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守忠拿着一份由皇帝亲自书写的圣旨,很快就来到了内阁值守的地方。
内阁众人听到夏守忠过来,却都迎了出来。
首辅何乡甲看到夏守忠手里的圣旨,便问道:“夏公公,可是陛下有吩咐?”
夏守忠抬了抬手里的圣旨说道:“陛下有一道圣旨,然让你们用印后明发天下。”
原来是这个事情,内阁几位还以为是大事呢。
何乡甲便说道:“夏公公将圣旨交给本官便可。”
夏守忠闻言,将圣旨交给过去,然后便转身返回来。
对于夏守忠这般行事风格,内阁众人也见怪不怪,自顾自的拿着圣旨回到了班房。
进去之后,各位阁老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只有首辅拿着圣旨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打开准备用印。
可是还没等他拿出内阁的印章,圣旨里面的内容就让他呆立当场。
他以为自己看错了,便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再次去看。
这下子,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了。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缓解了一下心情,然后对着其他人说道:
“都别忙活了,过来看看圣旨吧。”
一般来说,皇帝发过来的圣旨,首辅那边盖章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所有内阁的成员知道。
除非是圣旨里的事情过于重大,或者首辅认为圣旨的内容不妥,便会让内阁所有人过来商量。
所以,内阁其他人听了首辅的话,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全部围了过来。
等他们都过来,首辅便将圣旨递过去,让他们都看了一圈。
看完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圣旨的内容太过于重要,在他们看来也十分的不妥。
因为皇帝传过来的圣旨,是一份对皇子的封赏的圣旨。
按道理来说,皇帝封赏自己的儿子,不关内阁什么事。
可是皇帝封赏的东西,却太过于敏感,这不得不让内阁众人重视。
在圣旨中,皇帝直接封赏四皇子为秦王,让其搬入东宫贤德殿。
要知道,从本朝太宗皇帝之后,秦王的爵位配上入住贤德殿,那就是皇子被封太子的前奏。
所以,皇帝的这封圣旨,意义就十分的巨大了。
内阁所有人沉默了好一会,最后还是次辅徐正清出言说道:
“陛下这是选择四皇子了?”
首辅点了点头:“看来确实是如此了。”
这时,另一个阁臣说道:“陛下这就不等了?”
他这句话看似莫名其妙,但是内阁众人都知道话中缘故。
朝野内外皆知,当今皇帝之所以不着急立太子,是因为他在等着皇后或者武贵妃诞下皇子。
如今武贵妃有孕在身,皇帝却突然不等了。
这让内阁众人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想了想首辅突然问道:“你们可知道,近日宫内又是什么事情发生没有?”
按理来说,首辅询问宫里的事情,是犯忌讳的,但是现在事涉太子之位,大家也就不管这些细节了。
首辅问完,其余人却都摇头。
次辅徐正清说道:“宫里除了清查太监偷卖东西的事情,再没听过有其他事情发生。”
何乡甲听后说道:“没有事情发生,陛下为何突然要封四皇子,这有些蹊跷啊。”
大家都摸不着头脑,倒是有一个阁臣,悄声的说道:
“会不会是太上皇的意思?”
这话倒是提醒了大家,所有人这才记起,四皇子一直养在太上皇跟前,也是太上皇最喜欢的皇孙。
以前就有传言,说太上皇有意让四皇子坐上太子位。
只不过后来,在涉及到太子之位的时候,太上皇从来都不参合,也没有替四皇子说过一句话。
所以在朝堂上,朝臣们便不将四皇子当做太子之位的首选,大部分朝臣都去支持二皇子了。
现在看来,太上皇还是支持四皇子的,而且皇帝也不敢违背太上皇的意愿。
众人想到这里,又有一个疑问出现。
那就是皇帝为什么突然发出这个圣旨。
必然是有什么原因,让皇帝拖延不下去了,只能选择封赏四皇子。
而这个原因,十有八九就是太上皇了。
那么,太上皇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逼着皇帝这样去做呢。
众人想不到具体的原因,但是联想到近日宫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便想到或许是皇帝跟太上皇有了冲突,皇帝为了平息太上皇的怒火,不得不这样做。
内阁里没有蠢人,这样的情况大家都能猜到。
所以过了一会,次辅徐正清就问道:
“首辅大人,陛下的圣旨,该怎么应对,发下去还是驳回?”
何乡甲说道:“立四皇子,于法不合,有违祖制,只能驳回了。”
大家听了,又有一个人说道:“可是,这样一来,陛下跟太上皇都会不满,我们内阁恐怕难以应对。”
何乡甲摇头说:“陛下那里不用担心,陛下恐怕就等着我们驳回呢,唯一可虑的,就是太上皇了。”
可是得罪太上皇,也不是大家想看到的。
刚才那人又问:“若是太上皇怪罪下来,该如何应对?”
何乡甲说:“如实说就可以了,确立太子,自当遵循祖制,哪有长兄在而立年幼者的。”
首辅定下了,大家也就不再说了。
其实在内阁众人心中,确实不愿意看到四皇子被立为太子。
这倒不是他们都遵守祖制,而是利益所致。
众所周知,四皇子母族皆为勋贵,而他本人又是被太上皇抚养。
所以,四皇子天然就比较亲近勋贵人家,若是他登基了,自然会重用勋贵。
这不是朝臣文官们愿意看到的。
文官们的主张是,将喜欢读书,亲近读书人的二皇子立为太子。这也是二皇子在朝中被广泛支持的原因。
所以,首辅驳回皇子的圣旨,也是文官们的利益所致。
这也是文官们和太上皇之间的矛盾之所在。
所以,皇帝今天突然下发这道圣旨,表面上看是向太上皇妥协。
实际有没有别的用意,谁也说不清楚。
首辅定了调子,其余人自然就没什么说的了,转头又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首辅却没闲着,他先将皇帝的诏书封好,然后写了驳回的帖子,交给门口的小太监送回去。
然后叫上内阁排位最后的余三思去了他自己休息的小房间。
进去之后,首辅就对余三思说:
“陛下此举,乃是提醒我等呢?”
余三思不解的问道:“老大人的意思是?”
何乡甲说道:“这几日宫里发生的事情,比咱们预料的要严重一些,陛下估计是抵不住太上皇了,这才出此下策,目的在提醒我们,若是我们百官还不帮他,他就要顺了太上皇的意思,将四皇子立为太子了。”
余三思没有去想这里面的道道,他只是问道:
“老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
何乡甲想了想说:“如此局面,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理了。这样你现在就回去,想办法给他们传个话,就说明天的朝会上,但凡有涉及立太子的言论,一律都搅合了,不能让他们再提起。”
“下官晓得了。”余三思想也不想准备就走,首辅却又将他叫住。
“你给他们说的时候,要提醒他们,不要记着上次朝堂上的事情,这次帮陛下,也是帮我等,千万不能有乱来的。”
“下官晓得了”余三思这次没有急着走,等到首辅确实没有再吩咐别的,这才急匆匆的退下。
首辅和余三思的举动,自然也看在了内阁其他人的眼中。
等余三思去办事之后,内阁外面等候的各府小厮,也逐渐的消失了几个。
随后的半天时间里,京城各处传遍了皇帝要封四皇子为秦王的消息。
这么大的消息,自然引起各处的反应。
首先就是一直被看作是太子不二人选的二皇子,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是砸东西,等砸完了东西然后就是骂人。
好在他还知道轻重,这一切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进行的。
其次便是四皇子和太上皇这里,这爷孙两个,此刻在东宫花园的小湖边上钓鱼。
听到戴权说了此事之后,太上皇轻轻一笑,对着四皇子说道:
“皇帝这是准备将你放在火上烤啊。”
四皇子听了好似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笑着说:
“皇爷爷又吓唬孙儿了,有皇爷爷在,谁能把孙儿放在火上烤呢。”
太上皇听了高兴的笑起来,笑完说道:“乖孙,你这话没说错,有皇爷爷在,确实没人能将你怎么样,可是皇爷爷终究有走的一天,那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四皇子赶紧说道:“皇爷爷定然万寿无疆。”
太上皇也不去反驳孙子的奉承,只是说道:“皇爷爷不能让你没了着落,所以皇爷爷让你去做这个太子,你怎么想啊?”
听了这话,四皇子神情有些僵硬,好在他回答还是很快的
“皇爷爷让孙儿做什么,孙儿就去做什么。”
太上皇听了,很是满意,说道:“那明天的朝会你就再去看看,想必热闹的很。”
四皇子很机灵的问道:“皇爷爷,要孙儿将朝堂上的事情记下来吗?”
“不用计,明天的朝堂乱糟糟的,没什么可记得。你去了只是看看,感受感受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