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到田间走一走,脚踩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一不小心还会滑倒。大雨过后,田间的绿更浓了,空气更清新了。庄稼作物的叶子上和杂花野草上都是晶莹剔透的雨珠子,像露水一样。田间到处都是蛙鸣,我太喜欢听它们的合唱了,这是田间多么美的歌声。
田间的茄子、辣椒、西瓜、西红柿、黄瓜,被雨水洗得更亮了。岭地上,因雨水的冲刷,土壤里的花生和地瓜,有的都裸露出来了,花生的皮还很嫩呢,地瓜浅红色的表皮被洗刷得好干净。河水上涨了,滚滚流淌的浑浊河水中,偶尔会看到有杂草、折断的树枝、花生植株漂在水上随着水流而下。
如果是暴风骤雨,有时村里的电线会被刮断,电线杆子也被刮歪,那就面临停电了。晚上,点燃蜡烛,昏黄的蜡烛的光不会照亮整个屋子,尽管屋子也不大。雨势最急的时候,屋子还会漏雨,不止一处漏雨。屋顶上漏下的雨不断地滴在屋子里的泥土地面上,急忙拿几个碗或者盆放在各处接雨。那时候的房子差不多都这个样,但即便是破屋烂墙,也是温馨的小屋,是充满着温暖回忆的家。
雨后的山更青了,也更近了。站在胡同口,感觉远处的山更清晰了,比平时看起来更近了。山顶上的黑云脱离了山,慢慢飘走了。
雨后在田里摘辣椒,必须脱了鞋,每走一步脚就陷在湿滑的泥土里,辣椒叶子上的水不断地蹭在衣服上,最后衣服湿透了。摘了好久,摘完了几袋子辣椒。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村人来说,雨是珍贵的。但是雨水过少或过多,又会引发旱涝灾害,能够“知时节”的“好雨”毕竟少。像是花生、地瓜是不需要浇灌的,因为是在岭地上,就是想浇灌也没井没水。但是土豆、玉米和各类蔬菜则是需要浇灌的,尤其是蔬菜,需要勤浇灌。那时候哪有现在的浇灌设备,都是人力浇灌,要不就是一桶一桶从田间的窄小井里汲水浇菜园,要不就是两个人在水车两侧使劲不停地摇着手柄浇灌,再不就是一个人始终弯着腰不停地上下压木棍浇灌。这都是费时费力的浇灌方式,哪像现在这样省事又效率高。
那时候,我一个小小的孩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像个憨厚的老黄牛一样,像不惜力气一样,哼哧哼哧挥汗如雨浇菜园,像个愣子一样不知道累,也不知道歇歇。汗水不停地顺着我的脸颊留下,汗水渗进眼里,眼睛疼得厉害。我的脸被盛夏炙热的太阳无情地烤晒,晒得黝黑。不止是脸,浑身上下都是黝黑的。我从小在田间干活,皮肤被晒伤被晒黑也是自然的事情。只是,当时我太老实了,只知道干活,也愿意干活,哪想到什么晒不晒的,哪想到什么累不累的。只要是干农活,我一干起来就停不下来,也不知道累,虽然实际上身体本能求救它很累。比如,有一次,我在田间干完活,浑身是泥土,回到家,累到连晚饭都没吃,一头倒在床上睡到天亮,身上的衣服也没脱,身上的泥土也没洗,就那么保持着从田间回来的样子倒在床上睡了一整个晚上,连醒都没醒过。那时候我仅是个小学生而已,那时候我唯一喜欢的两件事就是读书和下地干活。其实,到现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