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 短视频通古代,历朝老祖宗惊了
- 冒泡泡的云朵
- 4131字
- 2024-05-07 01:33:27
【公元194年。毫无疑问,在十一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中,孙坚的功劳是最为耀眼的。】
【不仅仅重创了董卓,还趁此机会,意外获得了十分珍贵的传国玉玺。】
【当时的情况下,孙坚依附于袁术。
后袁术派遣孙坚进攻荆州刘表时,身死他乡。】
【孙坚的儿子孙策,借助传国玉玺之威,以此为由从袁术手里分走数千兵马。】
【在此之后正式与袁术决裂,双方之间恩断义绝,再次情谊可言。】
【离开袁术的孙策,选定了富饶的江东一带。带领其麾下,在江东的各处征战地,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
【公元200年,一次外出游行中,孙策突然遇难。之后,其弟孙权也开始正式登场,继续统领江东势力。】
大秦
秦始皇嬴政看着江东孙家的发展,出现了些许恍惚神色。
遥想当年,自己之所以有能力率领大秦扫平六国,完成大一统这一伟大的壮举。
除了自身的能力极其强大之外,不畏惧一切强敌,还离不开我秦国世代积累的深厚底蕴。
大秦奋六世之余烈,并不是简单的说说罢了。
秦国还是幸运,之前的历代秦君,无一不是贤明君主,很少有昏聩无能的君王。
在他们的英明领导下,秦国一步步地变得强大起来。
从遥远的一个边陲之地,逐步发展成为令六国之人畏惧秦国。
这其中有多少艰辛,祖龙嬴政是最为清楚的。
在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秦朝才能最终铸就出一只令六国之人胆寒的虎狼之师。
想到往日间的种种事迹,嬴政突然心头堵塞。
是啊,秦朝能够建立,是无数秦君的心血。
为了使秦国日益强大,有人更是因此而付出了性命。
结果到头来,却是落得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可恶!
有了天幕的提示,胡亥最后也会被活活饿死。
之后的时间,自己还会教导扶苏如何运用帝王之术。
相信日后,秦朝定然是不会出现那样的结局。
朕要让秦朝的疆土变得更大,使大秦的名号遍布全球。
嬴政还记得,后世子孙不愿学习英语一事。
若自己有一张全球堪舆图,定然使得全球统一,让后世之人不再受英语之苦。
……
大汉
汉高祖刘邦眼珠子止不住地转悠,看着江东孙家的发展轨迹,若有所思。
这孙家能出现在天幕之上,定然不会是个无名之徒。
孙家到了孙权这人手上,已是经过了不少时间的发展。
就是不知道,孙权会有怎样的本事。
孙策选择让孙权发展江东势力,料想这孙权的实力,定然是不弱的。
“皇后,你说说这孙权的能力如何!
朕方才简单地看了看他的面相,他绝非普通之物。
说不定,东汉末年的不少现有格局,都会因为他的存在而打破。”
吕后:“.......”
陛下,臣妾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观人面相的这奇异能力。
孙权能出现在天幕中,他的能力毋庸置疑。
只不过,吕后此刻却并未发现,这孙权身上,有哪里异于常人之地。
看来要想将之察觉,怕也是件困难事。
吕后微微躬身,“陛下英明,臣妾也是这个想法。”
刘邦一只手放在吕后的衣衫上,笑呵呵地说道。
他总是感觉,皇后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儿。
可,自己一时半会又说不上来。
想不到的事,那就索性不再去想,继续看天幕中发生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
大汉
汉武帝刘彻的眼里精光闪烁,他从孙权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别样的气质。
等到这孙权彻底崛起,怕是某些家伙都要大跌眼睛了。
有趣有趣,这东汉末年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结合之前已有的信息来看,在东汉大地上,有的诸侯间甚至开始结盟了。
地方割据势力,只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只怕在数年之内,东汉皇室就会不复存在。
那片土地,将会彻底地变为乱世,无尽地战火飞舞。
乱世中,人命如草芥。
普通百姓连活下来,都是一个十分奢侈的要求。
就是不知道,以我超绝不凡的本事,出生在东汉那个混乱,战争频发的时期,又能做到哪个地步呢。
朕是大汉天子,荡灭所有诸侯国,重振大汉国威。
这对我来说,根本就不是难事,只手便可拿捏。
……
东汉
曹操注视着天幕上种种场景的变换,失了神。
对于孙权这个人,他可谓是相当了解。
有勇有谋,十分爱惜人才,自身更是个绝世无双的天才人物。
眼里出现了一丝复杂的神态,悠悠地叹息,“生子当如孙仲谋!”
能让喜好人妻的曹操,心甘情愿地说出这一句,足以表明,孙权自身的实力,究竟是有多么强大。
……
大唐
李世民摸着下颌不多的胡须,面上有着感慨神色。
这么久了,终于看到了孙家了。
由孙权坐镇的江东孙家,未来只会变得越来越强盛。
等到时机成熟,就可成为与魏,蜀成鼎立之势的超级势力。
慢慢地,李世民不禁想起了曹操说的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话,果然是不假。
在那个时期,孙权治理能力,鲜少有人能比得上。
可惜了,孙权到了三十岁后,却是个不敢探头的鼠辈。
想着想着,李世民的目光也是落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这么个个玩意儿,你看看孙权,再看你自己。
唉,我怎么就生了个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子嗣。
你这副样子,真让我担心大唐的以后。
“你,过来!”
李世民朝李承乾招招手,示意他来到自己身边。
嗯?
正看得起劲的李承乾,不明白李世民的这番举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奇怪,父皇他究竟要做什么,实在是让人疑惑。
按理来说,自己最近应该没有犯事啊。
这里的大臣都在观察天幕中的场景,父皇莫非是有隐秘要告诉自己。
可,这也不对啊。
隐秘一般是非常重要的,父皇又为何要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行动呢。
瞧见李承乾没在第一时间有所动作,反而是还呆呆地愣在原地。
这家伙,他在做什么。
把李承乾和孙权对比后,李世民的心中,本来就有不少的火气蹿出。
眼下,这李承乾又是这么个模样,又怎么能不让人动怒。
慢慢地把声音提高,李世民怒道:“朕在唤你,没有听见吗?”
“啊?”
李承乾脚下一个踉跄,差点儿直接摔倒在地。
“父皇息怒,许是大哥在对天幕里面的景象进行思索。
入了迷,这才会没有听到您说的话。
这是好事,父皇应该高兴才对。”
李治躬身来到李二凤的跟前,为李承乾的行为做出解释。
心底暗自摇摇头,大哥也是的。
父皇先前说话的声音也不算小,怎么就没有听见呢。
就算是真没有听到,也随时注意其他的脸色变化。
有不少人都在对大哥使眼色,可大哥你却当做没看到一样。
牛,实在是牛啊!
你看看,这下惹得父皇生气了,倒霉的还是你。
我是能为大哥你说话,这一切的前提,还是要父皇能够听进去。
要是父皇对我说的话,置若罔闻,那你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慌乱走到李世民身边的李承乾,感激地朝李治看了一眼。
好兄弟,关键时刻还得靠你!
“父皇息怒!
儿臣方才的确是入了迷,这才没有听到父皇的呼喊。”
“哼!”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冷哼,你们这点小把戏,真以为朕看不出来吗?
无所谓地往前摆摆手,李世民随即说道:“也罢。
你既然说入了迷,那就说说你与孙权之间究竟谁强谁弱。”
这?
听到这个问题,李承乾犯了难。
在内心中嘀咕,父皇这出的是什么问题,您没事吧。
孙权是何等人物?
那个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而孙权就是吴国的国君。
让现在的我,去和一个一国之君相比较。
这,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就我的能力,和孙权还有可比性吗?
“启禀父皇,儿臣不知!”
这个时候,不回答或许还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就在李承乾认为这个小动作,足够聪明时,李世民眼底有一丝失望之色闪过。
要是换做其他的皇子,朕还能得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回答。
别的不说,李治的回答就会比李承乾的要好上许多。
没用的东西,连话都不会好好地说。
“你不知道?
倒也是…”
李世民摇摇头,眼神落在了李治的身上。
“治儿,你认为孙权如何?”
李治不经意地看了看方才的李承乾,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你都回答不了。
这没用啊。
啧啧,我帮过你了,是你看着选择的。
父皇口中的孙权,并不简单地指孙权,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
“父皇,我认为…”
……
宋朝
宋高宗赵构眼底里,尽是满满的不理解。
不明白孙家他们,为何会一次又一次地发展江东。
那样做,有何意义?
以孙坚留下的财富,足够孙权兄弟过完一生。
他们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的去冒险。
这种反常的行为,简直是让人难以理解。
安心地待在一处安全之地,再过个锦衣玉食的生活,随后安享晚年不好吗?
这样做,岂不妙哉?!
战争不过是双方为了相互妥协罢了,你们孙家发展越强大,也就越会引来别人的觊觎。
在江东躲起来,方才是最完美的方法。
……
大明
永乐
朱棣看着天幕中的信息,动作却一刻也没闲着。
他在推演,如今东汉的整个局势变换。
与很多的帝王不同,朱棣和朱元璋可是实打实的马上皇帝。
一生都在征战沙场,胆量更是不用提。
大明一朝,行兵作战一途上,朱棣可是能排在前列的存在。
如今不过是推演,自然是不会出现差错的。
用手往前一伸,“难不成,真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不,还有,一定还有的。”
……
慢慢地,熟悉的弹幕与评论再度出现了。
【来了来了,他终于是要了!】
【你可以质疑孙权的带病作战能力,但绝不能质疑他的制衡之术。孙权这个人,可是在制衡之术有着极高的天赋。】
【内务不问张昭,问就是降。外事不问周瑜,问就是干。】
【拥有荆州六郡又如何?带甲数十万战船遮天蔽日又如何?不过划长江而自守,居一地而苟安,鼠辈而已!】
【孙权人生前30年简直就是帝王的教科书,但凡明朝的崇祯有孙权一半能力,他就不会是亡国之君!
可惜了,之后的孙权就是个十足是江东鼠辈!
我呸!】
……
大明
朱元璋面色凝重,一双略带浑浊的眼眸,死死看着天幕上的那个崇祯帝。
东汉末年的那些事迹,原本就是已经发生过了的。
过去之事无可挽回,未来可以改变!
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中吸取教训。
很多时候,都不会有多少变化。
多多了解以前的那些事,也能为大明朝之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他没想到,只是这短短时间,他就看到了有关明朝的信息。
明朝的崇祯帝,明朝的亡国之君。
为,为什么咱一听到有关明朝的事情,就是这一方面上的事迹。
到了王朝的末期,出现了昏庸无能的君主,实在是太正常不过。
朱元璋主要想知道的是,大明朝最强大时,是在哪个时期。
那些侵扰我汉族的异族,是否全都杀得一干二净了。
“妹子,咱要好好地看看,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有关大明的信息。”
朱元璋快速地说道,一双眼睛也在不住地动作着。
这天幕还能呈现出未来之事,简直就是个神器。
要是能从中得到一些关键信息,大明朝未来是只会变得越来越强盛。
甚至于,成为华夏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朝代,也不是不可能的。
马皇后嘴角轻轻地一笑,她当然清楚朱元璋此刻的想法。
轻声道:“重八,你就放心吧。
我是不会错过任何,有关明朝的信息。
而且,我觉得等到了元朝之后,就该轮到明朝了。”
朱元璋一怔,妹子说得没错。
天幕中出现的事件,是按照朝代顺序排列的。
从秦到汉再到现在的东汉,都是有一定的运转规则。
等到明朝时,自己说不定还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标儿登上皇位的一刻。
“哈哈哈哈哈!”
“睡得对!
只要我们等下去,就会见到明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