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再回小刘庄

在麦收完毕,夏播也结束的第三天,朱大帅骑着他那辆雅马哈摩托车来到小刘庄。在摩托车的后做架上有两箱酒和两条烟。另外在后备厢里还放着一个照相机,他今天就是来炫耀这件宝贝的。

.别看朱大帅在学校时表现出富有的姿态,其实他父母对他是十分严格的。虽然在生活方面满足他的需求,却从不把钱交到他手里让他任意消费。他父母从一些报上看到,一些高干子弟对金钱肆意挥霍,花天酒地,最终导致孩子深陷泥淖不能自拔。惟恐儿子也像这些孩子一样步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朱大帅的父母也是费尽了心血。

从进入粮站这几天,朱大帅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钱不是易来的,当他捏着几张用汗水换来的钞票时,他明白了父母对他的教诲,明白了父母能给他富裕的物质生活,是因为父母有这个能力。而父母离开了自己,他有什么能力养活自己呢?所以,他要寻求一条自食其力,能让自已立足于世的生存之道。

当他为自己的人生规划未来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个姑娘,就是他同学的妹妹刘冬月。这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不知为什么,在他对.“美”这个概念开始有模糊认识的时候,心里就对城里的姑娘产生了很深的成见。要么涂脂抹粉,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要么脸色苍白,如行尸走肉让人心惊胆颤。当他见到刘冬月的第一眼,他就认定这就是自己要找的付合自已理想的女人。因为刘冬月身上有一种城里姑娘所没有的那种大自然付予的美。

人生于世,无钱不行,虽然钱不是万能,但离了钱也万万不能。朱大帅深知此理。他去他朋友魏冬生家,决不能像读书时那样空手空脚,但他在粮站工作这几天的工资买了照相机。要买去朋友家带的礼品,身上已无分文,只能向母亲伸手了。当聪明的外科大夫听儿子说要去小刘庄朋友家时,麻溜地把上个月的工资交给了儿子。

不巧的是,当朱大帅来到魏冬生家门口时,却发现那两扇被风雨侵蚀得残缺不全的木板门已上了铁将军。他只好来到冬月家。冬月母亲正在筛着有土的麦子,见家里来了个推摩托车的年轻人,心里有些发慌。摩托车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乡村的人们出行普遍骑的是自行车,即使在县城,骑摩托车的人也寥寥无几。再加上他穿得又很体面,冬月妈就把他当成了大干部。

于是她就问:“你是不是走错了门?找俺村谁啊?”

朱大帅支住摩托车,自我介绍说:“我是魏冬生的同学。你闺女冬月我认识。

冬月妈一听来人能报上女儿的名字,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她急忙从屋内搬出那张矮桌和马柞,让朱大帅坐下。又拿岀暖瓶和碗,并在碗里倒满了水。朱大帅见冬月妈是个干净利索女人,又见碗上无一丝垢物,便放心喝了几口。

冬月妈听朱大帅把他家的背景介绍过,不禁赞叹地说:“

好有福的孩子,哪像俺乡下的年轻人,砸一辈子坷垃。”

两人正说着话,刘继祥扛着锨进了家。他见大摩托车,心感惊异,看来人时,却笑了,这正是在胡家屯粮站给他撑伞买包子的年轻人。

两人寒喧过,朱大帅便从摩托车上解下一箱酒和一条烟。把酒和烟放在矮桌上。

刘继祥说:“来就来吧,还带酒带烟,让你泡费了。”

刘继祥这样说着,在心里就琢磨:与这个年轻人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为什么给他买这些贵重礼物呢?其中缘由只要年轻人知道了。他问妻子:“怎么没见冬月?”

妻子说:“冬生把她叫走了,去干啥?我也不知道。”

刘继祥对朱大帅说:“中午不让你走了,咱爷俩喝一杯。你给我买包子的情,我还记着来。”

朱大帅笑着说:“好的大爷。”

冬月妈说:“我去弄几个菜,你俩喝酒吃。”

冬月妈说罢,就走岀院门。

朱大帅与刘继祥聊着天,心里却盼望着能尽快见到魏冬生和冬月。

此时的魏冬生和冬月正在村西的红薯地里。

红薯秧己遮掩了大地的皮肤,一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绿。这是小刘庄的一类地。小刘庄的人祖祖辈辈就是吃着这片地的红薯度过一生的。

当人们濒临饿死,吃到红薯又与死神说再见的时候,谁能知道是明朝商人陈振龙历尽磨难将第一根薯蔓从新加坡引入中国的吗?这个“红薯之父”让食不果腹的中国人添饱了肚子,生命得以延续。

当有另一种食物即能添饱肚子,又能满足口感的时候,人们就对红薯感到厌烦了。因为用这种作物做出的食物已达不到人们对口味的要求。

从1981年开始,魏冬生要永远告别这种作物了。他吃够了用这种作物做的“胶皮饭”。

这几天,魏冬生总在琢磨,在一类地的红薯田里种上玉米。无论这种间作方式可行不可行,到秋天再见分晓。

父亲知道了肯定不同意这样做。一旦玉米出苗拔节,会使匍匐生长的红薯因失去光合作用,使秧蔓慢慢变黄,最终导致枯萎而死亡。

他要秘密地完成这项其他人不敢做的“壮举”。

他把冬月也叫来,共同完成这项“壮举.。”他一边拨开秧蔓一边用镢刨窉,冬月就把玉米种扔到窝里,两人急急忙忙地干,一直干到中午才大功告成。

半月以后的一天,魏老三来到红薯地。当他看到地瓜垄上又长岀玉米苗时,心头顿时升起一股无名之火,不容分说,拿起镰刀就把没膝高的玉米苗割得一颗不留。

当然,当时的魏冬生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他只认为只要把种子撒到地里就能收获。

魏冬生和冬月从红薯田回到村里,冬月说:“去俺家吃罢。妈可能已做好了。”

魏冬生也不客气,跟着冬月进了她家院子。看到那辆摩托车,魏冬生就知道是朱大帅来了,并且还带来了烟酒。看来这家伙要对冬月展开“追击”了。

冬月走进屋,礼貌地叫了一声“哥”,便到她“闺房”去了。

魏冬生见桌子上摆着两个单调的青菜,便跑到周光泰的超市赊了一包糖酥花生米和二根香肠。

朱大帅说:“我买了一台照相机,咱照张合影吧。”

魏冬生很高兴地表示同意。他跑到院子里,推开冬月的闺房,说:“朱大帅带来了照相机,要给咱照相了。”

冬月高兴地跑出闺房。

朱大帅选的背景是那棵石榴树。魏冬生蹲在石榴树下,冬月羞涩地抿嘴笑着,红了脸,犹豫着也蹲在魏冬生一侧。朱大帅把照相机放在矮桌上,他也跑到石榴树下,挨着冬月蹲下来。冬月见自己被两个男人夹在中间。又立刻换到了魏冬生的右侧。相机这时咔的一声响了一下。

从此留下了这张合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