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义 二条

东都荐经寇乱(1),其民不满百户。张全义为河南尹(2),选麾下十八人材器可任者,人给一旗一榜,谓之“屯将”,使诣十八县故墟落中,植旗张榜,招怀流散,劝之树艺(3),蠲其租税(4);唯杀人者死,余俱笞杖而已(5)。由是民归如市。数年之后,渐复旧规。

【注释】

(1) 东都:唐时洛阳为东都。荐:再,又,接连。

(2) 张全义:唐末、五代将领。字国维,初名居言,唐昭宗赐名全义,后附朱温,入后梁,赐名宗奭,后梁灭亡后复名全义。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投靠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光启三年(887)始任河南尹,割据洛阳。后梁时封魏王,后唐时改封齐王。后唐同光四年(926)卸任河南尹,改任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尚书令,同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忠肃。

(3) 树艺:种植庄稼。

(4) 蠲(juān):除去,减免。

(5) 笞(chī)杖:古代的笞刑与杖刑。笞,用竹板或荆条打人的刑罚。杖,用木棍打人的刑罚。

【译文】

唐末五代时东都洛阳接连遭盗寇侵扰,居民不满一百户。张全义为河南尹时,选了部下十八个才能器度可以任用的人,每人给一面旗子、一张榜文,称为“屯将”,派他们到十八个县的废墟村落中,竖立旗子张贴榜文,招抚流离失散的百姓,劝他们回来耕种,并减免他们的租税;只有杀了人的人必须处死,其余的都处以笞刑或杖刑而已。从此百姓归来如市集一般。几年以后,逐渐恢复了旧日的模样。

全义每见田畴美者(1),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蚕、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悉呼出老幼,赐以茶采衣物。民间言:“张公不喜声妓,独见佳麦良蚕乃笑耳!”由是民竞耕蚕,遂成富庶。

【注释】

(1) 田畴美者:庄稼长得好的田地。

【译文】

张全义每每见到庄稼长得好的田地,就下马与属下一起观看,并请来田主,用酒菜慰劳他们。有养蚕、种麦收成好的,张全义有时会亲自到他们家去,把老人小孩都叫出来,赏给他们茶叶和衣物。民间说:“张全义不喜欢声色,唯独看到好的麦田和良蚕才会笑!”因此百姓争着耕田养蚕,于是成为富庶之地。

全义起于群盗,乃其为政,虽良吏不及。彼吏而盗者,不愧死耶!

【译文】

张全义是盗贼出身,但他处理政事,即使贤能的官吏也比不上。而那些身为官吏却干盗贼之事的人,不羞愧至死吗!

○全义一笑而民劝,今则百怒而民不威,何也?

【译文】

○张全义一笑而百姓勤勉,现在的官吏发怒上百回而百姓也不敬重,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