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仙洞衣

不论我们如何猜测,这个谜底很快就要揭晓了。

确定没有危险后,众人一起爬上铜人,很轻松的就将最外层金色外壳打开。

里面是一套规模小一些的四方盒子,底座跟金色外壳相连。

果然啊,这玩意儿根本就不是棺材,连一个成年人平躺都放不下,看上去更像是个容器。

尤其是内层的金属盖子,竟然是镂空的,轻松就可以拿起来。

从镂空的部分往里看,这套棺椁只有两层,并不像曾经听闻的报道中的佛祖舍利那样,有五层六层那么多。

没有套娃,处理起来轻松不少。

看清最内层所为何物的时候,所有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内部根本没有古人尸骸,只有一身摆放整齐的衣服。

在这次下地倒斗之前,我就听说过有种墓,叫衣冠冢。

里面没有墓主尸体,而是存放墓主生前的遗物,来代替墓主下葬。

这么看的话,眼前的这么大一座唐墓,只是衣冠冢吗?

四眼这时候开口,问道:“这衣服,看起来怎么像道袍啊。”

张道爷点了点头:“你小子没看错,的确是道袍。”

沈归也跟着说道:“唐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那个时候经济繁荣国运昌盛。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佛教和道教同时都很盛行,如果是有背景,尤其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和尚道士,死后也会得到很高规格的下葬。”

听完他们的解释,我更关心的却是另外的问题,直接开口问道:“这玩意儿值钱吗?你们说的这个道袍,大概能值多少钱啊?

沈归回答道:“像这种整套,而且又保存完好的古代服饰,在古董中属于稀有物品,可遇而不可求,价值不菲,特别具备收藏和展示价值。”

话锋一转,朝着张真人说说道:“道家之物,您是权威,给大伙讲讲这道袍的来历吧。”

张道爷低头端详一番棺中道袍,便说道:“你们看,这件袍服的颜色是紫色。所以,这是一件‘天仙洞衣’。”

“官服以紫为尊,世人有这种普遍认知,是从唐宋时期开始的。紫色作为高级的服色,并不仅限于官服,帝王‘赐紫’的做法也被用于道、释领域。”

“道家以紫色道袍为最上等,可以理解为对紫微星的崇拜,朝廷以赐紫色道袍,来定义那些位高权重的修道者。”

“道教盛行的古代,历史上,多位帝王都层招纳道士,进入宫殿任职,为帝王造天书、烧仙丹。修道之人,也就有了官职等级划分。”

“普通的道士,着青衣道服,也被称之为常服,高等级的道士则穿紫色的道服,紫色道袍被称为天仙洞衣。”

“紫色,是一种很神奇的颜色。接近于玄和黑,其色彩代表修仙和天道,体现了高级的身份;同时,紫色没有红色那么艳丽,不会压制象征天子龙云的黄色,也利于区分君臣上下。”

我算是听明白了,感情这紫色的道袍,是帝王赐给有官衔的道士的。就说么,提到这方面,道爷咋这么兴奋,这是专业对口了。

不知道咱的这位真人活在唐代,能给封个什么官。别到时候一进宫,把人家后宫三千给霍霍了。

沈归却眉头紧皱,沉声说道:“天仙洞衣不假,可这座墓,就显得更奇怪了。”

“墓里放一套紫袍,又是衣冠冢,这乃是皇室的极高规格下葬礼遇,这说明墓主人,在唐代肯定是鼎鼎大名的某位道家高人。”

“怎么看现在的架势,却专门为此人安排了一场死后炮烙之刑呢?这是要在他死后,把尸体烧成灰不成?”

我听得入神,不由的插嘴问道:“是啊,要真是个罪人,为啥不活着的时候给剐了?死后烧一身衣服算怎么回事……”

这些疑问,此刻无从考证。

整座墓没有碑文,没有陪葬品,除了几尊炮烙铜人,甚至可以说是座空墓。这让人怎么琢磨都想不通。

只有四眼特别高兴,咧嘴直笑:“墓里没古尸不是挺好的吗?省得吓人呢。要真打开棺材,里面有个上千年的骷髅头子,多恐怖啊。“

这个时候,也没人关心墓主人究竟是谁了。

唯一能判断的是,这里更像是某种惩罚死人的刑场,或者说,像是焚尸炉。

我看大家都不动弹,有点着急,忙问道:“沈领队,既然这里没有别的宝贝,道袍又挺值钱的,干脆扒货走人吧。”

沈归不住摇头,说道:“且慢拿货,这里没想象中那么简单。”

他没有让大家动棺椁中的道袍,而是翻身下地。绕着铜人转了好几圈,重新观察起来。

还用手电,对其敲敲打打拍了一拍,确定其内部传出的声响。

足足研究了六七分钟,才说道: “我知道问题所在了。并非古墓中不能有生物,不能有昆虫,但是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条件。”

“尤其是这种巨型的飞蛾,也就是鬼齿蛾,他们虽然盛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但必须要有水源,且温度适宜,才可以繁衍生息。这座墓室,显然并不具备潮湿有水源的特点。”

“不但没水,还异常干燥。那么,它们是怎么形成如此规模种群的?”

沈公子的分析,倒是提醒了我们。的确,无论是蚊虫飞蛾,都需要水源才能繁衍。

这里是生火烧尸体的地方,哪儿见得到一滴水啊?

可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空的衣冠冢可以忽略不计,这里最特殊的,就是铜人炮烙柱了。

如果藏着一些隐秘,也必然跟这些大铜人有关。

沈归一边让众人暂时离开半空悬棺,一边吩咐说道:“既然这几根柱子是烧火的刑具,可以试着发挥它们的作用。”

“重启炮烙之刑,点燃铜人,来看看会发生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