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九体刊登

马文豪吃完烧烤,一回到宿舍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科幻世界杂志社实习编辑周诗涵打来了的。

“文豪,恭喜你,上次你寄来的《九体文明》的科幻短篇小说已经最新一期《科幻世界》发表了。”

马文豪喝了点酒,但意识还清醒。

科幻类的小说,创意最重要,科幻迷很小众,同一个题材往往很难再出成绩。

未来很多年,都没有出过叁体这样的小说。

不像《鬼吹灯》火了之后,

还有《盗墓笔记》。

马文豪问道:“周编辑,这篇能有多少稿费?”

周诗涵道:“由于你是新人,又是第一篇作品,杂志社仅能给出你千字150元的最低标准,你的小说一万一千字,稿费1650元,扣税后是1500元。”

对于这个稿酬,马文豪是很满意的。

马文豪对拆分《叁体》的随手之作,可以说是毫无创作难度。

《九体》写了两天,限制最大的是书写速度。

马文豪现在每天能写6000字,相当于写一天小说,能收入900元,这个稿费放到2024年,也是非常可观的。

现在日收更达到贫困县高中老师的一个月的工资。

学生一天,顶老师三十天。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

但听着话筒里的沉默,周诗涵能理解马文豪失落的心情。

如此创意十足的作品,不知道作者要付出多少心血构思剧情,打磨细节,创作人物。

这是要用年来计算的。

这部《九体》在她看来,一点也不比科幻银河奖常客刘慈心的科幻小说差。

有些方面,甚至更加老道。

而反观刘慈心的获奖作品,对比马文豪的作品,稍逊稚嫩。

周诗涵安慰道:“文豪,你别灰心,这部稿费低,等着读者反馈多了,肯定会给你提升稿费的。”

马文豪道:“周姐,我懂的,没人能提前预测一部作品受不受市场欢迎,就连畅销书作者自己有时候也把握不住。”

这让马文豪想起了星爷的一段人生遭遇:

1994年,周星驰创业拍电影,

他斥资6000万港币,换算后约4700万人民币。

在那个猪肉只要2块一斤的年代,

4700万差不多可以把猪买断种。

他用尽人脉,邀请圈内好友,

在大漠戈壁上历尽艰辛,

把自己才华发挥到极致,

对自己和对剧组的要求也变态到了极致,

留下一个大魔王的外号,

很多演员表示再也不想跟他合作了,

终于拍出了足以载入北影教科书级的作品:《大话西游》。

1995年电影上映,

当时主流观众人群都是出生在60年代以前的人。

比如:小伙子六九年出生,当时才27岁。

在那个两口子住招待所,都要掏结婚证登记的年代。

大部分的观众还是把经典停留在《少林寺》和《渴望》中。

怎么可能理解拥有穿越功能的“月光宝盒”?

一会儿是500年后孙悟空转世至尊宝,

一会儿是500年前孙悟空大战观世音。

不理解“穿越”,看这部电影是真的烧脑;

唐僧居然是罗里吧嗦,不爱念经爱唱歌的和尚;

孙悟空居然是花心的臭猴子,还和白骨精谈过恋爱;

二郎神武力值还不如牛魔王;

哮天犬下了凡间还会找母狗排解寂寞......

直到这部被所有人评定为弟中弟中弟的大烂片,被电影学院的老师当做一次期末考试的试题。

电影学院老师:“同学们,今天我找来了一部十几年前的大烂片,作为你们这门影视批判艺术课的考题,请同学们对电影进行批判。

大家要结合我这半年来,对你们教导,把那些烂片元素都找出来。

在你们以后的演艺生涯中,要认真总结这种烂片的教训,绝对不能拍出这种垃圾出来,不然别叫我老师。

今天如果不能在电影里,找出十个以上的缺点,这门课就不及格。”

同学们:

“送分题,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简单的期末考试题。”

“这个老师出了名的人美心善。”

“老师,你也太瞧不起人了,就不能来点有难度的题吗?”

……

然后同学们在开始观看《大话西游》两部曲,先是轻笑,然后大笑,最后听到《一生所爱》的歌曲,哭了个稀里哗啦,

本来就是大学生,还是电影学院的大学生,情感比较丰富。

平时他们学的就是要感受人物,代入人物,展示人物,超越人物。

原来不懂的穿越,现在成了流行元素,流量密码。

评判?

不存在的。

这明明就是一部经典,截止马文豪穿越前,超过了150万人在豆瓣上,给《大话西游》打出了9.3的高分,位列古今中外所有影视剧第17名。

也成为了周星驰最好看的一部电影。

整个年级都挂科了。

不是找不出缺点,

而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也都是性情中人,宁肯挂科,也不愿意给心中的一生所爱,挑毛病。

他们宁可选择自己挂科,也不愿意污蔑心中那感天动地的至尊宝和紫霞之间的爱情。

大话西游,影响了一代人。

……

豆瓣有个评论获得了高赞:我和女朋友大学毕业后就约定分手,

然后各奔东西,

在各自的城市做一名社会精英(牛马),

有一天我看了大话西游,

在哭的稀里哗啦之后。

一夜未睡,

第二天,我就买了张去女朋友城市的火车票。

现在写下这条评论的时候,

我们的女儿就依偎在我的身边。

……

经典,也许一开始并不会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但未来,总会遇到懂他的人。

马文豪忽然在内心产生了一个灵感,

立刻提笔开始写下了给《科幻世界》的第三份短篇稿件《宇宙常数》。

这篇小说的科幻元素比较少,

只有宇宙常数,年代观测仪等术语。

最触动人心的,是那些科幻之外的人性。

没有什么大道理,

也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爽点,

但它就好像是一段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是一首用亲情、爱情、友情和梦想共同为理想主义者奏响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