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灸药起源与种类

一、灸药的起源

灸药是指用于灸法治疗的药物,其种类由远古的树枝发展到艾草及现在的艾药结合。古代的“艾”是菊科植物艾及近邻种的复合名称,药用其叶,故药材名为“艾叶”。关于“艾”名的来源,《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解释:此草可乂(ài)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乂,而名“艾”;《博物志》中亦记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艾名“冰台”;医家用其灸百病,故又名“灸草”。中国艾文化由来已久,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据专家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艾草的神奇功效就已为人知,由此推测,艾草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1.先秦时期

关于艾草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国风·王风·采葛》记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撰写的长诗《离骚》中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从这首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中关于“艾”的记载可知,“艾”早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于治疗疾病。这在《孟子》中也得到证实:“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另外,在《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常用且重要的治病药物。但艾叶真正用于治病的记载是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其中载有两个用艾治病的处方,一为灸法,另一为熏法。

2.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对于药物的记载甚少,而艾叶是书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药物之一。

东汉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所撰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胶艾汤和柏叶汤这两个用艾处方,此二方至今仍为中医临床常用处方。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华佗是用艾高手,著书《中藏经》《华佗神方》中关于艾叶的药方共24首,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等各科疾病。

3.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有关于艾叶烟熏治病的记载。

梁·陶弘景所撰《名医别录》中记载将艾草制作成药物供妇人使用,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优势,且其临床功效很好,成为治疗妇科病的常用药。

4.明朝

李时珍《本草纲目》曰:“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由此看出古人对艾的功效十分肯定。

二、灸药的种类

1.清艾条

清艾条就是直接将干燥的艾叶(即菊科植物艾蒿的叶)磨碎,去其杂质,制成纤维状物后,卷成长20cm,直径1.2~1.5cm的圆柱条,是灸法中常用的一种材料。

2.药艾条

药艾条是在艾条中加入一些其他中药材,不同的药艾条有不同的处方,常见的药艾条有3种,即雷火艾条、太乙艾条和灸神艾条。药艾条具有温经通络、行气血、逐寒湿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四肢关节疼痛、脘腹冷痛等症状。

三、常见灸药应用与创新

1.树枝灸药

干燥树枝是远古时代常用的灸药,因此对灸药的认知从取干燥树枝直接烧灼开始。

2.灯心草灸药

灯心草是一种易燃易取、偏寒性的草药,有清心火的作用,对心火旺盛所致的心烦失眠有良好疗效。

3.艾条灸药

艾条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卷制成20cm长的圆柱条,最初艾条的直径为1cm,后因艾灸温热效应的需要,发展和创新为2.5cm。有清艾条和药艾条之分:清艾条为单纯艾绒;药艾条根据不同药用功效的需要,添加具有祛风、温阳、化瘀等作用的中药。

4.艾绒灸药

将艾绒制成圆锥体的艾炷,炷底直径为15mm,高度为25mm。适用于身体、四肢等部位或穴位施灸,以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虚寒咳喘、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面瘫、痛经等病症。

5.药线灸药

将中药与麻线一起浸泡而成。

6.隔物灸药

常用的隔物有姜片或姜泥、蒜片或蒜蓉、附子粉或附子糊等。

7.雷火灸药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雷火神针。“赵氏雷火灸”的创制者——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赵时碧医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结合自身数十年的临证经验,在传统雷火针的理论基础上,改变药物配方与施灸方法,制成如手指粗细(3cm)的雷火神针灸药,其主要成分由麝香、硫黄、乳香、没药、水鱼、冬虫夏草、全蝎、红花等组成。