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百分,保准上清北

霍应诚高兴的差点儿昏过去。

家里两个女儿,虽然夫妻二人都很喜欢这俩小棉袄,但农村人谁不想要个儿子呢?

为此,霍应诚和他媳妇王氏努力了八年,千盼万盼,今天终于守的云开见日月。

姥儿和姥爷彼此相顾,也是很高兴,家里老儿子可算有个传宗接代的种了。

传统观念,是这样的,尤其是老一辈人。

舅妈刚生完孩子,医生建议再住院观察几天,但她自个儿不愿意,早上睡醒,就抱着孩子,催着快些回家去。

村里添了新丁,相熟相好的人家都会上门来,说上几句吉利话,也讨一颗糖果吃。

大舅妈和二舅妈,早给老舅家里准备好了瓜子花生和糖果,就等着今天人回来,下午其他人上门。

这还不到午饭时间呢,霍奇林给装上鸡蛋、小宝宝的衣服之类,送到霍应诚家中。

已经有十几个叔叔婶子在堂屋里高谈阔论。

男的女的好几人嘴里叼着旱烟管,一时间乌烟瘴气。

瞅着中午了,老舅也不准备赶人,索性叔叔婶子们都被留下来吃饭。

姥儿带着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过来帮忙做饭。

霍奇林出门溜达一圈,回了趟家,又拎着猪肉、鸡肉和鱼,还有好几样蔬菜,又给装了一缸好酒回来。

俩舅妈给整了两桌好的,摆在院子里,整个院里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一顿热热闹闹的饭菜结束,转眼来到第二天。

小舅妈是个闲不住的人,也舍不得那点工分,想要起床上工。

被老舅强压着,姥儿也来游说,让她好好坐月子。

“老三媳妇,你这次生娃可是累个半死,还不都是因为你生芷琦和芷涵的时候,不好好坐月子吗?

那身体能好?

你之前芷涵能生的这样顺利,那是因为还年轻,现在都三十啦,能和以前比?

万一下一次,是吧?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霍奇林也在一边帮腔。

好说歹说,才把人劝住。

这两三天,霍奇林是有事没事都往老舅家跑,都弄小表弟。

看上去,是真的喜欢小孩。

这些都被姥儿看在眼里。

劝完了老三媳妇,这老太太就瞄上了自家一个外孙:

“奇林啊,瞧你这样喜欢娃娃,干啥不自己生一个?

你今年也十八了,再有几个月,那就是十九,眼瞅着就要二十,再来就成大龄青年啦。

要不要姥儿给你介绍个媳妇?早点让姥儿抱上曾外孙。”

霍奇林一脸懵,这怎么就扯到自己身上了?

而且这老太太是真的会四舍五入,他今年才十七周,离着法定年龄还好几年呢。

五零年颁布的婚姻法,第二章《结婚》的第四条就有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使得结婚。

人看的是周岁,可不给你扯什么虚岁、四舍五入。

“姥儿,大表哥都还没结婚呢,哪有先抱曾外孙的理?应该先抱曾孙子才对。”

死道友不死贫道。

霍奇林果断把大表哥推出来,挡一挡老太太的口腹蜜‘箭’。

“也对,咱家两个大孙子确实都该结婚了,赶明儿我就去问问哪家有好女子。”

“姥儿,别赶明儿呀,你今天就去问,还能早两天抱上曾孙呢。”

老太太跳了起来,对霍奇林这话很是认可,下午就走家串户,登门去问媒去了。

把小舅妈给乐的不行。

“奇林,家里就属你心眼子最多,搁这使坏呢。”

霍奇林只是‘嘿嘿’的笑。

大表哥想结婚,他是知道的,因为问过,但又不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要的是自己喜欢。

至于二表哥,放荡不羁爱自由,结婚对他而言就是失去自由,所以也能推就推,推不过,一样搬出他亲哥当挡箭牌。

之后,霍奇林又给小舅妈送了不少月子里的营养品吃食,小表弟的衣服鞋袜之类更是没少送。

老舅也不推脱,照单全收。

等小宝宝一天天长开,那是越发可爱起来,小眼睛睁开了,黑亮黑亮的,和黑宝石一样。

也不会饿着他,小舅妈奶水充足,毕竟那么多好吃好喝的养着。

七月中的日子,就在霍家人喜悦中悄然度过。

二十一号,这天是个周四,再有两天,就将迎来今年大暑,大队上不知不觉又开始忙碌起来。

因为大暑过后,猎人们就该带队进山,进行今年的夏猎了。

各家各户该准备什么,此时都要准备起来:驱虫的草药、预制的陷阱……

霍奇林拿出猎枪保养。

拆成零件,上油、擦拭,重新组装,要保证狩猎的时候不能卡壳、不要走火。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正忙活着,一群四五个知青,簇拥着冼小凤上门来了。

冼小凤是今儿早上才回来的,在浑城待了能有十来天。

高考后,继续等到各大高校给出分数线,填写了大学意向,全县的考生才一起坐车回来。

霍奇林抬头,打眼瞅去。

这人一个个都喜不自禁,想必肯定是有好消息。

“麒麟哥,多谢你能让我再上高中,重新获得高考的机会,我……”

冼小凤在感情上,是个很感性的人,话才说了一半,就双眼通红。

“说啥呀,咱不说这些客气话,能帮到你们,我心里也高兴,不是有个成语嘛,助人为乐。

你就直说,考了多少分?”

“五百零九分,我意向大学是清华。”

‘嚯’的一下,霍奇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

“啥?你说啥玩意儿?五百零九分?”

这分数,不说黑省状元吧,前十是肯定有的。

冼小凤考的是理科卷,语数两门各一百五十分,物化英或物化俄三科各一百,满分能有六百。

别看冼小凤差了满分八十九分,但这年代高考分数那简直是断崖式分层。

三四十万考生,能考五百分以上的,可能全国加起来还不到四位数。

所有考生进行均分,能有一百五十分以上,都能说这年考生们发挥不错了。

清北这种顶级学府,入取分数线,就没超过三百分的。

“是五百零九分,全市第一,全省第三,学校、县里、市里都给我奖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