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一进门,便看到满地的狼藉,以及衣冠不整的皇帝胡亥。
他暗暗皱眉,内心对这个自己一手推上去的皇帝,感觉到强烈的失望。
李斯不禁回忆起始皇帝在世时的场景,那时候,自己每次觐见皇帝,每一次,始皇帝都是伏案处理政务,面对堆积如山的公文,始皇帝神情专注,从无一丝懈怠。
他的背,永远都是那么的挺直,他的眼睛,永远都是那么的锐利。
只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臣李斯,拜见皇帝陛下!”李斯心情复杂,对着胡亥拜道。
胡亥冷淡的回应了一声,“丞相请起。”
然后问道:“丞相此来,所为何事?”
闻言,李斯眉头一皱,他对胡亥道:“陛下,难道近几日的传言,陛下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
胡亥好奇道:“传言,什么传言?”
李斯的目光在一众宫女内侍身上扫过,他目光所过,那些宫女内侍,皆是低下头去,讳莫如深。
李斯暗自摇头,心中已经猜到了原因。
“看来,皇帝陛下,已经被赵高这奸贼,玩弄于鼓掌之中,阻塞耳目,失去了获知外界消息的能力。赵高对皇帝的控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若是我说出真相,皇帝陛下会相信我,还是会相信赵高呢?”李斯心中沉重,暗自叹息。
但不管怎样,眼下大秦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己身为丞相,责无旁贷要对皇帝,对大秦的江山社稷负责。
略微犹豫过后,李斯还是挺身而出,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皇帝陛下,根据可靠消息,如今,天下各地,反贼四起,已经形成规模,人数过万者不计其数。更可怕的是,就在前两日,一支以叛贼陈胜为首的叛军,已经打到了函谷关。不仅如此,他们已经攻破了函谷关,不日便将兵临戏水,对咸阳构成直接威胁。”
“什么?”胡亥惊叫出声,他正想问清事情的真相,忽然,门外赵高走了进来。
“丞相大人来了,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赵高笑着走了进来,看着李斯,问道。
李斯眉头一皱,心中想到,赵高怎么在这个时候来了。
一直以来,赵高都是欺上瞒下,他此来,必然是得到了风声,怕自己在皇帝面前陈述事实。
于是,李斯道:“我来,是有国事与皇帝陛下商议,怎么这也要事先通知赵大人?”
赵高的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阴冷,他笑道::“那当然不必,不过,如今四海升平,有什么国事,丞相大人自己处理即可,又何必打扰皇帝陛下呢。”
听着赵高的话,李斯简直肺都快气炸了,如今,叛军都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这个阉宦,竟然还敢欺瞒陛下,说什么四海升平,这不是置大秦的江山社稷于不顾吗?
李斯正要训斥赵高,这时,胡亥忽然对赵高说道:“老师,方才丞相说,有一伙叛军,已经攻破了函谷关,马上就要打进咸阳了,这是真的吗?”
赵高心里咯噔一下,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他一脸轻松的对胡亥道:“陛下,根本没有的事,这都是坊间流言罢了,一定是六国的余孽,为了蛊惑人心,企图制造恐慌,编织的谣言罢了,陛下不必当真。”
“当真?”胡亥见赵高说的轻松,原本紧张的心,顿时放松下来,他气愤道:“这些六国余孽,真是该死,父皇在的时候,他们就不停的跳,如今父皇没了,他们还是不肯消停。”
赵高立刻恭维道:“如今天下,在皇帝陛下的治理下,四海升平,就算是有反贼作乱,也只是不成气候的小毛贼。陛下只需要一纸诏令,弹指间便可将其覆灭。”
胡亥听闻,大喜,道:“老师说的对,任何的反贼,在大秦的铁骑下,一样土崩瓦解!”
说完,他又看向李斯,道:“丞相,你也是久历风雨之人,怎么这一点点的小事,就把你吓到了,听风就是雨。传出去,让人还以为,我大秦君臣上下,都被几个小毛贼吓破了胆。”
李斯听得目瞪口呆,十几万的反贼逼近国都,这还是小事,这还叫小毛贼。
看来,皇帝陛下,尚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李斯拿出事先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呈上给胡亥道:“陛下请看,这是犬子李由,从三川郡递上来的奏折,此时的三川郡重镇荥阳,正在遭受叛军围攻,形势危急,还请陛下早做决断,加紧支援。”
胡亥将信将疑的接过李斯递上来的奏折,仔细察看上面的内容,只是看了数行,胡亥就眉头紧皱,脸上浮现出凝重的神色。
依照李由奏折中所写,叛军的势力,绝对已经称得上来势汹汹,而且,一旦荥阳被破,就意味着三川郡失守,巩固咸阳的重要屏障,将被彻底摧毁。
而且,李由还在奏折中提到,叛军的进攻,不止是三川郡这一路,另外一路,已经强攻函谷关,进攻咸阳的门户。
看日期,李由的奏折,已经是半个月之前所写,如今,半个月已经过去,形势已经不知道恶化到了怎样的地步。
一想到这些,胡亥就忍不住浑身发冷,他不禁大怒道:“如此重要的事情,丞相为何不早早来呈报,难道,丞相是想看着大秦的江山社稷,毁在朕的手中吗?”
听到胡亥的质问,李斯心中委屈至极,他辩解道:“自从臣下收到这些消息开始,就已经多次求见陛下,想要请求陛下定夺。但是臣每次来,都被中车府令大人拒之门外,理由是皇帝陛下正在欢愉的兴头上,不让臣打扰陛下。所以,才拖延至今。”
胡亥听完,重重的将手中的奏折摔在地上,他冷冷的看着赵高,厉声质问道:“赵高,可有此事?”
见到皇帝陛下发怒,赵高吓得一激灵,他连忙跪倒在地,惶恐道:“陛下息怒,都是臣的错。只是,丞相大人每次来,都只是说有要事求见皇帝陛下,却从未对臣说过是什么大事。而且,皇帝陛下曾经吩咐过,不让外人打扰。所以,臣这才有了无心之失,耽误了陛下的大事,请陛下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