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崇祯的猜疑

其实,从他穿越过来的第一天,就已经激活了金手指。

一个游戏系统。

人物、背包、地图、百科、商城······

和他猝死之前玩儿的晚明游戏界面一样,而且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关键,他竟然继承了之前的游戏数据。

当他看着满背包的刀枪盔甲、火绳枪、燧发枪、栓动步枪、各种火炮和辎重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五百四十万两银子,心中又喜又忧。

喜的是这些物资本就是为了打造一支铁军,逐鹿天下用的。

特别是五百四十万两银子,那是他海外贸易一笔一笔赚回来的。

说多不多,大约整个辽东一年的军费。

说少不少,足够自己在明末的死局里打出一片天地,成为一方诸侯。

忧的是自己身陷囹圄,若找不到破局之策,恐怕出师未捷身先丧了。

背着逃兵的身份掉了脑袋,可惜了这么多的物资。

华夏国运也就更无法扭转。

所以他在过去的三天时间里,一直盯着系统里的百科。

他把这两年的历史看了个遍,方才想出了这么一条破局之策。

如果无法救自己一命,那就只能靠着背包里的火器,炸开牢门,武装囚犯,在诏狱里掀起一场暴乱,希望自己能趁乱跑出去。

但此计更危险,不到万不得已,定然不会使用。

田敦吉给小弟留下满满一屉饺子,便收起食盒,站起身来。

“小弟,我自会尽力帮你把三件事办好,你等我消息。”

“多谢大哥。”

田敦异向自己的大哥郑重地拱手,自己能不能从诏狱里出去,就看大哥的了。

之后的几天里,田敦异一边复盘自己的求生计划,一边筹谋未来的规划。

春节已过,现在已经是1642年。

距离1644年3月北京城破,大明灭亡,还剩两年多的时间。

时间紧迫。

自己必须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打造一支铁军。

才能在乾坤逆转之时,把清军死死堵在山海关。

而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先打造一个根据地,铸造军火,攀科技树,发展海外贸易。

这个根据地,自然不能在北京。

他打开地图,看着大明的海岸线,开始沉思起来。

如果能活下来的话,这个根据地,应该选在哪儿呢?

······

乾清宫,养心殿。

崇祯面前摆着两摞奏疏。

一摞是御史言官们的奏疏,要求追究王朴、吴三桂、马科等人的兵败逃遁的责任。

特别是王朴和田敦异,决战首逃,致使全军溃乱,被清军击破。

必须即刻将两人斩首示众,明正典刑。

一摞是吴三桂等总兵的请罪奏疏。

虽为请罪,但字里行间矛头却都指向洪承畴。

对于王朴和田敦异,却多有明贬暗褒之意。

若非王朴率军首先突围,十三万明军恐怕早已全军覆没。

崇祯看着面前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问道:“松锦大败的真相,你们兵部调查的如何了?”

陈新甲连忙回奏:“启奏陛下,微臣早先已派人去了宁远,询问相关人等,也去狱中提审了总兵王朴和国舅田敦异等人,大致还原了战事真相,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此次大败,似乎皆因洪承畴所致。”

“难道京中的传言是真的?”崇祯不由皱眉。

“陛下,常言道,无风不起浪,此次洪承畴用兵,却有颇多诡异之处,也不怪京中颇多流言。”

见崇祯没有回应,陈新甲接着说道:“前者,锦州被围许久,朝廷屡次催促洪承畴派兵解围,但他却一直推脱兵少,要求调各镇精兵,一同北上。”

“不过当时清军主力并未到达战场,辽东军力足以解围。”

“后朝廷于各镇调兵,汇集十三万大军,他方才出兵,但满清却同时发国内精兵十二万,到了松锦战场。”

“到达松山之后,他不听劝告,放任清军劫我粮道,将大营扎在我军南方,他却无所动作。”

“各将官见粮道被断,要求尽快返回宁远就饷,他却一意孤行,直到我军粮尽,军心离散,清军合围渐成之时,他才召集各军将官,要求与清军决战。”

“我和兵部同僚推演了数遍,如果按洪承畴的谋划,我十三万精锐恐怕真的会全军覆没,届时整个辽东,将无御敌之兵,满清将长驱直入,直至山海关!”

“够了!”

崇祯一声怒喝打断了陈新甲。

“你想说什么?难道洪承畴暗通满清,故意将我北方精锐引入死地?!”

“他是朕亲自任命的蓟辽总督,怎么会暗通满清?!”

陈新甲连忙跪倒说道:“微臣不敢有此议论,只不过如实汇报调查结果。”

其实朝中也有数人弹劾陈新甲,指责他作为兵部尚书,不该催促洪承畴出关,致使松锦大败。

他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也只能把责任全都推给洪承畴。

最近京中的流言,也给了他推脱责任的由头。

松锦之败并非因我催促洪承畴出关,而是洪承畴临阵失机。

他之前派出去的几个监军,也再次上奏疏,把兵败缘由都推给了洪承畴。

于是现在朝中分成了两派。

文臣支持洪承畴,认为兵败原因是各大总兵夜遁,要求斩杀王朴、吴三桂、马科,包括田敦异。

武官则甩锅洪承畴,认为洪承畴临阵失机,反而是各大总兵率兵突围,保留了各自精锐。

一切的关键,就是洪承畴。

崇祯叹了一口气:“看来只能等松山解围,洪承畴回到京城,才能得知实情了。”

陈新甲连忙说道:“启奏陛下,松锦之败已有数月,臣以为,此事应当尽快了结,以安辽东诸将军心,不宜拖延。”

崇祯叹道:“若按你们兵部的说法,王朴等人非但无罪,而且保留兵力有功,当然不能杀,可如今朝中议论汹汹,皆言该杀,既不能寒了辽东兵将的心,也要给朝中诸臣一个交代,如之奈何?”

“陛下,微臣倒有一个办法,既可让兵将心安,也能给朝中诸臣一个交代。”

“什么办法?”

“陛下可召集诸臣,并宣入王朴和田敦异,让双方当堂问对,杀与不杀,朝中自有公论。”

崇祯思索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吧。”

陈新甲退出养心殿之后,崇祯又问向旁边的太监高起潜。

“你虽未去辽东,但也颇晓兵事,依你看,此次松锦大败,原因为何?”

高起潜顿时想到了田家送来的银票。

他心里暗自盘算了一下,说道:“皇爷,奴婢最近一直在想一个人。”

“谁?”

“赵括。”

“在赵括的指挥下,赵国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奴婢暗自揣测,此次松锦之战,与长平之战何其相似。”

“若非吴三桂、王朴等总兵率兵突围,保留了部分精锐,恐怕如今辽东真已无可用之兵了。”

“他们都久经沙场,自然能看透里边的玄机,也自然知晓军令如山,即便如此,仍然率军突围,可见当时情况何其凶险。”

崇祯本就多疑,听了陈新甲和高起潜的话,又想起最近京城中的流言,不禁暗自思忖。

“难道真是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