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火塘边

那年月的山里人家,每家都会有一个火塘。在屋檐底下,土墙旁边,挖一个小坑,镶上几块石头或断砖,塞给它一些捡来的柴禾木疙瘩,它就慢吞吞的燃着,不太旺也不会熄灭,象老人嘴里的烟锅,正所谓“慢吞吞的暖烘烘”,因此老人们一到冷天就离不开它,不仅因为暖和,还因为它是一个暖暖的伙伴。

在电灯还没有点亮小山村的年月,火塘就是山里人的电灯、电视……漫漫长夜,屋外除了山林就是黑夜,人们围在它的旁边,借着朦胧的光,或闲谈,或补纳,伴着毛烟和老酒,度过了多少孤寂的长夜;在它的旁边,野兽的哞叫、风雨的呼啸是那么遥远;在它的旁边,我们仿佛是最初走出丛林的祖先,第一次知道我们可以互相依偎在一起。

小小的火塘是一个家的中心。每一个客人到来,先请他在火塘旁边坐下;天冷的日子,它把所有人拥在自己旁边。一切都围着它——家人、牲畜、灶头、草药罐、两只脚的三脚架、汗浸浸的盐块,还有过世已久的亲人,当我们入睡,他们还在已经熄灭的火堆旁轻轻说话、叹气……

它决定着家里的一切大事小事,儿婚女嫁、生日祭日、田地坟地、山林河流、鸡猪、种子,起房盖屋的日子哪一天吉利,什么日子开荒种地才会丰收……

在它的旁边,男人们轮流传递着烟筒,重新塞好一撮毛烟,揩一揩烟筒嘴上的口水唾沫,传给下一个,然后又继续那些关于猎枪、野猪的话题;女人们的话题总是菜地,猪鸡……

白天它静静的睡觉,睡在墙角熏黑的墙角的面庞下,盖着冷冷的白灰的被,等着干活的人们一个个回来。傍晚,首先是牛铃声来到了村口,老牛踩得泥泞的村路直呻吟;孩子的吆喝着,象大人一样喝斥着不听话的牛,严厉而温柔;然后是母亲,她背回一座猪草的小山;最后进来的总是父亲,每天当他将生活的担子重重扔到地上,夜已经黑得象锅底一般。

被风雨揉练、被田地坡洼、被猪鸡牛羊折腾了一整天的人,终于能坐在火塘旁边,放下卷了一天的裤脚,烘烘冷得几乎麻木的手,烤烤潮湿的衣服,此时的火塘,红红的火苗如同在欢笑,木柴发出的噼拍象是掌声,每一张脸儿红扑扑的。

每当这时,我们全家人围着它坐在一起,黑狗也挤进来,蜷在你的脚旁边,头和尾巴弯成一圈,它也喜欢听人家闲白。锣锅呼呼喘气,屋里阵阵老猪脚的香气;烟筒咳嗽不已,讲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闲话;还有湿柴被烧着的滋滋响,看得见水汽在逃离……每当这时,外婆又开始讲她的老掉牙的故事,我依旧听的津津有味,外公依旧嘲笑她的老封建,黑狗认真的听着,有时会打个喷嚏。

夜渐深,柴禾越来越短,白灰越来越多,外婆故事成了一缕淡淡的烟。火塘困了,想要闭上它红红的眼,那个少年,下巴倚在膝头,用一根小木棍轻轻搅着它不让它睡。可是它实在太困了,轻轻动一动象一只不耐烦的大懒猫,只是溅出几缕火星;那时的我呀喜欢凝视着那火红的深处,那里仿佛有一个晴朗、遥远的天空……

火塘,因为你,才有儿孙满堂;因为你,才有牛羊满圈,因为你,才有岁岁平安。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你,在家屋的正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