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金丹道

怡然自得的走在仙居街道,飘渺白气渐渐被馥郁芬芳的花香取代。花朵五颜六色丰富着观感,愉悦着心情。一座阁楼悬空而立,楼梯于云气中忽隐忽现,阁楼临近处一株柳树垂挂绿丝,树上几只白黑相间的鸟儿鸣唱,树下一只纯白色的狗趴卧着。

见到有人走来,鸟雀跳动狗儿抬头,张金石不由得一阵紧张,忙凝神戒备。片刻后三方自顾自的回归正常节奏,在这里戒备打斗之心皆被和缓散去。

张金石走到阶梯处,一步步踏梯而上。木质阁楼响动,声音有律润泽耳膜。越往上走,脚边云气越厚,如一步步踏入仙阁。

上了阁楼,内部空间比外面看着大了很多,一排排书架竖立,书上皆道韵深重,张金石想翻开一本,却感觉书上压着一座大山。他不信邪的运转气诀,一声虎吼,手掌变为灵韵虎爪,大山被掀动,却只翻开半叶。

张金石叹口气,若是可以将臂化为真正的虎臂,应该能翻开此书。可惜刚入根窍境,离半身灵兽化的程度还早着呢。

再向前行,一间书室出现,书桌、纸、笔一应俱全,室壁画着起伏的山水,一眼望去深远不可测,仿佛能把心神吸进去。张金石甩甩头不去看那壁画,转向那张书桌。

一本书由竹线串起,摊在桌上,其上漂浮着厚厚云气。轻轻挥手,云气飘动散开,桌上一青铜小炉将云气收走,露出书上内容。

“可以看!”张金石神色一喜,认真观看。

书上字体为古文小篆,这种字很是古老,张金石在青山堂见过几本。上面的字,解读起来晦涩难懂,需得掌握古字韵意。在青山堂进修的那段时间,因为古版无极刀诀内有不少古字,他记下改编版本后专门研究过一段时间,尤其是改良无极御风之后,更是在古灵技原文上下了点功夫。

“圣丹求真:金坚长,不死;丹圆满,不亏;真意发真知,灵知也自应…”

“虚室生光,静中复阳;灵窍慧光生,性现尘情灭…朗朗夜明珠,无处不皎洁…”

“金液大丹,玄牝之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归无极,灵宝金丹,道修为仙…”

张金石看得懵懵懂懂,不解其意。两夜书读完,虽一知半解却意犹未尽,想要翻到下一页,沉重如山的感觉再次出现。使出全力,虎头应激再现,可也仅仅掀起一角。

张金石不甘心的放弃,叹了口气,出了书室,在书架间游动,想试试有没有可以打开的书。

边走边试,张金石渐渐发现,书与书之间各有差异。道韵重者,连书名都不得见,道韵轻者,书名朦胧,费力翻动下可阅览书名。但没有一本是可以翻开一页的。转了几遍,他不得不放弃。

“《还丹歌》《指玄劲》、《众仙会真记》《悟真篇》…”

“《先天金大道诀》《三皇经》…”

努力回忆着看过的书名,张金石希望出去后能找到这些书的信息,总感觉这些书对他至关重要。

半晌后,他回到了书室中,坐在摊开的书前,认真研读起这两页内容。

刚刚他试着透过书底空隙观看书名,发现桌上这本书赫然是见不着书名的那种。道韵之厚,比记下的那些书名强了很多。这两页内容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再次阅读,又有新的感悟。观看良久,头脑渐昏,有种睡觉的冲动。他拍了拍脸颊,集中精力,以意念之力观看。

“嗯?”下一刻张金石吃了一惊,他发现两页书上的内容又多了不少。

“这是一种意念周天法门?”细细体悟,发现多出的内容适合以意念运转周天。

“这倒是个新鲜的观点。不对,我先前晋级突破时,好像误打误撞干的就是这种事!”张金石恍然醒悟,先前修炼时,突发奇想下以意念体在气海中同时运转气诀,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想停也停不下来。

若不是发现了灵钟之音的作用,他估计会撑不下去。最坏的结果便是形体崩溃身死道消。

将多出的内容与外在内容对比研读,张金石终于知道了这两页书的大意。

书上介绍了一种修炼境界,名为金丹!

圣丹求真,性命合一。其中同样有灵韵周天运转,不过不是一种,而是三种周天运行。第一是灵韵气血周天,和现在的修炼法相似;第二便是意念周天,于意念中运转周天;第三种是丹道周天,就是成就金丹的最后一步。

“金丹境?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此处乃是仙人大帝居所,他所看的书必定不一般。难道仙人都修有金丹?

形意后便是根窍,根窍与书中所写灵窍类似,该当也有开窍这一境。根窍后便是真灵,为何要加个金丹呢?难道这两个境界是同境而异名?

嘶,不对!我虽然没有达到真灵境,但在青山堂中也看过不少述说真灵境的书籍,与金丹大大不同。

都有求真的意思,但真灵求的是真实的灵兽、灵兵,相当于另一个自己。但金丹却是求得真我,性命合一,深达道妙,能入真仙。

小楠说,真灵之上是元神境,元神之上又是什么?那金丹之后也是元神吗?

直达真仙的金丹法,看起来更加高级更加玄奥。张金石再次阅读,想要获得更多感悟。

当意念也感到疲惫时,他不得不从领悟中走出来。于桌前座椅盘膝坐好,他开始闭目休憩。

休憩时不忘默运气诀,在这仙人居所,不论是身上还是意念体,疲惫感散去的都很快。不久后便又觉神清气爽。

气诀加快运转,同时意念体再度于根窍世界浮现。前不久的两轮周天同时运转是无意的大胆尝试,险死还生后暗暗发誓再也不鲁莽行事。但在读了这两页内容后,他知道当时的运转方法存在问题,若是依照书中方式,才是正路。

先有大胆尝试,现在就出现正确方法。或许冥冥中自有不可明说的机缘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