只能选择继续效忠宦官势力。
一旁坐着的,是冯芳的女儿冯妤。
汉代,女子在史料中不常被记载,而冯妤因为美貌,多次被提及。
冯芳轻启双目,看着女儿,暗暗叹息。
如今皇权风雨飘摇,宦官势力岌岌可危。
女儿如此美貌,又生在自己这样的家庭,总感觉不是一件幸事。
冯芳平日里禁止女儿出门,生怕被人觊觎,但总把这丫头关在家里也不是办法。
正好今日赴崔烈家的晚宴,也好带着女儿欣赏歌舞。
冯芳之所以这样带着女儿出来,也是想练练女儿的胆气。
女儿天生懦弱,又没有什么心机,家中侍女都能随便拿捏她。
如果以后嫁人,指不定要受什么欺负。
“妤儿,一会儿记得带上面纱,就坐在为父身边,知道了吗?”
“知道了。”
马车缓缓停下,待御者摆好小凳,冯芳走下马车,冯妤在后相随。
崔宅的侍从见了,急忙告知崔均,崔均快步来迎。
众人一起进门。
崔均看了一眼冯芳身旁的女子:“冯都尉,家中预备着陪酒的歌姬,你怎么还自己带啊?”
冯芳目光凄冷地看着崔均:“不需多言。”
崔均被冯芳一看,感觉浑身透凉,身上的文人风骨荡然无存。
父女在厅堂首座坐下,一左一右,本人不说,外人也看不出他们的关系。
“父亲,我有些怕。”
“怕什么?一会儿好好倒酒就是了,注意礼仪。”
冯芳的对面,坐着崔均,崔均身旁,是一身赤红锦袍的崔祺。
“这是谁?竟然这般俊俏。”
冯妤听到冯芳夸赞,也将目光投向了崔祺。
“确实一表人才。”
冯妤更多的心思,是欣赏厅堂的摆设和布置,冯芳则专注于打量崔祺。
“不行,这人总让人感觉太狡诈,算不得良配。”
再看看周围,赴宴的全都是年轻武士,冯芳不知何意。
“家主到!”
随着一声唱和,崔烈自后门步入,站在主位之上。
众人起身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
众人落座。
冯芳拱手道:“崔公,今日宴请某,为何这么多的生面孔?”
“都尉,这些都是崔家子侄,刚刚自家乡来的。”
冯芳有些不悦:“既然是崔公家宴,为何宴请某?”
崔烈笑道:“都尉,听闻你最近正在招募兵马,我崔家有部曲四百人,想加入麾下。”
冯芳阴沉沉一笑,自己奉命招募千人,因要留出一些空饷,实际打算招募七百人。
崔家一下子推到自己手里四百人,真不知道助军右校尉部,将来是姓冯,还是姓崔。
“崔公,如此多的兵马,芳一时难以消化。”
“不需都尉担心,这四百兵马,所有给养,我崔家来出,只是记在都尉名下。”
冯芳心中一喜,还有这种好事?
崔烈指了指崔祺:“这是小侄,给你做个主簿,怎样?”
崔祺半起身,微微一拱手。
冯芳拱手:“崔公如此慷慨,芳不敢拒绝。”
“好!”
话音一落,侍从唱道:“添酒!开宴!”
PS:历史上,冯妤也叫冯方女,冯芳和冯方是不是同一个人,存疑,但这是小说,作者也不是历史学家,故事里将两人合并为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