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推荐算法逻辑拆解

目前,市面上主要用于投放、推广短视频的平台有抖音、快手、小红书和微信视频号等,如何在多个平台上搭建账号矩阵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可能有人要问,在多个平台搭建账号矩阵是否就是在多个平台上注册账号,然后把内容同步发布上去?其实不能这样简单理解。

首先,我们确实需要在多个平台上发布内容。比如,有的用户平时爱用抖音,而某天不经意间打开了小红书,看到了一个很喜欢的账号,他会下意识地在抖音上搜索这个账号,因为他更希望在他常用的软件上看到他喜欢的内容或账号。这就是我们要在多个平台上发布内容的原因——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喜欢我们。

其次,我们应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对短视频的发布和运营做有针对性的调整。事实上,在抖音大火之前,快手、微视、梨视频等平台已着手进行短视频运营,但都没有成功。而抖音利用推荐算法挖掘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内容,从而增加留存用户数量和用户使用时长,因此开始大火。随后,其他平台也优化了推荐算法,也正因为这些推荐算法和平台风格的融合,让每个短视频平台都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特点。

因此,在多个平台上搭建多账号矩阵需要我们对不同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满足不同平台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抖音推荐算法逻辑拆解

打开抖音,几秒的开屏广告结束后展示的就是视频内容,抖音会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或者浏览习惯进行视频推荐。比如,你喜欢看足球比赛,那么你打开抖音看到的第一个视频大概率会是与足球相关的内容。

那么抖音是如何判断用户是否对它推荐的内容感兴趣的呢?答案就是依靠完播率。在抖音的数据后台,完播率有5s完播率和完播率之分,如图1-4所示。

图1-4 播放数据要素

可见,在抖音平台上,完播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那么什么是完播率?就是视频的完整播放次数占全部播放次数的比重。比如,我们先假设每个人只看1次视频,不多次看,1个视频的时长为10s,100人看到了这个视频,其中有20人全部看完了,剩下的80人中有60人看了前面5s后关闭视频,那么该视频的5s完播率是80%,整体完播率是20%。

如果同一个人连续看完了好几次视频,那么完播率如何计算?答案是,看完几次视频,就算几次完播。

完播率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是用户在一个视频上的停留时长,用户停留的时间越长,系统就会认为用户对该视频内容越感兴趣,因此在后续的推荐中,就会增加推荐相关内容的概率。如果用户在点开视频之后很快就滑走,那么系统就会判定用户对该视频内容的兴趣不大。

当然,如果用户刷到令他感到不适的视频,比如,用户很胆小却刷到了悬疑恐怖类的内容,这时用户就可以长按视频选择“不感兴趣”选项,系统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停止对此类内容的推送。

因此,我们在做抖音短视频的时候,前5s的内容很重要。前5s的内容若能抓住用户的眼球,引发用户的兴趣,让其继续观看下去,便能增加短视频被平台向更多用户推送的概率。

快手产品逻辑拆解

快手可以说是短视频方面的“元老”了。快手早在2011年就诞生了,2012年11月开始布局短视频,直到2015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资本的进入,快手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平时抖音和快手都玩的用户不难发现,现在这两个平台在浏览体验上已经逐渐趋同。在2020年9月快手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版,将信息呈现形式从双排瀑布流模式改为和抖音一样的全屏上下滑模式之后,用户在快手上的浏览体验就越来越像抖音。

所以要想更好地了解快手的特点,就要回到2020年9月之前,那时快手使用双排瀑布流信息呈现形式。双排瀑布流信息呈现形式是指画面被分割成左右两排,上下滑动就可以同时预览4~6个视频的封面,如图1-5所示。这样的形式可以给用户同时提供更多的选择。在该信息呈现形式下,用户在点开视频完成观看后,直接下滑将展示该视频的评论区(下滑展示评论区的呈现形式在新版本中已经无法体验到)。这意味着快手希望用户能够直接参与评论,与账号运营者进行更多的互动。也正因为这个特点,快手的用户更喜欢与账号运营者互动,快手也是最先经营直播的平台。在快手经营直播前期,只是和用户聊聊天,主播就能收获很多的粉丝。

图1-5 快手的“发现”页面

快手开创直播的初衷就是拉近粉丝和主播的距离,直接的互动更能提升粉丝活跃度和用户对主播的好感度,相较于短视频互动存在时差,直播可以让主播和粉丝之间进行实时互动,实现双方沟通效果的质的飞跃。随着平台的发展,商业体系的逐步完善,才艺直播、带货直播等新的呈现形式逐渐风靡。

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同样一个视频同时在抖音和快手上发布,在播放量接近的情况下,快手上的视频评论量会比抖音更高。因此,账号运营者在经营快手账号时,应选择更有话题性的选题,引导用户更多地参与互动。

图1-6 小红书的“发现”页面

小红书推荐算法逻辑拆解

除了与早期快手采用同样的双排瀑布流的信息呈现形式(见图1-6),在内容和目标用户上,小红书呈现出与抖音、快手截然不同的风格和定位。

1.小红书平台报告显示,小红书的活跃用户以18~30岁的女性群体为主。假设需要营销、推广的产品面向的是女性用户,如护肤、美妆、穿搭等类型的产品,就适合在小红书上推广;同时,需要由女性决策购买的产品,如家庭生活中的家居、家装类的产品也适合在小红书上推广。

2.在整体活跃用户中,超过70%的用户更偏爱以图文形式展示的内容。小红书早期就是以“笔记”形式(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展现内容的,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小红书才逐渐增加短视频这种内容形式。但在短视频内容更加丰富的今天,小红书的用户还是更喜欢阅读、展示图文结合形式的内容。

3.在新用户注册并首次打开小红书的时候,小红书会自动弹出一个兴趣标签页,其中有美食、健身、美妆等标签,并且提示用户至少选择4个标签,接下来小红书就会根据用户的选择为其推荐对应内容。后期,小红书还会在用户所选择的兴趣标签的基础上对用户喜爱的内容进行实时反馈推荐,优先展示更受用户欢迎的内容。

理解了以上3点,你就会比较清楚,小红书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那么什么样的内容在小红书上比较受欢迎呢?有两个词可以说是小红书平台的代名词,那就是“笔记”和“种草”。

“笔记”意味着小红书是一个分享型平台,博主们以类似朋友的身份把内容,特别是有清单特点的笔记推荐给用户。比如,分享一份电影清单、10本助力个人成长的图书、让人一个月瘦10斤的12个动作等。博主们借助场景营造、生活理念分享等方式推介产品,从而激发用户的购买欲,这种行为即为“种草”。

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小红书是一个信息整合型的内容平台,而不是原创型平台。如果你有很强的收集整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擅长把很多信息变成一篇精致的图文,就很容易获得小红书用户的青睐。基于信息收集和整理,“收藏”这个动作就成为小红书评判账号等级的第一指标。尽管现在小红书已经不再显示账号的等级属性,但在很多第三方数据平台上依旧可以看到不同账号的等级标签,小红书就是按内容所获得的收藏量进行等级评判的。因此,做好内容,内容包含足够大的信息量,能帮到用户,自然就可以把小红书账号做好。

微信视频号推荐算法逻辑拆解

微信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的衍生产品,依托于微信完善的社交闭环,同时以超10亿的微信日活跃用户作为基数,一推出就颇受关注。而随着短视频的发展,微信更是把视频号当成仅次于朋友圈的重要产品进行经营。

打开微信,朋友圈入口下方就是微信视频号的入口,往往会以“小红点”的形式提醒用户,好友刚刚点赞了某个视频或者内容更新。不管是出于对好友点赞视频的好奇,还是出于“强迫症”想消除掉这个小红点,大多数用户都会忍不住点进去,这就为微信视频号带来了流量。

图1-7 微信视频号“推荐”页面

打开微信视频号,用户首先看到的内容是平台推荐的内容,而非好友点赞的视频,如图1-7所示。

推荐页里的视频以热点视频为主。由此可见,微信视频号的运营目的是希望用户多看平台推荐的内容,以此获得更庞大且精准的用户数据,从而优化平台的算法。不过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微信视频号的公域流量算法与抖音相比还不够完善,因此,微信视频号无法做到精细化运营,推荐的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激发用户兴趣。

如果想查看好友点赞的视频,则需手动切换至“朋友”页面,如图1-8所示。

在相应页面中,用户不仅可以观看好友点赞的视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视频被哪几个好友点赞。这就是微信生态最具优势的社交属性,也是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

图1-8 微信视频号“朋友”页面

举个例子,假设每个人的微信联系人数都为100,且这100人都有视频号,当用户发了一个视频且该视频被其中的50人点赞,那么该视频将会出现在50×100=5000人的微信视频号“朋友”页面中,如果这5000人中又有一半的人给该视频点赞,那么该视频将会出现在2500×100=250000人的微信视频号“朋友”页面中,那么该视频就算爆款视频了,这就是微信视频号独有的社交属性算法逻辑。

因此,如果想运营好微信视频号账号,账号经营者需要有比较强的私域流量运营能力,如优质的朋友圈、完善的微信群体系等。当然,微信视频号的公域流量算法也会不断更新,慢慢也会变得像抖音一样完善,届时微信视频号也将具备更强大的商业属性,拥有精准的用户。

看到这儿,我想考考大家,假设我们想让某个小区的业主都看到某个视频,应该怎么做?

答案是,找到拥有这个小区大部分甚至所有业主微信的人,如售楼处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让这些人给该视频点赞,那么该视频就会有很大概率被小区的业主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