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 从悟性逆天开始的大幽武圣
- 城头变幻大王旗
- 2070字
- 2024-05-21 02:36:05
将三人的身份文书看完后,李浔当即还给了殓官宋烨。
“宋殓官,告辞!”
说罢,还不等宋烨说什么,李浔转头朝着府衙里走去。
出了门,两个捕快紧随李浔身后,一路来到了案卷房。
这里会放大量岐州城西的案卷,还会有其他地方抄录的一些案件记录,李浔平常无事的时候,也会来这里查看。
跟负责管理案卷的主簿说一声,李浔一个人进去。
这里都是普通案卷,都是允许捕快查看的。
别的捕快大多都没读过书,来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但李浔完全把这里当成了故事会。
成排的书架,上面放着密密麻麻的案卷,李浔凭着记忆开始寻找,随后拿起来翻看。
因为看了太多,已经记不起到底是哪一卷了,只能快速翻阅。
【你在急迫的心情下,领悟了学习技能‘一目十行’!】
突然,工整的小楷再次浮现眼前。
李浔心头一喜,翻看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你拥有强烈的求知欲,领悟了学习技能‘过目不忘’!】
不多久,李浔又获得了一个技能,心头暗喜。
这两个技能,绝对很实用!
李浔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些案件开始在他的脑海中快速积累。
其中有很多类似却不尽相同的案子,需要他抽丝剥茧,慢慢去还原。
当赵捕头带着尸体回来,听说李浔在看案卷后,就来了案卷房。
当他看到李浔完全投入其中,以正常人无法理解的速度在那里阅读案卷时,他张大了嘴巴。
如果是别人,肯定会觉得李浔在胡乱翻看,但赵捕头却从李浔翻阅案卷时的表情确定了李浔真的在看书。
因为他的表情总会随着书页的翻动而变化,显然是被其中的案情所感染,才会有这样微妙的表情变化。
啪!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浔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脑海中已经构建出了一个大概。
根据他今天所看的各种案卷,从各种案件中抽丝剥茧,大概率可以猜测此人大概是要用‘金莲教’的长生不老术!
同年生人,于阴月阴日,将心肝脾肺肾埋在相应位置,随用一种丹药和符咒催动,便可完成。
不过此术十分阴邪,会让施术之人变成不死不活的怪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丧失理智。
案卷里面,其实没有明确的记载,很多都是李浔通过各种各样的案卷细节拼凑出来的,也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如果李浔没有记错,后天刚好是阴月阴日。
明天再杀一人,刚好凑成五行所需脏腑!
“今日的人已经死了,想要在凶手再下杀手之前抓住对方,恐怕很难啊!”
李浔口中呢喃。
“洵哥儿,你说什么?”
听到李浔说话,赵捕头这才开口。
李浔这才对旁边的赵捕头说道:“我已经理清了思路,从伤口来看,应该是个善用刀具却没有什么力气的人,他明日还会再杀一人,后天以后,他就不会再出现了!”
拥有‘天眼通’的李浔比殓官看得更明白!
那人的刀具虽然使用的相当纯熟,但更多的是靠着刀刃的锋利开膛破肚的。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赵捕头诧异地问道。
“今天你们拉回来的尸体是何年何月生人?”
李浔正视着赵捕头问道。
“王章,幽烈帝七十二年生人,生辰是农历十一月十八!”
赵捕头马上回道。
“水?少了肾?”
李浔迟疑道。
“这你都知道?”
赵捕头愣了一下。
如果他没记错,他好像没有跟洵哥儿提这一茬啊!
“去户房,找幽烈帝七十二年三月或六月生的男人!”
李浔说着,便带着赵捕头朝着户房而去。
“哦,哦!”
赵捕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也是点了点头,紧跟上去。
跟户房的攒点说明了情况后,进入文书库查看。
此时的岐州城西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只有少部分人是外地人,但在户房也会有记录。
李浔也不指望别人,自顾自地来到幽烈帝七十二年三月和四月生人的木架前查看。
唰!唰!唰!
他目光飞速的在各个身份文书上掠过,不断地筛选着符合的人选。
“甜水巷十八号,赵天丰!”
“孝廉巷二十一号,宋金!”
“……”
很快,李浔就在一大堆案卷中确定了可能被害之人。
“赵捕头,马上安排人换成便服守在这些人附近!”
“唉!”
李浔这边说着,赵捕头听的一愣一愣的,反正他是完全没想法,既然洵哥儿这么说,他照办就是了,所以连连点头。
“还有,户房这边恐怕有凶手的内应,你派人去盯着那些人!”
李浔像领头的一般吩咐道。
“好,我马上去办!”
听到这话,赵捕头点了点头,拿着记录的草纸就去办了。
而看着赵捕头匆匆离去的身影,李浔这才愣了一下。
刚才幸亏只有赵捕头,否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头儿呢!
“唉,有了些思路就得意忘形了,切忌!切忌!”
李浔拍了拍脑门,自我提醒。
这也是因为他信任赵捕头的原因,若是换做他人,他肯定不会如此!
“洵哥儿,事情已经安排下去了,我们就等消息吧!”
等李浔回到捕房,赵捕头上来说道。
“好,按照时间和凶手作案的规律来判断,他今晚必然会动手!”
李浔笑着点了点头。
“来,洵哥儿,喝茶!”
请李浔坐下,赵捕头笑呵呵地说道:“洵哥儿,你这看书也和寻常人不同,真是厉害啊!你是个人才!”
“头儿,你别这么说,我不过是一些小聪明而已,若不是运气好,恐怕早就饿死了!”
李浔苦笑。
“你到现在还活着,就说明是老天有眼,我听人说什么……干大事的人总会遭遇生死……”
赵捕头笑着说道。
“哈。”
李浔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府衙里的捕快不够,赵捕头凭着面子还请了巡城司那边的人马。
因为城内人心惶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巡城司的声誉,所以听到这个消息,那边的人马上就同意了,派了人乔装守候。
李浔和赵捕头则是作为这次案件的关键,坐镇府衙,等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