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未来规划
- 诸天影视从参加野猫婚礼开始狂飙
- 心动豆鱼叉
- 2323字
- 2024-06-19 18:00:29
但没办法。
作为港片的最后辉煌。
这部片子方默是必然要拍的。
至于说未来如何……
王三日那人很神奇。
只要有钱,只要有命题,他就能够写出不错的本子。
再说,麻烦的也就是这几年。
等到方默准备筹备的网文平台建立起来,并且迅速扩张之后,就意味着自家有了源源不断的剧本。
到时候哪里还需要如此麻烦?
直接改编那些人气产品就好了。
而且也不需要那些什么玩个性的导演,商业片就只是需要工具人。
你愿意那你就是导演。
不愿意那就滚蛋。
一个个只想着花投资人的钱去表现自己的个性的全都滚蛋!
什么第五代、第六代,全都滚!
方默懒得理会那群只知道无病呻吟的家伙。
你想要表达自己,你可以自己投资或者去坑别人。
反正别在他这里转悠就行。
其实有一说一。
老谋子不碰剧本,那他就是国师。
冯裤子其实本事还可以,不过这人嘛……
为人不评价。
至于最后一位所谓的大导演……
嘿嘿。
老老实实不碰剧本,还可以保证不赔,碰了剧本就是赔。
不过……
谁让这位爷拍一部戏就建一座城呢?
你以为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他拍戏赔钱,却还是愿意投他?
你们猜那些用来拍戏的城池们,最后会变成什么?
然后是江纹。
江纹是一个很特殊、很个性的导演。
所以他拍得片子,充满了自我表现欲。
所以他的片子,商业成绩就一般了。
实际上,哪怕是“让学”鼻祖的《让子弹飞》,其实票房也就那么回事儿。
不到七个亿。
还不到同年《阿凡达》的一半。
而《阿凡达》不就是一群房地产商在宇宙里强拆的破故事么?
说实在的,别说和国内相比,就连在海外的口碑也不怎么样。
但谁让人家的特效做的太好了呢?
不过说起来,国内游戏业还真的要感谢《阿凡达》。
正是因为《阿凡达》的爆火,让整个内地都开始重视起电脑特效来。
从而为国内培养了大量的电脑特效的苗子。
这也是后来动画电影能够崛起的根本原因。
否则《阿凡达》之前国产特效的巅峰水平是什么?
答案是2001年的《蜀山传》。
可《阿凡达》都已经是2010年的作品了!
你就知道这十年期间,国内对于电脑特效的不重视程度了。
但其实,这之中还有着另外一道副线。
那就是国内电子游戏行业的衰退。
众所周知。
电脑特效的就业场景一般为两个。
一个是影视剧特效。
另一个就是电子游戏。
前者因为《蜀山传》、《风云2》的巨亏,直接导致大部分的特效公司都没了。
后者则是因为随着网吧时代的兴起,网络游戏的兴盛,舆论对电子游戏的抵制,直接导致国产单机、主机游戏的消失,从而导致游戏相关的电脑特效行业也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如果说主机、单机市场,相当于文艺片的话,那么网络游戏、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就相当于商业片。
当文艺片不存的情况下,商业片又能有什么发展?
就连好莱坞后来都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更何况是亚洲甚至是国内?
两条就业出路的封闭,直接导致整个国产特效彻底死绝。
后期虽然偶尔也有《爱情公寓》这种突然间出现的巅峰。
但那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
而且之所以会出现昙花一现。
而且也就仅仅只是一集的一部分。
加起来不会超过十分钟。
就这样的情况下,就烧掉了300万。
如果换成电影,又要花掉多少?
一部90分钟的电影,三分之一都是特效,过分么?
不过分。
也就是30分钟。
如果按照《爱情公寓》的标准,那就是2700万。
但问题是……
同时期的戏,哪怕是所谓的国产大片,它真正的制作费用也仅仅只有可怜的1000万。
什么?
有些片子的制作成本能够达到5000万?
呵呵。
十万元一顶的假发。
二十万元一根锄头。
你猜猜那些片子是怎么达到5000万的制作成本的?
都说五毛特效。
这些特效当然不只有五毛钱。
但是这些特效不超过500万才是真的。
一部投资上亿的大片,特效加起来不超过五百万?
要么就是投资四个亿,特效加起来才一千万。
就这样的垃圾,还有脸吹嘘什么国产大片?
呵呵。
然而电脑特效这东西,不是说今天制作,明天就能出的。
国内的特效水平,大幅度达到日韩程度的时间点,是在15年。
那么这一年出现了什么呢?
答案是STM出现在了国内。
所有这一条条线连接起来,才诞生了后世那种十分畸形、奇葩的情况。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方默个人的猜测,至于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
不过这个年代,特效可以从国外挖。
电脑可以直接购买。
只要愿意砸钱,并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但问题是……
真人电影的关键不在于特效,而是在于真人。
尤其是女性艺人。
这个年代,国内女性艺人的数量是远远大于男艺人的。
而这个年代崛起的男艺人,说实话,能够在后世仍旧红火的,还真的不多。
大多数要么有问题,要么出事了。
所以问题来了。
想要捧人,那么捧谁的性价比比较合适?
答案当然是女艺人。
尤其是85花。
但目前为止,85花普遍的年纪才15岁。
而且其中也许还要去掉许半夏。
那就意味着85花里,一个真正意义上能打的都没有。
要么方默等到十几年之后的95后上位。
要么就是去力捧80后女艺人。
除去四大花旦之外,真正受到关注的,也就是这个时代的这些女港星了。
而这些人里面,考虑到未来也好,考虑到现在也罢。
最终能够继续红下去的,其实也就是那么几个。
具体到实际上,恐怕不会超过两个人。
哪怕是方默面前已知的这四位里面,真正走下去的,其实也就三个。
还不包括现在年纪和名气最大的黎珈而。
而且这还是女艺人。
然而问题是,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娱乐圈真正赚钱的,其实还是男艺人。
然而问题来了。
这个时期算上已经决定转型幕后的哥哥之外,80后男艺人还有几个?
其中又有几个值得力捧的?
不考虑未来的负面新闻来说,谢厨子和陈老师这俩人是否应该力捧?
这可都是问题。
前者算是最后一位巨星。
可惜私人情感反而成了其人生的代表作。
后者更是成了全国青年的启蒙。
从而让未来的风气败坏开了个头。
虽然在这件事里,他是受害者。
但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他的原因的话,也不会毁灭了近一半的港星星途。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两位都不是TVB捧起来的。
所以是否继续捧两人,也不是方默能够阻止的。
挠了挠头,方默只感觉一阵为难。
不过相对于方默的为难,整个港岛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