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雁滩子

第二天早晨三点半的闹钟响起,王一猛躺着静了三四秒后爬起,穿好衣服,那边巴尔思仍在呼呼大睡。

这人睡觉是真死啊。

王一猛把闹钟拿过来拧好发条,放在巴尔思的耳朵边响着。

两三秒后,巴尔思猛然坐起,蹬着眼睛看了看四周,把闹钟拿过来关掉,傻傻的蹲在那里。

“你也真能睡下去!”

王一猛说着去刷牙洗脸。

帐篷外月光如水,斜挂在西南方向,空气潮湿,都是大草原的味道。

铁钼尔已经起床,正把那匹拉车的老马牵过来准备套车。

这匹老马从三岁起来到家里已经十六年,那年巴尔思才两岁,乌兰图雅还没出生,虽然年纪有点大,但铁钼尔决定让它在家里养老。

蒙古人没有杀狗杀马的习惯,即便它们自然死去,也不会吃肉剥皮。

铁钼尔左手轻轻抖动缰绳,右手掌紧贴着马屁股,不时轻推或手掌离开马屁股调整方向,“退……”

随着铁钼尔的指挥,老马一次性退入车辕内。

铁钼尔把马鞍上的两个圆扣套入车把手上,用两个插销锁死,防止脱落。

王一猛把车盘锁套在马脖子上并系紧绳子防脱落,弯腰从马腹下拉过抱肚带子挂在车把上,踮起脚尖,把用宽皮带做的马后座套到马屁股下方(马拉车后退时,这个三角形的宽带就受力了),将马尾巴拿出,伸手取下开车棍横放在车头,大车套好完毕。

“你的屁股昨天被磨烂了,今天就不要骑马了,你来赶车吧!”

铁钼尔说着拿过一个厚厚的草垫子,放在车头前面。

铁钼尔这么一说,王一猛才想起自己的屁股昨天骑骣马时磨烂了,昨晚洗澡时在木桶里蹲下去,尾巴骨处被磨烂的地方沾水,痛的他猝不及防,喝了几大口水。

被提及,王一猛不由自主地伸手摸了摸菊门……

咦~~

磨掉皮的地方还隐隐发痛,但不粘手了,说明结疤挺快。

按理说昨天晚上自己的运动量那么大,今天早晨起来该周身酸痛才对啊,怎么感觉不到一点酸痛和微微的疲劳感呢?

“巴尔思呢,怎么还没出来?”

铁钼尔牵马拉车朝放狼夹子的地方走去,见巴尔思还没出来,眉头一皱。

“我刚才叫醒他了,我再进去看看!”王一猛转身回到蒙古包,果然巴尔思又在呼呼大睡。

王一猛伸手拿过镜子,把裤子脱下来撅着屁股,镜子对着菊门上方,反身勾头查看,顿时愣住了,尾巴骨处被磨破的地方,结疤的很快,淡淡白色痕迹,伤口虽没完全长好,但比普通人恢复的要快很多。

这么快?

我的身体这么变态?

王一猛惊喜。

按照正常人的身体来说,像这种磨掉油皮的伤三天左右都能痊愈,而自己只是一夜的时间,伤处就结疤了,愈合速度比常人快很多,这……

这算挂吗?

王一猛挥舞了一下胳膊,胸大肌没有疼痛感,反而有点胀胀的想要宣泄的感觉,刚才摸菊门时,大腿和屁股也紧实许多。

王一猛懂了,重生后自己这具身体变强了,别人锻炼需要两三天才能缓释的肌肉酸痛,在自己这一夜就完全恢复了。

怪不得昨天晚上洗好澡穿内衣,感觉内衣有点紧有点短,应该是身高和肌肉都在生长。

王一猛这次直接把巴尔思拽起床,趁他刷牙洗脸的时间,喝了一大碗奶茶,抓一大把奶豆腐和奶渣子放在口袋,出门前又割下一大块风干的牛肉干,这让巴尔思感觉他这不是出去放狼夹子,是出去逃荒。

三人一起把狼夹子捞出,放在黄羊皮里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到大车上。

装好车,铁钼尔回自己的蒙古包,出来时身上背着一把16号挂杆枪,王一猛和巴尔思也都各自背上弓箭,腰刀和掏捞棒槌,走哪都是要带着的。

铁钼尔和巴尔思骑马,王一猛赶车,三人带着两条契丹犬,在天蒙蒙亮时到达大雁滩。

王一猛还是第一次来到大雁滩子,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春末和夏天雨水多的时候是大雁,野鸭子,天鹅的天堂,现在芦苇荡里干枯,是草原狼的天下。

芦苇很深,四周布满狼的脚印和粪便,一阵风吹来带来浓烈的狼骚味,干枯的芦苇叶子发出“哗哗”响声,让人觉着有点瘆得慌,好像随时能从里面冲出一群狼的感觉。

在大雁滩子北边六七里处,是一条人工造的东西大土坝,有十几里长,那年草原上下起十年不遇的大雨,这里发了大水,一个从内地刚来的领导狗屁不懂的一声令下,数万名知青一起上阵,在这修建了一条大土坝,至今一点作用没起过,却成为旱獭的理想居住地。

这几年旱獭成灾,与这条二十多年前修的大土坝不无关系。

当年知道这条土坝就是瞎费人力后,工程被叫停,新来的那位领导要面子不能拆除,后来他因错被问责,这条大坝就成为后继领导们的警示牌,也不得拆除。

当初是几万知青奋战一个冬季从别处拉来泥土建造而成,就算拆除也费时费力,索性就留着以儆效尤。

“阿爸,怎么不放火烧了这芦苇荡,把狼都给烧死?”

王一猛站在马车上朝芦苇荡里面眺望,又一阵风吹来,芦苇摇晃,感觉里面似乎有无数只眼睛在盯着自己三人。

“你以为我们不想啊,以前也放火烧过,一点也没用。这地方太大了,这边刚一着火,那边它们就溜了,想要把这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团团围死,没有一个营的人马和数百条大狗根本做不到。”

铁钼尔骑在马上眺望四周寻找下夹子的地方,接着说道。

“而且烧火时,它们就往下风头跑,它们身矮贴着地面几乎呛不到烟,而人马站在下风头根本撑不住烟熏。”

“有一年连队组织数千名知青拿着棍棒,配合有经验的牧民前来围剿狼群,当时我也在,我带领一个小组在下风口,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着的这附近。”

“上风头东南方向的火刚着起,芦苇荡里面住着的大大小小几十个狼群就开始往下风头撤退,站在这里能明显看到,芦苇荡里就像是游鱼般的芦苇攒动,朝这边来了。”

“我们几十个人当时那是既紧张又兴奋,既想狼群从我们这里过,又害怕从我们这出现。别的小队也都是这样的心情,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狼群在芦苇荡里行动,它们所到之处,带着芦苇晃动,犹如鱼群在水里,带起一条条波纹。”

“就在我们举起棍子,抓住狗威准备迎敌时,狼群却突然距离芦苇荡外几百米的地方不动了,仿佛是消失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