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师范生

1913年春,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读书。1914年二三月间,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被编入预科第三班。毛泽东在预科读了半年,直到这一年秋季才被编入本科第八班。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了4年多,1918年6月毕业。

毛泽东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从来不坐人力车,不上戏院看戏,不到馆子里吃东西。他的俭朴在学校是出了名的。

那时,师范学校学生的膳宿等费用都由学校供给。毛泽东在长沙师范学校的这几年总共只用了160元钱,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花在订报上(当时订阅费是每月1元),用剩余的钱买了许多书籍和杂志。初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时,学校发了一套青色呢制服,这套衣服,他穿了好几年,直到褪了色、破了洞也没舍得换掉,总是补一补又穿上。除制服外,他常穿一件灰色布长袍和一条白布单裤。冬天,他就在外衣里面加穿一套旧夹袄;夏天,他减去里边的旧衣裤,而那条白布单裤几乎四季都穿。一些和他关系很熟的同学打趣地说:“你的算术运用得好,冬天用加法,夏天用减法。”后来,毛泽东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时仍然穿这件灰布长袍。毛泽东从入师范学校到毕业就用了一套蓝色的旧被褥,那是湖南一般农家用的大布套被,棉絮又旧又硬。毕业后,这套被褥又伴随他到北京、上海绕了几个圈子,最后跟他回到长沙,一直用到完全破烂、一点儿不保暖、无法再用了为止。毛泽东的鞋袜也很破旧,夏天没有袜子穿,布鞋也是破的。

毛泽东的这种俭朴的生活习惯不仅体现在衣着方面,其他方面莫不如此。每个星期天,学生回校赶不上吃饭的,可以去厨房自由补餐。厨房里有剩饭剩菜,但都是冷的。一般情况下,晚归的同学总是三五相邀去吃炒菜,只有毛泽东打点儿冷饭冷菜,一人单坐一桌,悄悄地吃完。

在第一师范就读期间,毛泽东非常注重锻炼身体,磨炼自己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

学校的浴室旁边有一眼清凉的水井,毛泽东常来这里洗冷水浴。清晨,当学校几百名学生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毛泽东早早就起来,穿好衣服,带上罗布浴巾,来到水井边。他用井架上的两个吊桶一桶接一桶地打上井水,倒在身上,接着用毛巾使劲地擦拭全身,擦后又淋,淋了再擦,反复一二十分钟,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穿上衣服后,他接着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活动身体,直到天色发白了,才回教室学习。

毛泽东最初洗冷水浴是在夏天。到了冬天,纵然天空飘雪、池水结冰,他仍然坚持,从未间断。

1918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为毛泽东。

同学们问他为什么这样。毛泽东回答,洗冷水浴好处多:第一,有益健康,冷水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筋骨的强健;第二,有助于勇猛精神的培养。冬天里拿一桶一桶的冷水往身上冲,没有勇气的人是办不到的。有几个同学曾跟着毛泽东洗冷水浴,但天气一冷,有的同学就不来了,最终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坚持到底。有同学不解地问:“天寒地冻,我们把冷水往身上泼,觉得很难受,你是否也感觉难受呢?”毛泽东答:“洗冷水浴最初感觉是难受的,但是不下决心是过不了这个关的,因而也就收不到洗冷水浴的乐趣和实际效果。这个过程是由勉强到不太勉强,再由不太勉强到不勉强,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不会感到难受和怕什么困难了,人的意志就会得到锻炼了。”毛泽东青年时代养成的冷水浴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直到晚年,他也坚持不用热水洗澡。他说:“冷水浴对锻炼身体的确有很好的效果。我虽年纪大,不能搞冷水浴,但每天洗澡不用热水,只在冷水中加一点儿热水,使水温达到微温的程度,也不坐在浴盆里洗,只用水淋到身上,再用毛巾使劲擦洗。我觉得这样洗澡比一般洗澡的办法好得多。一般洗澡的办法只有清洁的作用,我这样洗澡的办法,除有清洁的作用外,还有锻炼身体的作用。”

在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除了坚持每天早晨洗冷水浴,还经常进行其他形式的锻炼,以磨炼自己的意志。风浴、雨浴、日光浴就是其中几个项目。

在第一师范学校后面的山上有一个运动场,那是毛泽东和同学们用勤劳的双手、花费了很长时间开辟出来的。这个运动场可以用来踢球、赛跑和进行其他体育活动。有一次,大家正玩儿得高兴,忽然天降大雨。大家纷纷四处找地方避雨,只有毛泽东一个人没有走。他脱去上衣,站在运动场上让大雨淋。在雨中,他一边挥臂做伸展运动,一边不断拭抹脸上影响视线和呼吸的雨水。毛泽东不止一回这样做。有一次,当同学们问他这样做有何意义时,毛泽东回答:“这是天雨浴,可以增进一个人抵抗风雨侵袭的能力。”

在炎热夏天的中午,同学们常常分散在寝室、自修室或操场树荫下午休,有的看书,有的聊天,有的睡午觉。毛泽东却独自走到学校后面的山上,脱去衬衣,赤膊在太阳底下走来走去。这是他进行日光浴的一种形式。他时常到湘江里游泳,然后躺在平软的沙滩上休息,让太阳晒遍全身,晒10多分钟后,又跳到水里,然后再回到沙滩上散步、晒太阳,这是他进行日光浴的又一种形式。

冬天,北风呼啸。毛泽东会乘时走到校外空旷的地方,或爬到校后的妙高峰上,脱掉棉衣,只穿薄薄的衬衫,让寒风直吹,并且迎着寒风做跑跳运动。他把这种活动称为“风浴”。

毛泽东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十分注意锻炼意志和胆量。

一个盛夏的夜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岳麓山下的蔡和森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蔡母一听,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儿——这个时候来人,准是有什么急事!她连忙去开门。门开了,从外面闪进一个人,浑身透湿,头发和衣服都沾到了身上,脚底下一会儿就流了一大摊水。在这电闪雷鸣之夜,毛泽东顶狂风、冒暴雨,独自一人爬上岳麓山顶,又跑下山,来到蔡和森家。蔡母忙问出了什么事。毛泽东不慌不忙地说,此行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胆量,体会《书经》中“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的意境。

野外露宿对于毛泽东来说也是锻炼勇敢和胆量、克服困难、磨炼意志的好途径。他经常邀集朋友到学校后山的君子亭,岳麓山的爱晚亭、白鹤泉和湘江中的橘子洲头等处露宿。有一年暑假,毛泽东与蔡和森、张昆弟住在岳麓山爱晚亭里,各自只带一条毛巾、一把雨伞和随身的衣服,每天只吃一顿蚕豆饭,既废朝食,也无晚餐,每天除了锻炼,就是读书、看报及讨论、思考问题。当夜幕降临、百鸟归巢的时候,他们还在那里高谈阔论,直到夜深人静、都疲倦了,才各自找地方,相隔一定距离露宿到天明。有一天清晨,几个游人来到岳麓山,见庙旁露天的一条长凳上睡着一个人,头和脚都用报纸盖着,觉得奇怪并议论起来。游人的声响吵醒了睡着的人。只见他动了动,坐起来,收拾好报纸,起身就走了。此人正是毛泽东。原来,夏夜山上蚊子多,毛泽东是用报纸挡好睡觉。这种露宿活动既锻炼了他的耐力,也为他节约了住宿开支。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的锻炼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身体的锻炼,也有意志的锻炼、能力的锻炼、品格的锻炼,为他日后参加革命实践、南征北战和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曾经豪迈地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时,毛泽东常对同学说,读书,不但要善于读“死的书本”,而且要善于读“活的书本”;不但要会读“有字之书”,而且要会读“无字之书”。这“活的书本”,这“无字之书”,便是群众,是社会实际和社会实践。

1917年的一天,毛泽东从《民报》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有两个青年决心徒步周游全中国,并已到达西藏附近的打箭炉(今四川康定)。他看了很羡慕,也很钦佩,很想效仿这种做法,只可惜一没有钱,二没有闲,不能马上去做。后来他想:没钱,可以借“游学”这种旧形式来解决;时间不够,就先从湖南境内游起吧。这时正赶上学校放假,好朋友们几乎都离开了学校。7月中旬,毛泽东邀请当小学教员的朋友萧子升进行了一次“游学”。

所谓“游学”,本是旧社会一些有志于读书的人用来寻师求学的一种方式,但也有一些落魄文人利用“游学”给人家写字、作对联谋生。当时,许多人看不起这种行为,认为只有没出息的读书人才做这种事。毛泽东则不以为然,他是借此进行农村社会考察,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各地的历史变迁、地理概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力求“周知社会”。

他们身上几乎分文未带。为了解决旅途中的食宿问题,他们遇到学校、商店、大户人家,就用红纸写两副喜庆的对联给人家送去,人家就会给他们饭吃,或给他们几个钱,或留他们住宿。他们有时也根据别人的需要,帮助抄写一些文字,以得到旅途中所需要的盘缠。毛泽东曾诙谐地对萧子升说:“穷秀才有穷秀才的办法。”

有一次,他们看到远处有一家店铺。毛泽东对萧子升说:“到那里去送副对子,餐把饭总会搞得到手。”已经饿得饥肠辘辘的萧子升懒懒地说:“哎呀!我是一步也起(走)不得了……这样吧,在这里把对子写好,我来写,你去送,搞点儿吃的来,有了精神,我们再赶路。”于是,萧子升大笔一挥,写了一副“老套子”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毛泽东笑了笑,捧着对联走了。

过了一会儿,萧子升看到毛泽东空着双手回来,便问:“怎么搞的,没有找到施主?”

原来,这是一家药铺。老板是个郎中,铺子的招牌是“益民药铺”,他要悬壶益民,可送去的对子是要人家发财致富的。毛泽东和老板谈了几句,觉得不合适送这副对联,就回来了。

萧子升听后乐了:“看来世界上的事情还真有点儿复杂咧!好!那就另写一副:‘慈心济世 妙手回春’,怎么样?”毛泽东说:“也还好。我们先去药铺吧,那位老板答应请我们吃餐饭呢。”

来到药铺,老板先让他们写个“益民药铺”的招牌试试。写完一看,字写得很好,老板又拿出几张上好的宣纸,请他们写几张条幅和几副对联。写出来,老板一看更高兴了,决定索性把药铺里面的大牌匾全都换了。花了一两个小时,一切都弄妥帖了,老板才让毛泽东和萧子升进去吃了几碗冷饭,给了20个铜板。

他们在湖南安化县城查阅了安化县志,看了农民起义烈士墓,调查了清朝黄国旭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还到一些贫苦农民家走访,到安化县劝学所拜访所长、当地的饱学之士夏默庵先生。夏先生喜欢吟诗作对,性格高傲,毛泽东两次求见都被拒之门外,但毛泽东并不灰心,当他第三次登门求见时,夏先生终于开门相见。夏先生挥笔写下:“绿树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放在桌上,以试来人学问深浅。毛泽东见后,随即写下:“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夏先生看完,连声称赞,并留毛泽东长谈,最后还赠给毛泽东8块银元。

毛泽东和萧子升在“游学”过程中实在找不到食宿时,就吃山楂和野果,露宿在野地里或寺庙里。有一次,他们露宿河堤时,毛泽东风趣地说:“沙地当床,石头当枕,蓝天为帐,月光为灯。”并指着身边的一棵老树说,“这就是衣柜。”顺手将包袱、衣服挂在了树枝上。睡前,萧子升要去河边洗脚,毛泽东笑着说:“你还要保持绅士的习惯呀!你是一个要饭的绅士哩!”

萧子升有时放不下当教师的架子,每次向别人问路时,都要先咳嗽两声,整一整衣服,再上前问话。他在路途中借宿求食只愿意找大户和富户,不愿意去小户人家,因为有时会碰到尴尬的场面,甚至遭白眼。毛泽东却不管什么人家,都能态度谦和地上前打招呼。毛泽东热心访贫问苦,特别是对于贫苦的农民,更是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毛泽东曾回忆说:“农民给我们吃的,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都受到款待和欢迎。萧子升却放不下架子,只写对子,不送对子,我帮他听差,只好去送对子。人家拿钱,一块也好,一串也好,我总不争,不受对子、只拿钱的,我就不要。一共搞得光洋80多块。”

8月16日,他们回到长沙。为了纪念这次“游学”活动,二人特意穿着旅行时的衣服和草鞋照了一张相作为留念。这次“游学”,毛泽东徒步走过五县城乡,步行近千里,历时月余,写下了许多笔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师生们传阅了他的笔记,都纷纷称赞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