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抹抹深蓝色的天坛
- 我们一起穿过文化的奇幻之旅
- 水墨丹青隐士
- 1260字
- 2024-07-01 13:53:30
我们从故宫馆藏的《海错图》中看到了鱼虎、鲈鱼、海和尚、人鱼、海豚、海月等神奇的海洋动物,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在北京故宫的旅程。离开故宫后,接下来,我们一家人将来到明清两朝皇家“祭天”和“祈谷”、“求雨”的专用场所——天坛。
第二天早上,阳光明媚,因为天坛就在我们住的宾馆附近,所以过了几分钟后就到了天坛。
天坛,原名为“天地坛”,现在我们又叫它为“天坛公园”,天坛位于首都北京的南边、北京故宫的正南方偏东的城南边、北京中轴线的南段东侧、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路的东边,并且天坛与地坛遥遥相对,而且紧邻北京中轴线,可见天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一座北京城内重要的历史建筑。天坛公园最外面是一座高高的围墙,隐隐约约的,我们能看到、天坛里面最重要的一座建筑,也就是祈年殿最上面一层的蓝色殿顶,宛如一抹青青的深蓝色与深蓝色的天空融合在一起,穿过三座红色的宫殿大门,就进入到公园里面,进入后我们就感受到了天坛宏伟的气势,因为整座天坛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也是世界上目前现存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整、形制最为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1月1日,天坛正式改名为天坛公园,并开始售票,对外开放。
书包里的墨白悄悄、小声地告诉我和妹妹:“小成、小玉,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间,永乐皇帝朱棣下旨仿照南京天地坛的规模开始建造北京的天地坛,在明朝初期,我们中国人是把天和地放在一起祭祀的,所以以前这里建造完成后就被叫为‘天地坛’。到了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间,嘉靖皇帝朱厚熜因为推崇‘四郊分祀’,也就是将天、地、日、月分开来祭祀,于是他下旨决定把天、地分开祭祀,另外在北京城的北郊建造一座方泽坛用来祭地,也就是现在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上的地坛,今天又叫地坛公园,同年间,嘉靖皇帝下谕旨:‘南郊之东坛名天坛。’从此天地坛就被正式改名为‘天坛’,并且天坛也从此正式成为明清时期、两朝皇帝专门“祭天”的场所。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间,工匠们又在大祀殿的原址上开始建造大享殿,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八月间,大享殿建造完成。从此开始,天坛内的建筑就被分成了两组,南边是圜丘坛,北边是大享殿,冬天皇帝就在圜丘坛祭天,春天就在大享殿祈谷。”
我们进入天坛公园后,感受到了整个建筑群宏伟的气势,而且天坛内也有许多圆形的建筑,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它整体的布局和建筑设计的理念是北圆南方,体现了古人的天体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的天圆地方。天坛由内外两重坛墙围绕,并将天坛里面分为内坛和外坛。除了位于坛内西南角的斋宫、神乐署两座建筑外,天坛内的其他建筑许多都集中分布在贯穿整个坛内南北的主轴线上,也就是天坛内的中轴线上,北端是祈谷坛,主要有祈年殿、丹陛桥、宰牲亭、神厨、长廊等建筑,南端是圜丘坛,主要有圜丘、皇穹宇、回音壁、宰牲亭、神厨等建筑。
我们在游览天坛的过程中,看到了天坛内的祈年殿、祈年门、皇穹宇、皇乾殿等许多建筑上都用了蓝色的琉璃瓦顶,可以说天坛内的许多地方都有一抹抹和天空一样的深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