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皇帝的老丈人

五月下旬。

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率领西南道兵马两万余人,穿过雁门关进入代州境内和耶律敌禄的骑军汇合。

两军合兵一处共三万多人,其中契丹骑兵一万余人,室韦、女真等仆从军两万人。

随后,辽国大军向忻州方向开来。

得知消息的卫王符彦卿,立刻让人快马禀报给皇帝,同时请求增派兵力支援。

符彦卿麾下驻守忻州的人马不足两万。

而且骑兵只有华州节度使史彦超率领的两千多人。

因此符彦卿希望皇帝能增派一部分步、骑到忻州协助防御。

柴荣自然明白这事的紧要性,当即同意派兵增援,但让哪位将领带人前去,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攻打晋阳城正处于关键时刻,一时间抽调不出合适的人选。

柴荣为此询问了张永德的意见,想让他从殿前军中举荐一个。

张永德倒是很快就给出了人选。

“内殿直都指挥使李奕,他在高平一战中颇为勇武,且据臣所知,他的骑射本领在殿前军中,也是超群拔类。”

“先帝在时,曾有殿前诸班比射,李都使用两石强弓,以骑射百步外皆中,颇得先帝嘉勉。”

“此番辽国驰援晋阳,卫王若想拦住他们,守城并无大用,唯有交战于旷野。”

“殿前军的诸将中,论骑射和勇武,李都使正当盛年。”

柴荣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就这样,增援忻州的任务落到了李奕头上。

“陛下让我领兵支援卫王?”

李奕没有想到皇帝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

更没有想到向皇帝举荐自己的竟是张永德。

自己和张永德又不熟,他没事举荐自己干嘛?

就算要推也是推赵匡胤出来,毕竟他和赵大的私交不错。

但这些事情都无关紧要了,反正都是出来打仗的,跟谁打不是打?

李奕不相信契丹人都是铜头铁臂,还能砍不透射不穿捅不死吗?

他娘的,干死他丫的!

……

渡过汾水向北数十里,就到了忻州境内,越往北见到的景象就越荒凉。

再向北翻过五台山,穿过忻定盆地后,就是大名鼎鼎的雁门关。

自从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屏障后,雁门关便成了中原阻挡辽国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如今北汉投靠辽国称侄,雁门关对于契丹骑兵来说,就像是自家的大门一样,来去自如。

这日下午。

后周禁军的人马出现在忻州城南十几里外。

正是李奕带人前来支援卫王符彦卿的。

“李都使,距离忻州城不远了,要不要先派人去通知卫王一声。”

李奕扭头看向身旁说话的人,对方是个中年汉子,满脸的络腮胡比马仁瑀还要茂盛。

这一次支援卫王符彦卿,马仁瑀并没有跟着一起,他带着内殿直剩下的人马,留守护卫在皇帝身边。

而柴荣给这支增援队伍任命的副将就是眼前这中年汉子。

李奕点头道:“有劳王都使去安排。”

“末将遵命!”

看着对方的背影,李奕若有所思。

这中年汉子名叫王审琦……没错,就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那位。

不过如今的王审琦还没和赵大熟识到称兄道弟的地步。

两人之间的交集主要来源于赵大他爹赵弘殷。

想想也知道,在高平之战前,赵匡胤只是禁军中的一个小人物。

义社十兄弟里的好几位都比赵大军职要高。

比如这王审琦,先前是东西班都虞侯,现在是铁骑右第二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曾经还做过他手下的东西班行首。

而十兄弟里军职最高的是李继勋,高平之战前已经是散员都指挥使了。

并且李继勋此时已经年近四十。

说他们和赵匡胤结拜为兄弟那不是扯吗?

后世对于义社十兄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甚至于是否真实存在都没有确切的证据。

最早的记载都是在赵匡胤死了不知多少年后才出现的。

后周太祖郭威搞了个“十军主”,赵匡胤也搞个“义社十兄弟”。

郭威黄旗加身称帝,赵匡胤也黄袍加身。

这模仿的也太到位了……

事实上。

李奕穿越到现在都没听说过赵大在军中有什么十兄弟。

他之前没得罪赵家时,好歹跟赵大还算亲近,有没有义社十兄弟这事,他还能毫无知情?

要说唯一能和赵大称得上亲如手足的只有石守信。

两人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就像是李奕跟马仁瑀的关系。

李奕觉得就算是真有义社十兄弟存在,起码也是等赵匡胤当上殿前都虞侯再说。

那时柴荣决心整顿禁军,赵大在其中出了大力,借机拉拢一批人在身边,倒还说得过去。

“唉,什么时代都要拼爹!”

李奕心下有些感慨。

后世都说赵匡胤是靠自己的本事获得张永德的赏识和举荐。

这才能被柴荣给重用。

这句话确实没错,但却是正确的废话。

禁军中有真本事的也不少,比如李奕自己,凭什么就他赵大能得到张永德举荐?

还不是因为他有个好爹!

或许是由于赵弘殷死的有点早,没有在赵大称帝这事上起到直接的助力。

很容易让人忽略了他的存在。

这些年来,赵弘殷虽一直都在中高层位置徘徊,跟张永德、李重进这等后起之秀比差得远了。

但架不住人家资历够深,从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开始,就一直在禁军中任职。

历经后晋、后汉和后周三朝的动荡。

赵弘殷根本没受到太大影响,他在禁军中的人际关系可是杠杠的。

张永德他爹和赵弘殷私下都有交往。

也就不难解释赵匡胤一个小校能结交张永德这个后周太祖的女婿了。

这些事都是李奕穿越后才逐渐弄明白的。

仅靠史料中那些模糊不情的记载,其实很难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

不过现在这些事都不重要了。

李奕已经跟赵大在同一起跑线上,军职也就比他爹稍低一些。

人脉带来的助力已经很有限,更别说还是身处于乱世之中。

比得终究还是谁的硬实力更强!

如今他至少能有和赵大拼一拼的资格了。

……

没过多久,军队终于抵达了忻州城下。

忻州城坐落于忻定盆地的山脉断阙处,辽国从代州南下的必经之地,素有“晋北锁钥”之称。

整个城池规模不大,但所处位置很险要,四面城墙依坡而建,外围一圈护城河,易守难攻。

若不是北汉的忻州监军李勍,杀了刺史赵皋、以及契丹派遣协助守城的大将杨努瑚。

后周军就算能拿下忻州也势必要付出巨大代价。

此时,忻州城门紧闭,城墙上有不少人驻防。

虽然提前派人通知了城内,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有人从城墙上坐吊篮下来,检查过凭证后才放进城。

“将军就是内殿直的李都使吧?听闻李都使阵斩伪汉主将张元徽,大破伪汉军的骑兵,今日一见果然英武不凡!”

李奕刚骑马进入城内,迎面便快步走来一个文官打扮的人。

听对方的语气竟颇有吹捧亲近之意。

可李奕并不认识他是谁,有些疑惑的看向王审琦,对方摇了摇头,显然也不认识。

大概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那官儿连忙自我介绍道:“下官乃忻州刺史李勍。”

他口称下官,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

但事实上,不论是李奕都指挥使的军职,还是唐州团练副使的加衔,品阶上都要比刺史更低。

哦,原来是这货……李奕不免打量了他一眼。

这李勍看上去四十岁左右,颌下长着一撇山羊胡,体格略显干瘦,一副很寻常的文官做派。

李奕倒是想不到这家伙竟能干出杀掉刺史和契丹大将的事情。

听说他把跟着契丹大将一起来协防的几百名契丹骑兵也一并诱杀了。

事后举城投降了后周,柴荣诏授他为忻州刺史。

这李勍也是个不可貌相的狠人呐……

李奕客气道:“李刺史谬赞,末将愧不敢当。”

寒暄了几句,他又道:“不知卫王在何处?”

“哦,瞧我这脑子……”李勍告罪一声,“下官正是奉卫王之命来请李都使前去议事。”

“那有劳李刺史带路。”

“李都使请随我来……”

……

符彦卿暂时住在忻州城的衙署内,李奕被直接带到了衙署的前厅。

一进到厅内,见到里面已经站着不少人,大半都是戴盔披甲的武将。

其中向训、白重赞和史彦超三人,李奕跟在柴荣身边见过几面,其余的人他就不认识谁是谁了。

李奕行礼道:“末将李奕拜见卫王!”

“有劳李都使率军来援。”

符彦卿并没有穿戴盔甲,而是一身锦袍搭配幞头帽,看上去像是一脸和蔼的老者。

或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露出来的鬓角白了不少,但身体倒是还十分硬朗。

李奕连忙道:“此乃末将分内之事!”

符彦卿微微颔首:“不知李都使此番带来多少人马?”

“末将麾下有骑军九百人,步军三千二百人,步、骑共四千余人。”

“好!”符彦卿环顾左右抚手笑道,“来的都是禁军的精锐,实在是一大助力。”

“这次本王定要让那辽国兵马有来无回!”

说着,他又对李奕道:“你带来的步军暂且交由本王的副将统一调派,至于那九百骑军则由你亲自率领。”

“末将遵命!”

李奕回了一句,便识趣的退到旁边的行列中。

随后,符彦卿开始和众将讨论起战事来。

在场的都是沙场宿将,李奕的资历还比较浅,自然没有多嘴插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不过他的注意力大多还是放在了符彦卿身上。

这位是真正的五朝老将,历经梁、唐、晋、汉、周五代,据说十三岁时就能骑射,二十出头就做了吉州刺史。

他年少时曾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亲从卫士。

如今是后周唯一活着的异姓王。

但相比于这些。

符彦卿在后世更出名的却是他的另一重身份:皇帝的老丈人。

不仅三个女儿全都是皇后,而且还横跨后周、北宋两朝。

大概也只有华夏历史上的最强老丈人独孤信能压他一头了。

正所谓——

“一家三代皆封王,两朝三后九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