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变脸真快
- 大明:言尽未来事,老朱崩了
- 山河长林
- 2149字
- 2024-11-21 22:17:52
吕氏听到这个话,内心里是多么的欣喜。
她本来还会以为朱允炆的性格不够狠,不知道该怎么去和他说起,他会不会傻傻的认为朱雄英是他的大哥。
他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险恶。
而现在他自己想通了。
那简直是太好了。
这种发自于他自己内心的觉悟,比起我这个为娘的去费力教他引导他,要好很多。
吕氏十分的欣慰,她拍了拍朱允炆的头。
“我儿有志气,为娘内心高兴啊。
既然你有如此的志向,那为娘以及你的外祖就算是拼了命,也要给你铺好路。
凡是挡在你面前的人都得死。
什么李瑾,朱雄英,还有他,本宫都一个个的解决!”
.....
老朱在回武英殿的路上。
心情十分的不妙。
他还在生气。
毛穰和云奇在旁边是一言也不敢发。
他们都是老朱身边的人,都看得出他在生气。
所以不会在这种时候去触霉头。
只有一旁的李瑾,有些不满,因为他只能跟着在后面走。
老朱却可以在龙辇上面坐着享受。
他不便直接说出这个需求,但不满的情绪还是需要排解的。
这就是李瑾的性格,不想把不开心憋在心里,伤害自己。
于是,他就在一路上边走边吐槽。
“这石墩子也不够霸气啊。
啧啧啧,我还以为皇宫的这些石墩子怎么也是天下奇石,最次也的是大理石吧。
怎么这么普通的青石也摆在这里?
还有这水池,这木柱子,还有这些花草,都太普通了吧。
这怎么彰显出帝王皇家威严啊。”
老朱本来思绪就烦,一听到李瑾这些话,让他更加不悦。
费了很大劲才忍住要在当下打李瑾的冲动。
当然他也听得出来,这李瑾说的话不是故意找茬,而是说得事实。
要说他来自于后世几百年,那个时代的物质应该已经十分的丰富了。
所以,看到这样的皇宫,他觉得有些简陋也不足为奇了。
只不过,现在老朱没有心情去听这些,也不想和他讨论皇城的建筑。
他喝了一声。
“够了!”
李瑾有些不解,不过还是停住了话语。
老朱则大骂道:“建筑皇宫本就耗费巨大,这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杨广是怎么死的,宋徽宗是怎么败的,你当咱不知道吗,还按照奢侈讲排面,你是想让咱当昏君,也来个二世而亡吗?”
李瑾呵呵笑了起来。
“陛下啊,用点好的石头,用点好的金丝楠木就成昏君了吗?
蜀中一代这种东西很多,想要多少有多少,你不取后世还是有人取。
至于好的石头,你那个义子所在的云南,可是产地,这还稀缺?”
老朱当然知道这些,只不过,他还是有些无语。
“你也知道蜀中和云南啊,李白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些地方有咱也知道,可是这不好运输。
如果强行下旨去征集,那又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咱就是从最苦的百姓起来的,对于这些事情再了解没有了。
咱可不能去为难百姓。
废了这么大的力气,劳民伤财,就为了好看一点,这种不是昏君行为是什么?”
李瑾则是摇了摇头。
看来老朱还是没有了解到这背后的涵义啊。
“陛下,首先呢,运输的话可以走水路,长江水路四通八达,只要用大船运输就可以减少很多的力气了。
陛下大明水军不是还打了一场鄱阳湖之战吗?后来没有仗打了不就闲下来了,这个事情可以由水军去办。
让他们有事情可以做,还可以进一步肃清长江水路。
加强金陵成与上游各个地方的州府的联系,这一接通,就可以进行物资交换。
你的那些水军大将现在则去地面上去当个什么押粮官,不是浪费人才吗?
借运输之名,行管理之事,让这些水军们都有事情过。
水路打通了,京城的好东西不也更好的卖到内地吗?
另外就算是陆地上面也有好处啊,你要去运输这些木材,就需要去打通蜀道。
这样一来,因为这个运输,京城去往巴蜀的路就通了,对于巴蜀的人民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巴蜀乃天府之国,物资丰富,以后的交易互惠不是更好吗?”
老朱听完李瑾的话,他看了李瑾两眼。
他觉得李瑾说得这些话,显然是话里有话。
并不是为了什么奇石秀木,而是为了整个大明的四通八达,连水军现在的状况他都知道。
一幅地图在老朱的脑中呈现出来。
他觉得李瑾说得并没有错。
还有就是打通了之后,这白砂糖不也可以卖向上游吗?
甚至可以打通古丝绸之路,打通茶马古道,让西域的国家也能够买到白砂糖。
好啊,这是好大一笔生意啊。
这样一想,这李瑾说这话的目的不就是想挣更多钱吗?
不过,这李瑾的脑子倒是真的活络。
只不过,老朱有些意外的是李瑾为什么会对大明的水师有关注。
其实他在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水师。
人家当时三百艘大战船,咱只有小渔船。
最后是侥幸获得胜利。
这才开始建立了一个大明水师的建制。
不过。
现在建了大明之后,无论是水师还是海上都没有什么仗打。
水师也不能闲着,也就都沦为了运输大队。
此时在路上。
有毛穰和云奇还有一些侍卫小太监在,他也不好问太多。
这些东西牵涉的机密太多。
老朱也是为了保护李瑾。
因此,干脆冷哼了一声,不再理会李瑾。
李瑾见无人理他,也有些无趣了,就边走边看风景。
时不时吐槽几句而已。
老朱也不去搭话了。
等到一路到达武英殿。
老朱和李瑾两人单独进去之后。
云奇和毛穰,则是相视一眼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云奇可真是擦了一把汗。
对着毛穰就是一个大拇指。
“毛指挥使,这李瑾可真是够胆量够厉害的,你能和他有交情真不错。
此人天不怕地不怕,很难惹事。
好在现在陛下重视他。”
毛穰点头,他十分赞同云奇所言。
李瑾身上,的确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气质。
无论是京城的商人,还是官吏,甚至是太子和陛下,他都是一副态度。
根本不会有任何差别。
这种情况纵使他阅人无数也不曾见过。
毛穰觉得,自己要是长时间跟着李瑾的话。
他说不定也会被改变。
....
武英殿内,老朱迫不及待开始发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