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会想,如果没有那抹微笑,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模样。
初中时,我极度厌学,死活不去学校,父母做生意本就很忙,无奈之下,只好把我送到乡下爷爷家。
坐在后座,微微敞开车窗,父亲掌着方向盘,专注地看着前面的路,我看着窗外的风景走神,窗外林立的高楼逐渐变矮,阳光下晃眼的高层玻璃消失,来到稀稀落落的村镇。
看着逐渐绿起来的田野,高矮不一的平房,我不由感到心胸舒畅,进村的时候,我看到几个孩子在泥坑里抓鱼,一个满脸黄泥的女孩抬起头和我对视了一眼,眼睛十分干净,她叫黄妮,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
爷爷家靠着街道,我时常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村里的孩子们玩耍,看得出来,他们很快乐,但他们看我的眼神总是很奇怪。
与城中的学校相比,我的孤独丝毫没有减少,只是一个人孤零零的。
但那时黄妮清净的眼神经常让我想起,她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
有一天,她来爷爷家里找不小心打进来的羽毛球,主动对我说话了,我以为这样皮肤像泥土一样黄的农村姑娘说起话来会有一种土地的厚重感,但她话语轻轻,如同微风拂柳。
自此我们就算认识了,她经常来找我,我很高兴,终于有了一个朋友,但我心里隐约想到我在他们眼中奇怪的样子,她和其他朋友的关系可能变得不好。
我把心里的忧虑告诉她,她却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一起钓鱼,一起看电视,一起在田野里追逐风的足迹。
我一边享受与她的快乐时光,一边也担忧着她被村里的孩子孤立。
后来,我不得不离开,父母觉得我恢复得不错,要把我送回城市读书,我恋恋不舍,约她在门口见面。
她劝我好好学习,我想到以后没有她的日子,或许会变得十分孤独,毫无乐趣,心里想着,不由地眼眶噙满泪水,视线变得模糊。
我不知道她哭了没有,只是转身离去的时候,她的嘴角仿佛微微后咧,露出一个美好的微笑,在并不白皙的脸上,像淡黄的菊花,隐世不出却充满温暖的智慧。
后来回到学校,父母生意出了问题,母亲失业在家,虽然经济来源少了一些,但我却意外地发现家庭关系和睦了不少。
我在学校里也逐渐变得正常,交了不少朋友,老师们说我变了很多。
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想起她,像张爱玲说的,她成了我心里的一抹白月光。
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所大学附近,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两年,也已经结婚了。
我在大学门口看到她的背影,心跳骤然加速,疾步走过去,害怕自己认错了。
走到前面看了一眼,很眼熟,我觉得就是她,于是过去搭话,问她还记得我吗?
她脸上闪过一丝诧异,说不太记得我。
我问她是不是某某村里的,她惊讶地问我怎么知道。
我告诉她,那时候我们在村里一起玩,我从城里的初中暂时休学,和村里的孩子们也格格不入。
她回忆起来,脸上绽放出开朗的笑容,我知道她想起了我。
我们聊了很久,我得知她正在上大学,邀请她去家里坐坐,但她拒绝了,我心里犹豫要不要告诉她,自己心里一直想着她当年对我的微笑。
好几次,话到了嘴边却没能说出口,只好作罢。
重逢后,我们很快又分别,两个人笑着挥挥手,算是分别了。
回家的路上,我想,当年她未必真的露出了我心中那抹美好的微笑,只是我自己内心作祟,在孤独的世界里追寻被关心的感觉,以为终于有人在意我了。
时至今日,我再也没有想她,那抹美好的微笑,也湮没在如海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