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五万大军,徐徐西进,攻击目标不明。
罗网这个隐藏在暗处的蜘蛛,携剧毒准备随时撕咬。
不解决二者,他怎能安心睡觉。
头曼不至于带五万大军秋游吧?
罗网的杀手跑来武威、永固不是散心的吧?
回到武威县府客房,谷璞挥手拒绝了武威县令再次请他移至正堂的邀请。
一个人,待在客房,奋笔疾书。
撰写昨夜旁观玄翦与盗版掩日战斗,而萌生的灵感塑造出的三门一流刀法、两门一流剑法和两门一流的轻功身法。
时至今日。
加上刚刚记录的七门一流武学。
他为麾下提供的三百门武学中,有八十一门,一二三流版本齐全。
其它的,只有二流和三流版本。
从始至终,他从不盲目依靠乾坤大挪移勘破武学本质的玄妙,强行创造。
只仰仗时常观察他人战斗而浮生的灵感,顺其自然,塑造自然且各具特色的武学。
而不是生硬无比的粗糙果实。
撰写完的武学,交由贴身卫队锦衣卫的统领墨鸦收藏,供需要的人,随时学习。
至于墨鸦存放在何处,是否安全,这不是谷璞该考虑的问题。
……
因报纸而来武威的谷璞,仍居留于武威。
远程掌控永固与十二营大军。
只因每日销量过万的报纸,还未产生他想要的结果。
他还没有用断章取义、颠倒黑白的方式,针对某人某事。
单纯的以报纸传播学识,吸引人才与渴求入学无路的劳苦大众的到来。
以无限接近于真相的风闻趣事,掌控治下、秦国乃至天下的舆论风向。
以舆论的强大煽动力,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三个目的,迟迟没有一个能看见一点苗头的。
谷璞不放心,也得动身离开,治下军政的繁多琐事,不断挤压着他的时间。
传信郡府礼房主官,喜,着手撰写下一旬面世的第二份报纸。
并叮嘱,切勿断绝第一份报纸的印刷,谷璞动身前往北境营地。
报纸还未进入毗邻的秦国各郡县和东方六国、百家门派。
作为划时代的产物,肯定有人想要收藏报社出版的每一份报纸。
为了避免已经购买第一份报纸的人,被金钱迷了眼,卖掉手中的报纸。
用心良苦的谷璞,再三强调报社,切勿断绝第一份报纸的印刷。
并下令武威县府与报社两方,将报纸,送至商人最多的路途中的数十个驿站。
即,后世丝绸之路所经路线的驿站。
售卖报纸的数十个驿站,从正东偏南而起,沿正西偏北,是一条贯穿武威城的直线。
最东方的一个,与长城内的陇西郡疆域,相距不过十里。
最西方的一个,直接坐落于永固与月氏边境。
除了武威城的报社与数十个驿站贩卖报纸外,其它地方,包括永固城,也没有报纸售卖。
原因,只有一个,孵化丝绸之路。
为达到这个目的。
这条路线所在的驿站,从建立之初,就是以客栈的形式存在。
不仅为过往的驿卒、信使等官方之人,提供免费的马匹、饭食、住宿。
过往商旅,只要出钱,就可以享受到价格十分公道的住宿餐饮。
……
快马加鞭运送的报纸,历时半天又一夜,进入丝绸之路最东方驿站,刚好是天色微亮之时。
负责运送的胥吏,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呈明谷璞命令后,不到一盏茶的功夫。
报纸开始在驿站兜售。
短短两个时辰,顾客群体就扩大到了陇西郡。
驭鸟紧盯边境各方情报的白凤,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跑去汇报。
武威县,北境,勋营中军大帐。
一缕蓝色荧光在账内沙盘旁诞生,白凤的身形随之浮现,“将军,报纸进入陇西郡了,不过买报纸的人,几乎全部是军政官吏与当地大小贵族。”
“是他们的家丁下人跑腿买的吧?”谷璞问道。
“是。”白凤应了一声,感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
哪个贵族,会亲自跑去武威最东境的驿站买份报纸。
“那就好。”谷璞为稚嫩的白凤灌输该如何全面思考各类事件,“我卖报纸是为了什么?你应该知道。”
“而陇西郡大大小小的贵族,派遣家丁奴仆购买报纸,翻阅之际,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会讲其中的内容,说给身边的管家、家丁之流。”
“这些目不识丁的下人,才是报纸内容真正的传播者。指望那些贵族宣扬,等到猴年马月,也不会有什么成效,他们只会和身份地位相同的人,坐在一起或议论或抨击。”
“将军,报纸能为两县吸引到百姓人才吗?”白凤还是不太相信墨鸦告知他的报纸诞生的目的。
“肯定能。”谷璞自信满满,兴之所至,为其简单剖析,“新颖之物,不论其善恶是非,都会有人加以尝试。”
“第一批大胆的尝试之人,若是在其中品到了甜头,必定会有人无视世人对其评价,如飞蛾扑火一般,争相加入其中。”
“报纸宣扬的学识和舆论,只会吸引到极少一部分人;只有让这一部分人,在武威、永固获得足够的利益,那么,后来者,将不计其数。”
“武威、永固,人口,不过十七万有余。其中,月氏人将近十二万,秦人有五万多,东郡、三川六郡送来的罪民中,有近一万人,是原魏、赵、韩、楚几国之人。”
“秦国,人口有八百九十多万;韩国有一百万左右,楚国约六百六十万,赵国约三百八十万,燕国约一百三十万,齐国约三百万,魏国约四百八十万人。”
“七国,近三千万人,两年内,报纸若是能让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远赴武威、永固两县,或者说,我治下之境,足矣。”
“而且,我希望,这三十万人,秦人至少有三成以上,六国之民,各占一成左右。”
“有这三十万人与现有的十七万人为基,我治下新生、迁移人口,定能稳步增长。”
“秦国之民,尚有可能;六国,不太可能。”白凤很直白的拨起冷水。
自春秋霸主的吞并战争开始,人口,历来都是各诸侯国的重中之重。
不止是匈奴、月氏、西戎氐羌等异族会抢夺劫掠人口,诸侯国,也是一样。
武威、永固,乃是秦国疆域,大批秦人来此,最多只会引起各郡县的抨击。
东方六国,一直在想法设法严格控制民众迁移秦国,何况是远在长城之外的武威、永固两县。
言至此处,白凤道出一份情报,“将军,两县及十二营中,最近,时常有人出声质疑,武威、永固是否为秦国疆域,十二营大军是否为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