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代中后期,神魔小说的创作风靡一时,《封神演义》就是其中在艺术成就上比较突出的一部。

关于这部章回体长篇小说的作者,有许仲琳和陆西星两说。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卷五云:“《封神演义》作者,明以来有二说:一云许仲琳撰,见明舒载阳刊本《封神演义》卷二,题云‘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鲁迅先生有文记之。仲琳盖南直隶应天府人,始末不详。……一云陆长庚撰,余始于石印本《传奇汇考》发见之。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封神传》传系元时道士陆长庚所作,未知的否?’……”据孙先生引证,陆长庚即陆西星,明南直隶兴化县人。后世刊行《封神演义》,作者一般取许仲琳说,本书即题“许仲琳编”。

通观《封神演义》全书,作者应是以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采集民间传说,加以自己的想象虚构,演绎成了长达一百回的长篇神魔小说。小说在商周易代的历史背景下,写商纣王为千年狐精附体的宠妃妲己迷惑,滥杀忠臣、残害无辜,致使朝政大乱、众叛亲离。当时的西伯侯姬昌被纣王囚禁七年,放归西岐后,姬昌访得姜子牙,并拜为相。姬昌死后,其子姬发继位,在姜子牙的辅佐下顺应天意民心讨伐纣王。在两军对阵的同时,天上地下的神仙也分成二派——支持西岐军的阐教和支持纣王的截教——斗法助战,最终西岐军攻入商朝都城朝歌,剿灭妲己等妖精,而纣王也自焚身亡。其后,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重要人物一一封神;而姬发则登基为周武王,分封列国诸侯。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将《封神演义》列为神魔小说,是因为其虽然以历史上的朝代兴替为框架,但重点还是描绘各路神仙魔怪,他们或具千里眼,或具顺风耳,或能肉翅飞行,或能随意土遁,或有七十二变,更有光怪陆离、奇幻无比的法宝相助,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那个时代浪漫活跃的文化气质。诚然,在对这些神怪性格的处理上,《封神演义》显得比较单一,故事情节也有不少雷同之处,远没有达到《西游记》那样高的文学成就。但是,在明代中后期大量思想内容相当混杂的神魔小说中,它仍以完整的篇章结构、缤纷幻妙的想象而出类拔萃,刊行后吸引了大量读者,流布甚广。

《封神演义》历代刊本较多,据朱一玄等《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主要有:“明金阊舒载阳刊本,二十卷,别题《批评全像武王伐纣外史封神演义》;清覆明本,八卷,别题《封神传》;清蔚文堂覆明本,亦八卷,别题《商周列国全传》,署‘钟伯敬先生评’;清四雪草堂原刊本,题‘钟伯敬先生原本’‘四雪草堂订正’,首有清褚人穫序;清抄本,题《封神诠解》,署‘仁和湖隐俞景诠解’。”此外还有一些刊本《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没有提及,如广百宋斋石印本、德聚堂本、三余堂本等等,此不一一列举。

一九五五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原副牌作家出版社的名义,出版了《封神演义》的标点整理本。该书基本上采用清初的四雪草堂刊本为底本,并参考了广百宋斋石印本、蔚文堂本、德聚堂本等加以厘校。书中若干显然矛盾错误的地方,如某人已被敌擒而晚间又被派去劫营等等,虽各本皆然,也酌量作了必要的修正。为避繁琐,没有一一列举。

此后,我社于一九七三年利用旧纸型重印时,曾通检一过,发现有明显的错字及脱漏太甚难以读通处,即参据三余堂本及问琴阁丛书本酌加补正。二〇〇七年,我社以一九七三年修订本为底本再版,收入“华夏英雄传系列”丛书,此次再版,所据底本即该丛书本。

本书的明刊本至今未及见,所见各种版本,讹舛的地方都不少。凡非扞格太甚事不容已和有必要依据者,未便对古人著作多所臆改,书中依然会存留某些错误和疑问的地方,谨此说明,并希得到读者的指正。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〇〇七年元月

二〇一八年八月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