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的忠告韩风当然理解。
韩三评本身跟韩风并没有什么交情,他出面纯粹是看重韩风在电影方面的发展潜力。
如果韩风仗着这一点一直来麻烦他的话,那两人的交情也就差不多该结束了。
别说给他投资让他赚钱这种傻话,在中影这种大国企混,要的是政绩,不是一部两部电影的收益。
什么是政绩?
对电影产业发展有益的事情,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事情,对国家政策推行有帮助的事情,之类。
韩风拍的那些爱情片,根本够不上这个级别。
韩三评对他这家民营小公司,最多也就是有点期待,还没到要靠他吃饭的地步,所以于东觉得两人不应该有太深入的接触。
但韩风很清楚,于东的提醒更多的是出于私心。
这一点无可厚非。
韩风没有计较这么多,他有自己的打算。
韩三评这条大腿他是不会放过的,他也不可能一直拍爱情片,等以后拍大制作的时候,韩三评的中影就是一条不得不绑上的大船。
还有好莱坞的进口片,名额可都掌握在中影手里,哪些能引进还不是韩三评说了算,光这一点,韩风就得努力交好他。
——
《我的野蛮女友》继首日票房大卖后,次日投下了一个更加重磅的炸弹,票房直接突破了400万大关,获得了428万的票房。
这个数据已经打破了国产电影单日票房记录。
票房一直遥遥领先的《生死抉择》每日也就一两百万进账,只不过它上映周期长且票房稳定,才能积累到1.2亿这么夸张的数字。
随着这个消息被放出,舆论直接炸了。
各家媒体标题要多夸张有多夸张,网络上则像过节了一样,到处都是《我的野蛮女友》的话题。
最兴奋的还是韩风跟范兵兵的粉丝,他们除了像电脑病毒一样侵占网络上各个论坛之外,还纷纷组织起包场观影行动。
这无形之中又为电影票房添了一把火。
第三天周日,票房405万。
首周三天票房破千万,又是一项记录诞生。
业内人士看到这种架势,直接傻眼了。
一个去年底刚火起来的偶像剧演员,一个一直演丫鬟的配角,再加上一位不算太知名的电视剧导演,随便拍了部爱情喜剧电影,这就爆了?
简直不合理啊。
于是各种专家、影评人开始纷纷研究起这部电影来。
随之而来的是各色各样的影评和电影报道。
——
陈辉,网名小辉哥,他是一名不知名影评人,平时的工作就是在网络论坛里混着,偶尔被人雇佣,写几篇违背良心的影评,赚点生活费。
陈辉虽然没混出名声,但几年影评人生涯让他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有话题度的新电影上映,一般他都会去看一下,写一些观感和心得作为素材。
他给自己的评价是:透明大师。
在工作中,他是个小透明。
在专业上,他有自己的骄傲。
《我的野蛮女友》上映前炒的很热,所以上映首日,他便走进了电影院。
电影开始前,他照例摊开笔记本,做好随时记录的准备。
他去的比较早,影院内人数还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厅内声音变得越来越嘈杂。
陈辉座位选在了中间靠后,最佳的观影位置,此时环顾四周,将影厅内一切尽览无遗。
几乎满座的状况让他有点意外。
虽然这部电影宣传做的很好,还花了很多巧思,但陈辉一直觉得爱情电影租张碟片在家看就行了,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而且看在座的大多都是年轻人,手头应该没那么宽裕,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买票入场呢?
最后他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理由:‘京城发展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年轻人手上都不差钱了。’
此时影片开始放映,陈辉将散发的思绪收了回来。
略过前面的几家公司标志,正片开始。
开篇便是一段远景,荒山、孤松,斜切的视角将天空与山体化为了画面的两块,砌粘一处,整张构图给了陈辉一个初步的印象。
导演很会拍画面。
画面拉近,孤松下站着一个人,在昏暗的天空映衬下,故事感油然而生。
陈辉在本子上记了几笔,银幕光线的映照下隐约可见几句夸赞的话:“手法成熟”、“擅长意境”之类。
然后是韩风扮演的男主首次露脸,给了陈辉一个惊喜。
陈辉对偶像剧不太感冒,因此《天国的阶梯》他也只是看了前面几集就没再追了,对韩风的印象还停留在“帅、装”的层面上。
这次电影里的造型,韩风完成了一次大的突破,让陈辉对其改观了不少。
尤其是配合着关于“时间盒”、“两年没见”这样的旁白描述,勾起了陈辉对于悬念探索的兴趣。
单人在照相馆拍照?
这很少见,让陈辉留了个心眼,尤其是中间的那通电话,陈辉在本子上圈了个重点:“姑母打来的”。
从拍照直接切换到小时候的黑白照片,这种拍摄手法是陈辉很喜欢的。
关于男主小时候的描述是对男主性格的一种铺垫。
然后电影很有趣的给了一个“上半场”的画幕,这又是一个非常规操作。
一部电影还要分上下半场,不怕破坏剧情的连续性吗?
看到此时,陈辉已经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点,但观众的神色很平静,该吃吃该喝喝。
掏爆米花的声音、吸饮料的声音,这些从四周传来的杂音都在干扰着陈辉,但他却很淡定。
早就习惯了。
继续关注剧情。
男主与同事聚餐,他妈突然打来了电话,这通电话里包含了很多信息,陈辉一一记录。
当他还在想着里面的内容有什么伏笔时,男女主相识的第一幕场景出现了。
英雄救美?
很传统的桥段,不普通的点就在于此事发生在地铁站。
陈辉印象中,国内似乎还没怎么拍过跟地铁有关的片子。
对于几个发达城市的观众来说,应该会很有代入感。
而恰巧,这几个城市正是电影主要票仓,在这一点上,陈辉认为编剧是花了心思的。
但剧情的重点不在此,马上发生在地铁中的一幕彻底颠覆了陈辉对于喜剧的印象。
他甚至觉得有点恶搞,但的确很好笑。
‘开篇五分钟,一个爆笑点,很优秀的喜剧节奏。’
看到这里,这是陈辉给与影片的第一个正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