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丽塔:注释本
-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 小阿尔弗雷德·阿佩尔注释
- 2513字
- 2024-02-22 19:04:00
序言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美国出版(一九五八年)数十年以来,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经典。这个注释本对始出版于一九七〇年的注释版本再次进行了精心修改和校正,意在为广大读者,尤其是大学文学课程所用。本书基于我本人有关《洛丽塔》的教学和写作经验,经验表明许多读者都对亨伯特·亨伯特的语言和诉说,而非对他伤害洛丽塔和违反法律的行为感到困惑。他们的畏惧感并非没有来由;《洛丽塔》的确是自《尤利西斯》(一九二二年)和《芬尼根的守灵夜》(一九三九年)以来最为引经据典和玩弄字眼的小说,如果说它错综复杂和不断递进的写作方式令我们想到此前任何小说,那应该是那本最令人捉摸不定的作品,赫尔曼·梅尔维尔的《骗子》(一八五七年)。正如对待乔伊斯和梅尔维尔,《洛丽塔》的读者试图了解其“大意”,而同时又要挣扎着对付由深奥的素材和精雕细琢的丰富文笔结构所带来的难题。这一版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这些局部问题,并展示这些问题如何构成了小说的总体设计。无论是“导言”还是“注释”都不试图全面诠释《洛丽塔》。
这些注释关注大学生的特殊需求,指出了许多种典故和暗指,涉及文学、历史、神话学、《圣经》、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早就不再时髦的作家(例如梅特林克)比更熟悉的名字得到了更多关注,有选择性地对比参照纳博科夫其他作品中同样或相关的典故和暗指(一种迷你语词索引)会有助于将《洛丽塔》置于更宽广的语境,而且我希望会对未来的批评家有所帮助。小说中许多最为重要的主题都通过简要的对比参照勾勒出来。鉴于亨伯特的语言非常特殊,而且其范围还因为他杜撰的许多混合词而扩充,因此我追溯了双关语、生造词和喜剧性的词源,还有外来的、古体的、少见的或不寻常的词也都加以定义。虽然有些“不寻常的”词也出现在大学生常用词典中,但为方便起见还是加了注。我并没有指出所有的新词(例如truckster(1)),但是许多本当一目了然的新词还是加了注,因为快速移动的目光很可能会错过这样一个双关语所依赖的元音(世界上读书飞快的人啊,注意了,《洛丽塔》不是你们的书)。由于许多美国学生只懂一点点法语或干脆不懂法语,因此基本上文中所有的法语都译成了英语。读者可能会认为有几处加注多此一举;我自己就记得还在读大学二年级时,看见课本上提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时还注释说是“著名美国将军(一八八〇至)”,我当时很恼火。然而,常见的也许结果会是暧昧不清的,例如,《洛丽塔》里有一处,亨伯特提到他的第一任妻子瓦莱丽亚“埋头看着Paris-Soir”(第五一页)。一九六七年在斯坦福大学一个有八十位学生的课堂上,我曾经问他们是否知道Paris-Soir是什么,结果有六十个学生不知所云,二十个学生推测那是一份杂志或报纸,但是没有人具体知道那是一份专门刊登下流报道的报纸,也不知道这个细节表明了瓦莱丽亚的愚蠢以及亨伯特对她的蔑视。一九六七年,大多数学生都知道“zoot suit”和“crooner”是什么;现在就不同了,所以才加了注(一九九〇年西北大学的一百名学生中只有十二名能够定义crooner和zoot suit,这是“人文学科危机”上一条新的皱纹)。有几条注释预设的前提是,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会是另一个时代的深奥学问(见注释148/1)。
“导言”大部分都出自我此前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纳博科夫的木偶戏》第二部分[《威斯康星当代文学研究》,第一五六卷,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一日,第二五至三二页。《丹佛季刊》,一九六八年,《三季刊》,一九七〇年])。有几条注释改写自《威斯康星当代文学研究》上的两篇文章以及我对纳博科夫的访谈(见全部注释条目的参考文献)。第一版完成于一九六八年,除了最后有关《爱达或爱欲》暗指的注释发表于一九六九年,但是出版过程中难以预料的事情使其延迟了。与此同时,卡尔·R.普罗菲出版了《洛丽塔解锁》(一九六八年)。普罗菲和我是两个着魔的猎人(见注释108/2),各自独立研究,但有许多相似的发现。除了那些一目了然之处以外,我也尽量指出了那些他的发现先于我的地方。
《洛丽塔》的原文采用了一九八九年的佳酿版本(Vintage),包含许多随时间推移逐渐修改的内容,有些在注释中也指明了,所有修改均得到了纳博科夫的同意。如同一九五八年美国第一版,这个集注本最后有纳博科夫的“后记”,应该与“注释”和“导言”一起阅读(“导言”会准确地告诉读者这一程序)。
由于“注释”篇幅较长,且位于小说正文之后,读者应该考虑如何最佳使用这些注释的问题。熟悉《洛丽塔》的老练读者可以将“注释”视为独立篇章,但是聪明勤奋的学生如果一直前后翻阅对比原文和注释会感到头晕。比较平衡的做法是先读完一章,然后再来读相应的注释,或者反过来也行。然而,读者应该自行决定哪种方式对自己最合适。在更为理想的情况下,这个版本应该分作两卷,原文一卷,注释另一卷;两卷放在一起,才方便同时对照阅读。查尔斯·金波特在他的《微暗的火》序言(一九六二年)中提出的解决方法与这种安排最为接近,读者被指向他合情合理的评语,考虑到他神智错乱,这更了不起(本书第LXXXVII页)。
虽然这个文本有大约九百条注释,但一部作品最初的注释版绝不应该被视为“终极”版本,笔者不会如此自诩。就其本身而言,《洛丽塔:注释本》是第一部在作者生前出版的现代小说的注释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桶的故事》(2)。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有时会接受我的咨询,有时也会对注释评论一二,他的贡献之处均有说明。他要求我指出有几处他对《洛丽塔》的诠释并不一定与我的诠释相符,我已经尽量指出了这些地方;然而文学典故和暗指则被认为是准确的,在一九九一年第二版中新发现的每一处典故和暗指都同晚年的纳博科夫再三核对过。
该版本——现在,如同一九七〇年一样——类似于《微暗的火》可能会有的模样,如果可怜的约翰·谢德能得到机会评论查尔斯·金波特的评注的话。当然,对金波特和小约翰·雷的创造者撰写的小说进行注释和编辑的人可能又会被当作另一个虚构,虽然他最多也不过是象征性地近似于这些男士而已。但是注释者的确存在;他是位退伍老兵、祖父、教师和纳税人,而且不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杜撰出来的。
(1) 意为“卡车”。
(2) A Tale of a Tub,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的小说。该小说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故事”主线,另一部分为其中穿插着的各种题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