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证辨证

方证辨证,又称汤方辨证,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伤寒杂病论》多处体现方证辨证。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说:“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伤寒杂病论》更常以方名证,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说:“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说:“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说:“病如桂枝证。”方证辨证即是按照方证对应的原则,只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伤寒杂病论》中条文描述的相符合,就可以直接用该经方,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所要用的方剂,而不必受后世所创立的各种辨证方法的限制。正如当代经方名家余国俊所说:“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临床实践过程,堪称经方运用的一条捷径。”诚然,运用方证辨证必须建立在认真探究熟悉《伤寒杂病论》每一个条文的基础上,《伤寒杂病论》的每一句话都应烂熟于心,笔者几乎每周都会抽出一段时间重新背诵《伤寒杂病论》,特别是笔者每次出诊的前一天夜晚,我都会坚持用4~6个小时复习背诵《伤寒杂病论》。

笔者在认真探究熟悉《伤寒杂病论》每一句经典原文的基础上,运用方证辨证,屡愈疑难重症,而且常常是“一剂知,二剂愈”,有的甚至是半剂而愈!如笔者2013年5月曾治一位83岁的高姓老人,该患者为男性,有陈旧性脑梗死、前列腺癌化疗后、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病史,症见反复头晕、头沉、头胀1年半,经常性打嗝、呃逆、纳差、全身畏寒怕冷3年余,曾多处求医而罔效。这与《金匮要略》中的术附子汤的条文相符合。《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说:“《近效方》术附子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故治疗给予术附子汤:炒白术18g,附子23g(先煎1小时),炙甘草15g。7剂后,患者头晕、头沉、头胀、头重脚轻、恶心欲呕均痊愈,全身畏寒基本痊愈。由此案可知方证辨证疗效之神奇!

又如笔者2013年6月5日曾治一位63岁男性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该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呈紧缩样疼痛,喜用手捶打心前区方舒服,伴胸闷,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细。这与《金匮要略》旋覆花汤的条文相符,《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故采用旋覆花汤治疗。同时考虑到患者又有胸闷,舌质暗红,苔黄腻,故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患者7个月的心前区疼痛竟2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