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台传
  • 吴晓波
  • 1880字
  • 2024-11-04 21:35:40

仁岸与盐商

千里赤水河,茅台镇是一个重要的地理节点,以上为上游,以下至丙滩为中游,再往下到合江为下游。

云贵高原是中国第四大高原,海拔只有400多米的茅台镇是群山之间一个奇特的“谷底之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又形成了特殊的气候条件,这里是整个贵州省最为炎热的地方。当地人告诉我,盛夏的时候,这里的户外温度可高达40多摄氏度,把一个鸡蛋放在街头石板上,没过多久便熟了。当地有谚语:“六月六,晒得鸡蛋熟。”仁怀曾经的县府所在地中枢镇(现中枢街道),距离茅台镇仅十多公里,常年温度比茅台镇要低4~6摄氏度。

千百年间,酷热难耐的茅台镇,一直是仡佬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耕居之地。事实上,作为云贵高原的一个偏远小山谷,在明代之前,无论在文字记载还是在文物上,茅台镇都没有完整的、可以考据的演进史。

它的命运的第一次改变,发生在清代的乾隆年间。

乾隆十年(1745年),云贵总督张广泗上书朝廷,奏请疏浚赤水河。他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贵州所产的铜和铅运出去,二是把四川的盐运进来。中国历代盐铁专营,贵州市场的盐大多来自北面的四川。

赤水河疏浚工程开始于当年的十一月,竣工于第二年的闰三月,用银三万八千余两,疏通68处险滩。工程完成后,赤水河成为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而茅台镇则是水运的终点和陆运的起点——川盐在合江装船,一路上行500余里到茅台镇,再卸船转为陆运,分运至贵州各府。

当时,川盐入黔有四条通道,这一条路程最短,运输成本也最低,其川盐输入量一度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一。茅台镇作为水陆转运的枢纽,被称为“仁岸”。当时有一百多艘盐船往来于这条运输线,每船载盐约万斤,每百斤比原人工马驮节省运费一两银。《仁怀直隶厅志》载:“川盐每岁由河运至仁怀茅台村登陆贩卖,源源接济,至今盐价较平,开河之力也。”[14]

“仁岸”的出现,让沉寂千年的茅台镇突然兴旺了起来。当年控制西南盐业的是陕西商人,随着盐路的开通,大量秦商涌入茅台镇,因商贸发达,这里一度还改名为“益商镇”。遵义籍清朝诗人郑珍有诗写道:

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

盐运到茅台镇后,山高路险,全靠人工搬运,于是就有了专以背运盐为生的“盐巴佬”。其运盐生涯苦不堪言,极其凄惨

赤水河码头停靠的运坛船

盐运的规则、购盐证、护照

郑珍是道光年间的儒士,他与莫友芝一起编纂的《遵义府志》在地方志学里名气很大,被梁启超评价为“天下第一府志”。他生活的年代距离张广泗疏河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正是茅台镇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他在《遵义府志》中援引《田居蚕室录》记载道:

仁怀城西茅苔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其料纯用高粱者上,用杂粮者次之。制法:煮料,和曲,即纳地窖中,弥月出窖熇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又通称大曲,酒一曰茅苔烧。仁怀地瘠民贫,茅苔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5]

郑珍(1806—1864)

郑珍有一首更出名的诗,把盐与酒都写了进去,诗名就是《茅台村》:

远游临郡裔,古聚缀坡陀。

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

迎秋巴雨暗,对岸蜀山多。

上水无舟到,羁愁两日过。

关于茅台酒的最早地方文献记录,出现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贵州巡抚爱必达所著的《黔南识略》里。他在“遵义府仁怀县”条下写道:“茅台村,地滨河,善酿酒,土人名其酒为‘茅台春’。”“春”是古人对烧酒的通称。

而第一个酿酒作坊的商号也出现在这一时期,名为“偈盛酒号”,关于它有两个确凿的史料。

其一是近世发现的一部编撰于1784年的茅台村《邬氏族谱》,里面有一幅家族聚居地的地形图,其中有一个标明“偈盛酒号”的烧房。

其二是1990年在毗邻茅台镇的三百梯村发现了一块路碑,上面刻有“清乾隆四十九年茅台偈盛酒号”的字样(乾隆四十九年即1784年)。

历史图片中的茅台“偈盛酒号”与“大和烧房”

此外,在一个叫杨柳湾的地方,还发现了一座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化字炉,上列捐款名单中,有一户为“大和烧房”。

贵州名士、清末名臣张之洞的开蒙老师张国华也曾游历茅台,他写过三首以《茅台村》为题的竹枝词,从中可以透视当年的茅台景象:

黔川接壤水流通,俗与泸州上下同。

满眼盐船争泊岸,巡栏收点夕阳中。


一座茅台旧有村,糟邱无数结为邻。

使君休怨曲生醉,利锁名缰更醉人。


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

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

通过这几首竹枝词,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目睹”当时的茅台镇:这里是川黔水道的必经之地,习俗与繁华的泸州别无二致。载满食盐的木船挤满了河道,两岸都是比邻而立的烧房。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南的商贾尽欢畅饮于四处的酒楼,醇香四溢的茅台酒随着他们的来往,被贩运到千里之外。

在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已有不下20家烧房。到19世纪40年代前后,茅台镇的烧酒产量约为17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